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組織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是:布局上從整體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工作次序上( )。
A.先規(guī)劃后實施
B.先細部再展開
C.先碎部后控制
D.先控制后碎部
2.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十字絲分劃板不正確
D.目鏡成像錯誤
3。國家控制網(wǎng),是按( )建立的,它的低級點受高級點逐級控制。
A.一至四等
B一至四級
C.一至二等
D.一至二級
4.導線點屬于( )。、
A.平距大則坡度小
B.平距大則坡度火
C.平距大則坡度不變
D.不確定
5. 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是( )
A. WGW-72系
B.WGS-84系
C.C80txi
D.P54系
6.比例尺為1:50萬的地形圖,其分幅的經(jīng)差和緯差分別為( )
A.60、4 0
B. 30、20
C. 10、30′、10
D20、30
7.下面選項中不屬于等高線的是( )
A.首曲線
B.計曲線
C.閉合曲線
D.間曲線
8.同一張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說明( )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緩]
9.編號為B-46的圖幅,其正西邊的圖幅編號為( )
AB-47
B.A-46
C.B-45
D.C-46
10.在地形圖上,量得A點高程為16.84米,B點高程為21.17米,AB距離為279.5米,則直線AB的坡度為( )
A.-6.8%
B.1.5%
C.6.8%
D.-1.5%
參考答案
1.D 2.B 3.A 4.A 5.B 3.B 7.C 8.B 9.C 10.B
1.視線高等于(A )+后視點讀數(shù)。
A.后視點高程
B.轉(zhuǎn)點高程
C.前視點高程
D.儀器點高程
2.在水準測量中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D)。
A.方向
B. 角度
C.距離
D. 高程
3.圓水準器軸是圓水準器內(nèi)壁圓弧零點的( B )。
A.切線
B.法線
C.垂線
D. 曲線
4.水準測量時,為了消除 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值的影響,可將水準儀置在( B )處。
A.靠近前尺
B.兩尺中間
C.靠近后尺
D.無所謂
5.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B )。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十字絲分劃板不正確
D.目鏡呈像錯誤
6.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 D )成正比例進行分配。
A.與測站數(shù)
B.與高差的大小
C. 與距離
D. 與距離或測站數(shù)
7.水準測量中,同一測站,當后尺讀數(shù)大于前尺讀數(shù)時說明后尺點( B )。
A.高于前尺點
B.低于前尺點
C.高于側(cè)站點
D.與前尺點等高
8.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相等,其目的是為了消除(A )的誤差影響。
A.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
B.圓水準軸不平行于豎軸
C.十字絲橫絲不水平
D.以上三者
9.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是以( A )的符號為準。
A.往測高差
B.返測高差
C.往返測高差的代數(shù)和
D.以上三者都不正確
10.在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shù)為1.124m,前視讀數(shù)為1.428m,則B點比A點(B )
A.高;
B.低;
C.等高
D.無法判斷
2015年注冊測繪師考試輔導招生方案 ?。?/FONT>
1.組織測量工作應遵循的原則是:布局上從整體到局部,精度上由高級到低級,工作次序上( )。
A.先規(guī)劃后實施
B.先細部再展開
C.先碎部后控制
D.先控制后碎部
2.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 )。、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十字絲分劃板不正確
D.目鏡成像錯誤
3。國家控制網(wǎng),是按( )建立的,它的低級點受高級點逐級控制。
A.一至四等
B一至四級
C.一至二等
D.一至二級
4.導線點屬于( )。、
A.平距大則坡度小
B.平距大則坡度火
C.平距大則坡度不變
D.不確定
5. GPS目前所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是( )
A. WGW-72系
B.WGS-84系
C.C80txi
D.P54系
6.比例尺為1:50萬的地形圖,其分幅的經(jīng)差和緯差分別為( )
A.60、4 0
B. 30、20
C. 10、30′、10
D20、30
7.下面選項中不屬于等高線的是( )
A.首曲線
B.計曲線
C.閉合曲線
D.間曲線
8.同一張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說明( )
A.等高距越大
B.地面坡度越陡
C.等高距越小
D.地面坡度越緩]
9.編號為B-46的圖幅,其正西邊的圖幅編號為( )
AB-47
B.A-46
C.B-45
D.C-46
10.在地形圖上,量得A點高程為16.84米,B點高程為21.17米,AB距離為279.5米,則直線AB的坡度為( )
A.-6.8%
B.1.5%
C.6.8%
D.-1.5%
參考答案
1.D 2.B 3.A 4.A 5.B 3.B 7.C 8.B 9.C 10.B
1.視線高等于(A )+后視點讀數(shù)。
A.后視點高程
B.轉(zhuǎn)點高程
C.前視點高程
D.儀器點高程
2.在水準測量中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D)。
A.方向
B. 角度
C.距離
D. 高程
3.圓水準器軸是圓水準器內(nèi)壁圓弧零點的( B )。
A.切線
B.法線
C.垂線
D. 曲線
4.水準測量時,為了消除 角誤差對一測站高差值的影響,可將水準儀置在( B )處。
A.靠近前尺
B.兩尺中間
C.靠近后尺
D.無所謂
5.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B )。
A.儀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與十字絲面未重合
C.十字絲分劃板不正確
D.目鏡呈像錯誤
6.高差閉合差的分配原則為( D )成正比例進行分配。
A.與測站數(shù)
B.與高差的大小
C. 與距離
D. 與距離或測站數(shù)
7.水準測量中,同一測站,當后尺讀數(shù)大于前尺讀數(shù)時說明后尺點( B )。
A.高于前尺點
B.低于前尺點
C.高于側(cè)站點
D.與前尺點等高
8.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離相等,其目的是為了消除(A )的誤差影響。
A.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
B.圓水準軸不平行于豎軸
C.十字絲橫絲不水平
D.以上三者
9.往返水準路線高差平均值的正負號是以( A )的符號為準。
A.往測高差
B.返測高差
C.往返測高差的代數(shù)和
D.以上三者都不正確
10.在水準測量中設A為后視點,B為前視點,并測得后視點讀數(shù)為1.124m,前視讀數(shù)為1.428m,則B點比A點(B )
A.高;
B.低;
C.等高
D.無法判斷
2015年注冊測繪師考試輔導招生方案 ?。?/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