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房間預制樓板布置縫差在60~120mm時,可采用的補隙措施為( )。
A.調(diào)整板縫寬度
B.沿墻邊挑兩皮磚解決
C.需要重新選擇板的規(guī)格
D.不采取補隙措施
答案:B
【解題要點】 房間樓板布置時,如出現(xiàn)不足以排開一塊板的縫隙時,應根據(jù)剩余縫隙大小不同,采取相應的措施補隙。當縫差在60mm以內(nèi)時,調(diào)整板縫寬度;當縫差在60~120mm時,可沿墻邊挑兩皮磚解決;當縫差200mm時,則需重新選擇板的規(guī)格。
2.有關基礎剛性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剛性角是基礎大放腳外沿連線與垂直線的夾角
B.剛性角是基礎大放腳外沿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C.剛性角與基礎材料和大放腳形狀尺寸有關
D.剛性角只與基礎材料有關
答案:D
【解題要點】 基礎受墻體傳來的豎向力后,是以一定的擴散角向下傳力的,不同材料的擴散能力不同。在擴散角范圍內(nèi)的基礎底面只受到壓力,在擴散角范圍以外的基礎受到的是反彎力。受拉性能差的剛性材料在反彎產(chǎn)生的拉應力作用下會開裂破壞。上述兩種情況的界限擴散角就是剛性角。剛性角只與材料性質(zhì)有關與基礎外形無關;各種材料的剛性角以寬高比來表示。
3.建筑物地下室所有墻體都應設置水平防潮層,其中一道設置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設置的位置應當是( )。
A.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處
B.室內(nèi)地坪以下60mm處
C.墊層與地面面層之間
D.室外地面散水以下150~200mm處
答案:A
【解題要點】
(1)建筑物地下室所有墻體都應設置水平防潮層,其中一道設置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設置的位置應當是室外地面散水以上l50~200mm處,以防止地下潮氣沿地下墻身或勒腳滲入室內(nèi)來
(2)地下室防潮要求高時,其地層也應做防潮處理,一般設在墊層與地面面層之間,且與墻體水平防潮層在同一水平面上;
(3)實心磚墻應在墻身中設置防潮層,當室內(nèi)地面為實鋪時,外墻防潮層設在室內(nèi)地坪以下60mm處,當建筑物墻體兩側(cè)地坪不等高時,在每側(cè)地表下60mm處,防潮層應分別設置,并在兩個防潮層問的墻上加設垂直防潮層。
4.有關建筑勒腳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防止屋檐滴雨水對墻面的侵蝕
B.可防止地面水對墻面的侵蝕
C.可美化建筑立面
D.勒腳高度應為室內(nèi)外高差
答案:D
【解題要點】 勒腳高度一般情況下是室內(nèi)外地坪高差,但不是絕對的,亦可根據(jù)立面需要加大高度,如一些體量較大的公共建筑。
5.關于梁板式肋形樓蓋敘述正確的是( )。
A.板支撐在次梁上沿短邊方向傳力
B-次梁支撐在主梁上,次梁長即為主梁跨度
C.次梁支撐在主梁上,次梁的跨度即為主梁間距
D.次梁合理經(jīng)濟跨度為5~8m
答案:C
【解題要點】 現(xiàn)澆梁板式肋形樓蓋由板、次梁、主梁組成。主梁的間距就是次梁的跨度。其經(jīng)濟范圍為4~6m。兩根次梁和兩根主梁圍成的范圍稱為區(qū)格。一塊區(qū)格上的板據(jù)其邊長的比值可分為單向板和雙向板。只有單向板才是沿短邊傳力。
A.調(diào)整板縫寬度
B.沿墻邊挑兩皮磚解決
C.需要重新選擇板的規(guī)格
D.不采取補隙措施
答案:B
【解題要點】 房間樓板布置時,如出現(xiàn)不足以排開一塊板的縫隙時,應根據(jù)剩余縫隙大小不同,采取相應的措施補隙。當縫差在60mm以內(nèi)時,調(diào)整板縫寬度;當縫差在60~120mm時,可沿墻邊挑兩皮磚解決;當縫差200mm時,則需重新選擇板的規(guī)格。
2.有關基礎剛性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剛性角是基礎大放腳外沿連線與垂直線的夾角
B.剛性角是基礎大放腳外沿連線與水平線的夾角
C.剛性角與基礎材料和大放腳形狀尺寸有關
D.剛性角只與基礎材料有關
答案:D
【解題要點】 基礎受墻體傳來的豎向力后,是以一定的擴散角向下傳力的,不同材料的擴散能力不同。在擴散角范圍內(nèi)的基礎底面只受到壓力,在擴散角范圍以外的基礎受到的是反彎力。受拉性能差的剛性材料在反彎產(chǎn)生的拉應力作用下會開裂破壞。上述兩種情況的界限擴散角就是剛性角。剛性角只與材料性質(zhì)有關與基礎外形無關;各種材料的剛性角以寬高比來表示。
3.建筑物地下室所有墻體都應設置水平防潮層,其中一道設置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設置的位置應當是( )。
A.室外地面散水以上150~200mm處
B.室內(nèi)地坪以下60mm處
C.墊層與地面面層之間
D.室外地面散水以下150~200mm處
答案:A
【解題要點】
(1)建筑物地下室所有墻體都應設置水平防潮層,其中一道設置在地下室地坪附近,另一道設置的位置應當是室外地面散水以上l50~200mm處,以防止地下潮氣沿地下墻身或勒腳滲入室內(nèi)來
(2)地下室防潮要求高時,其地層也應做防潮處理,一般設在墊層與地面面層之間,且與墻體水平防潮層在同一水平面上;
(3)實心磚墻應在墻身中設置防潮層,當室內(nèi)地面為實鋪時,外墻防潮層設在室內(nèi)地坪以下60mm處,當建筑物墻體兩側(cè)地坪不等高時,在每側(cè)地表下60mm處,防潮層應分別設置,并在兩個防潮層問的墻上加設垂直防潮層。
4.有關建筑勒腳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可防止屋檐滴雨水對墻面的侵蝕
B.可防止地面水對墻面的侵蝕
C.可美化建筑立面
D.勒腳高度應為室內(nèi)外高差
答案:D
【解題要點】 勒腳高度一般情況下是室內(nèi)外地坪高差,但不是絕對的,亦可根據(jù)立面需要加大高度,如一些體量較大的公共建筑。
5.關于梁板式肋形樓蓋敘述正確的是( )。
A.板支撐在次梁上沿短邊方向傳力
B-次梁支撐在主梁上,次梁長即為主梁跨度
C.次梁支撐在主梁上,次梁的跨度即為主梁間距
D.次梁合理經(jīng)濟跨度為5~8m
答案:C
【解題要點】 現(xiàn)澆梁板式肋形樓蓋由板、次梁、主梁組成。主梁的間距就是次梁的跨度。其經(jīng)濟范圍為4~6m。兩根次梁和兩根主梁圍成的范圍稱為區(qū)格。一塊區(qū)格上的板據(jù)其邊長的比值可分為單向板和雙向板。只有單向板才是沿短邊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