高考浙江卷優(yōu)秀作文點評

字號:

考場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都市和鄉(xiāng)村,是我們棲居的空間;都市生活和鄉(xiāng)村生活,是我們平凡的生活。當我們從平凡中回望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觸和期待。
    請以“觸摸都市”或“感受鄉(xiāng)村”為題,寫一篇作文,可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抒發(fā)你的真情實感,也可闡明你的思想觀點。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
    [佳作]
    觸摸都市
    浙江一考生
    有人愛山,有人愛水,我卻愛城。
    同是愛城的人中,有人愛都市,有人愛小鎮(zhèn)——這于我卻是無所謂的。我愛的是一個城市的靈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萍伎梢再x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選擇任何他喜愛的衣裝。但這樣的城市是不真實的。我想到了帕斯卡爾。在空間和時間的軸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沒為一個質(zhì)點,但如笛卡爾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靈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個宇宙。而城市的靈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忘了在哪里讀到這樣一句話:“我愛一個城市的程度,與這個城市的書店和歷史成正比?!睂Υ宋沂菢O贊同的。高爾基之語“不閱讀的人沒有靈魂”,它依然如雷一般敲打著我。排斥閱讀和思考,便如阿倫特所指出的,是將人置于自然屬性的壓力下,滿足于物質(zhì)消費,使他成為生存必然性的奴隸。馬克思把勞動看作人之所以為人的必要條件,而我以為閱讀和思考是人成為公民的必經(jīng)之路。
    沒有公民,城如何稱為城?
    而歷史則是公民氣質(zhì)的源泉。這個歷史,不是指建筑的歷史,而是習慣的歷史。一個城市從誕生的那一天起,便因為它的居民們而有了生命。居民的話語、故事,他們訂立的法,他們的為人處世構(gòu)成了城市的血液;到了現(xiàn)在,成了代代相傳之后的道德律例和價值判斷,體現(xiàn)出來的便是人的性格。如中國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細膩;又如巴黎的浪漫和激情,柏林的嚴謹與直率,這是城市的歷史性,一座城無法磨滅的印記。
    寫到這兒,我突然意識到“觸摸都市”的提法是不夠恰當?shù)摹S|摸是物質(zhì)上的。在橫店或者好萊塢,你能夠觸摸到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座都市。但那城是死的。都市的血液、生命和靈魂,是被摩天大樓、汽車和飛機忽略為質(zhì)點的人。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因此我感受到它:它的呼吸和脈搏,與我的是一樣的。
    四川的地震如此強烈,幾乎毀了整個汶川城。但汶川的人還在,他們只是暫時地離開。只要他們還選擇成為公民,選擇繼續(xù)書寫汶川的歷史,這座城市的生命就還在。一個人放棄了閱讀與思考才會死去,一座城忘記了歷史才會是滅亡——汶川,還沒有死。
    【點評】
    這篇議論性散文觀點明確,脈絡(luò)清晰。只要找出文中一系列關(guān)鍵句(如“我愛的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而城市的靈魂,便是城市中的人”“我以為閱讀和思考是人成為公民的必經(jīng)之路”“而歷史則是公民氣質(zhì)的源泉”“我愛我的家鄉(xiāng),因此我感受到它……”),便不難看出全文逐層遞進、有條不紊的闡釋思路。篇末處結(jié)合汶川地震,強調(diào)“一個城市可以不死”,進一步增強了文章的現(xiàn)實針對性。
    行文簡潔流暢,多處援引名言警句而無不妥帖自然,顯示出作者扎實的寫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