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高考得高分 為掙大學學費每天去檢垃圾

字號:

高考(論壇)結束以后,葛世彬就每天和父親上街撿易拉罐、礦泉水瓶、硬紙板和廢舊報紙。昨天下午,父子倆扛了整整4麻袋的垃圾回家,他有點不安地問父親:“到現(xiàn)在,賣垃圾一共賣了多少錢?”父親回答:“才1100元錢,照這樣撿下去,上大學的學費肯定不夠,等到錄取通知書下來,我再四處找親戚借借看吧?!备鹗辣虺聊?。
    葛世彬今年19歲,家住六合區(qū)馬集鎮(zhèn)張灣村,今年高考,他考出了372分的好成績,比本一錄取線高出17分。然而,貧困的家庭無力幫他交學費,他至今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實現(xiàn)上大學的夢想。
    從高一就開始撿垃圾高中學費就是這樣撿來的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六合區(qū)馬集鎮(zhèn)張灣村,這個村莊就在寧連高速公路的出口處,由于交通便利,村里的經濟發(fā)展很快,大部分村民都蓋上了氣派的洋樓。在洋樓叢中,有一間簡陋、低矮的平房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平房的外墻沒有任何粉刷,保持著紅磚堆砌的原貌,這就是葛世彬的家。
    此時,葛世彬和父親正蹲在屋外的空地上,整理剛剛撿回來的4麻袋垃圾,他們對易拉罐、礦泉水瓶、硬紙板和廢舊報紙進行分類。忙完以后,已是下午兩點多,葛世彬不好意思地告訴記者:“這些垃圾都是一大早出門撿回來的,中飯還沒來得及吃呢,我先去一趟廚房炒兩碗飯,我和爸爸都餓了?!?BR>    南京絕大多數(shù)農村的農戶家里已用上了沼氣或煤氣灶,葛世彬的家里還燒著大鍋土灶,他拿出隔夜的一大碗飯,在鍋里倒上油炒熱后,又從碗櫥里拿出一碟腌辣椒、一碗涼拌黃瓜,和父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飯后,葛世彬將整理好的垃圾扛進了自己的臥室。
    記者問他晚上和垃圾睡在一起不覺得惡心嗎,他說了一句令人很吃驚的話:“我從高一開始就跟著爸爸撿垃圾了,早就習慣了,以前撿裝化肥、尿素的蛇皮袋子回家,經常被嗆得一夜都睡不著覺呢。”
    據(jù)葛世彬介紹,高中3年,他每個月生活費、購買書本和學習用品的雜費加起來一共只有300元錢,“這些錢都是我和父親撿垃圾賺來的,每年的寒暑假,我每天都跟著父親上街撿垃圾,從來不覺得丟人,就怕?lián)觳坏街靛X的垃圾。”
    為了不給家里增添負擔中招報了可以減免學費的學校
    葛世彬的父親葛正友是一個看起來非常老實、憨厚的農民,今年已經53歲?!俺朔N田,我撿了一輩子的垃圾,真的沒有其他本事。我比較笨,木工活太精細,手藝學不會;想當瓦匠蓋房子,哪怕是做小工搬搬磚頭、和和水泥,也因為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沒有工程隊要我,撿垃圾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窮了一輩子,到頭來害了孩子?!闭f著說著,這個農民漢子的眼睛濕潤了。
    記者見葛世彬的母親不在家中,就關心地問了一遍。提到母親,葛世彬低下了頭,沉默半天才難過地說:“她得了重病,已經4年了,冬天不能著涼,只能窩在被窩里,也不能干活。家里沒有錢帶她去大醫(yī)院好好檢查一下,也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病,就這樣一直拖著?,F(xiàn)在農村有個風俗,沒錢看病,就去當義工,希望能積一些德,讓自己的病自然好起來。我媽媽在馬集鎮(zhèn)上的教堂已經當了4年的義工,真希望媽媽的病好起來?!?BR>    葛世彬說,2007年參加中考,本來可以被重點中學六合區(qū)高級中學錄取,考慮到家境貧寒,發(fā)現(xiàn)同處六合區(qū)的揚子中學可以為貧困生減免學費,就和揚子中學簽了入學協(xié)議?!懊磕?50元錢學費,高一全免,高二、高三交一半,主要是考慮家里的困難情況,實在不想讓父親再勞累?!?BR>    熱心人都把垃圾留給父子倆初中老師也想辦法借錢助他上學
    跟著父親撿了3年的垃圾,葛世彬在馬集鎮(zhèn)也漸漸有了名氣。在鎮(zhèn)上開飯店的、開雜貨鋪的老板幾乎都認識他,也盡量讓他們多撿一些易拉罐、礦泉水瓶、硬紙板和廢舊報紙之類的垃圾。“除了要回收的啤酒瓶不能扔,易拉罐和礦泉水瓶,還有廢舊木紙板隨便他們父子倆撿,這個孩子不容易,上高中的時候就靠撿垃圾賺一點生活費,現(xiàn)在還要靠撿垃圾籌上大學的學費,真是太困難了。每天早上,我都把店里的易拉罐和礦泉水瓶丟在門口讓他們父子倆撿,如果丟到垃圾箱里,還真擔心被其他拾破爛的人撿到?!币娪浾邅聿稍L葛世彬,在集鎮(zhèn)上開小菜館的老板劉先生這樣說道。
    六合區(qū)馬集鎮(zhèn)張灣村的村支書李為民告訴記者:“葛世彬家屬于困難戶,他的父親每天撿垃圾還能賺到一點錢,嚴格意義上不屬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家庭,所以沒有給他們家辦理低保,不過孩子現(xiàn)在考上了大學,學費實在是困難,肯定要申請助學貸款了,我作為村支書,知道這個情況后,一定幫孩子多想想辦法,籌一點學費是一點。孩子考上大學走,總算是村里出了人才,不能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瘪R集鎮(zhèn)中學教師陳樂君是葛世彬以前的初中班主任,提到葛世彬,他也顯得非常難過:“高考查分開始后,我特意打電話問他分數(shù),他說考了372分,我真替他高興,沒想到孩子在電話里面哭了,說是家里沒有錢交學費,急得沒有辦法。這幾天,我正在和家人商量,想盡量借點錢給他?!?BR>    以后想當醫(yī)生自己治好媽媽的病
    填報高考錄取志愿時,葛世彬第一志愿填報了東南大學醫(yī)學院?!疤顖筮@個學校,是因為我希望當一名醫(yī)生,將來能夠治好我媽媽的病,我還要為村里的其他窮人治病。不過,東南大學醫(yī)學院的錄取分數(shù)可能較高,372分不一定能被錄取?!备鹗辣蜻€說,他的第二志愿填報的是揚州大學,被錄取問題不大。
    今年整個夏天,當絕大多數(shù)參加完高考的孩子們在享受假期的時候,葛世彬和他的父親只能每天在烈日下?lián)炖?,一天一天,一只易拉罐、一只礦泉水瓶地掙著將來的大學學費,葛世彬自嘲道:“葉圣陶有篇散文叫《多收了三五斗》,我這叫《多撿了三五個易拉罐》,為什么呢?以前的易拉罐全都是鋁罐,現(xiàn)在有很多易拉罐變成了鐵罐,撿了也賣不掉,所以多撿三五個易拉罐,賣的錢也不多?!?BR>    葛世彬每天把賣垃圾的錢都裝在儲蓄罐里,記者看到,沒有一張100元、50元面值的大鈔票,20元的鈔票是面值的,更多的是10元、5元的鈔票,還有很多1元、5角、1角的硬幣。“我爸爸算過賬,從6月9日到現(xiàn)在,賣垃圾一共賣了1100元錢。我上學的時候,都是父親一個人在外撿垃圾,他身體不好,撿的少,賣的錢也不多,還要買農藥和農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沒有存下錢來,看來,上大學的學費只能夠在暑假里拼一拼了。” 記者朱宏俊
    報道回音
    陸從樂的堅強感動眾多讀者
    昨天,晨報“2010年圓窮孩子一個大學夢”系列報道講述了六合一中貧困學子陸從樂的故事。很多一直關注這個系列報道的讀者,都被他的堅強和懂事所感動,他們紛紛打來電話,表達對他的支持。這當中,更有很多人提出,愿意盡自己的力量,資助這個好學的孩子。一大早,隨著南京晨報擺上報攤,報社的熱線電話就一直響個不停。很多熱心市民打來電話告訴記者,在看到晨報的報道后,他們都為小陸家里所遭遇到一系列打擊感到難過,同時又被他熱愛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他們表示愿意捐助陸從樂上學。大家說,盡管數(shù)目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能夠幫助小陸圓他的大學夢,改變家里的生活狀況,是大家共同的希望。
    市民陳女士說,自己在江寧有一家服裝店,如果小陸愿意,可以到她那里打工,包吃包住每個月還可以有2000元的工資。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更是提出,愿意全額資助小陸大學4年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在此,晨報對這些熱心的讀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