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資產評估師《經濟法》法學基礎知識(8)

字號:

第六節(jié) 法律責任
    法律責任,是指法律關系主體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而依法應當由法律關系主體及其責任人員承擔的法律后果,或者說是國家專門機關對違法、犯罪行為而采取的處分或懲罰措施。承擔法律責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征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法律主體違反了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所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責任具有以下特征:
    1.強制性。(1)在民事主體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或者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時,法律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當民事主體不主動承擔民事責任時,通過國家有關權力機構強制其承擔責任,履行民事義務。
    2.財產性。民事責任以財產責任為主,非財產責任為輔。一方不履行民事義務的行為,給他方造成財產和精神上的損失,通常通過財產性賠償的方式予以恢復。但是僅有財產責任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因此,《民法通則》也規(guī)定了一些輔助性的非財產責任。
    3.補償性。民事責任以補足民事主體所受的損失為限。就違約責任而言,旨在使當事人的利益達到合同獲得適當履行的狀態(tài);侵權責任,旨在使當事人的利益恢復到受損害以前的狀態(tài)。
    (二)民事責任的種類
    1.根據民事責任是否由合同關系引起,可以分為合同責任和非合同責任。
    合同責任,即合同上的責任。它不僅包括違約責任即違反合同債務所生的民事責任,還包括因合同變更、解除所產生的民事責任、保證責任和非違約方未盡到防止或者減輕損害的義務所應負的責任。非合同責任,是指非因合同關系所產生的民事責任,具體包括締約過失責任、侵權民事責任、不當得利返還民事責任等。
    2.根據承擔責任者是否僅為一方當事人,民事責任分為雙方責任和單方責任。雙方責任,是指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雙方對損害后果均有過錯,各自依其過錯程度承擔民事責任。單方責任是指當事人一方對損害后果承擔全部責任。
    3.根據承擔責任者是一人還是多人,民事責任可以分為共同責任和單獨責任。
    4.根據責任的內容是否為財產,可分為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
    5.根據承擔責任是否有財產限制,可分為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
    二、行政責任
    (一)行政責任的概念
    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因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而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它是行政違法(包括部分行政不當)所引起的法律后果。
    (二)行政責任的種類
    1.根據承擔行政責任的主體不同,可以分為行政主體的責任和國家公務員的責任。
    2.根據行政責任所涉及的范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行政責任和外部行政責任。內部行政責任是指行政主體作為內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外部行政責任是行政主體作為外部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時因行政違法而必須承擔的行政責任。
    3.根據行政責任的承擔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補救性行政責任、懲罰性行政責任。補救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對因其行政違法而受到損害的行政相對人實施補救的責任方式。懲罰性行政責任是指行政違法主體因其行政違法而必須接受懲罰的責任方式。
    4.根據行政責任的具體內容不同,可以分為精神罰、財產罰、身份罰。精神罰是對行政違法主體的精神上的懲戒,它不直接涉及被懲戒主體的實體權利義務,但它對于引起行政違法主體的警覺,并防止下次重犯起著較大的作用,如警告。財產罰是強迫造成損害后果的行政行為主體交納一定金額的罰款,或者剝奪其某些財產權利的責任,如行政賠償。身份罰是對實施行政違法行為的行政主體以及國家公務員的特定方面的權力予以限制或者剝奪,進而改變其身份的一種責任,如撤職、開除。
    三、刑事責任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
    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其犯罪行為所應承受的,代表國家的司法機關根據刑事法律對該行為所做的否定評價和對行為人進行的譴責的責任。
    (二)刑事責任的種類
    如前所述,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9種具體的刑種,其中包括5種主刑,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4種附加刑,即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