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過新年作文 回老家過年 作文優(yōu)秀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一
    每年一放寒假,爺爺奶奶就會打電話過來問我們什么時候回老家過年?!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這是我們中國人亙古不變的習俗,更是親朋好友對遠方游子的召喚。
    大年初一到農(nóng)村拜年更是熱鬧非凡,那時城市里已禁止燃放的煙花爆竹,在那里還能放,于是在村頭的小店里總能看到幾個纏著大人買小煙花、小摔炮的孩子。那些得到鞭炮的孩子們興奮地湊到一起,膽大的捏在手里點,膽小的點燃后就捂著耳朵把它扔得遠遠的,有的還把它扔進了水塘里……笑聲、驚呼聲、爆竹聲交織著回蕩在鄉(xiāng)間。便有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意境。
    今年回老家,發(fā)現(xiàn)樓道里家家戶戶門前的煤爐不見了,各家各戶都房門緊閉,樓道變得安靜、整潔。到了鄉(xiāng)下,發(fā)現(xiàn)村子里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整個村子的環(huán)境變美了,村頭的兩個池塘四周建了圍欄和連廊,池塘里的水也清了許多。村道上幾乎看不到垃圾,一起少掉的還有孩子們追逐玩鬧的嬉戲聲和三五一群湊在一起打牌的身影……農(nóng)村的年味也淡了。
    年味真的淡了嗎?當年三十哥哥嫂嫂帶著去年剛出生的侄兒回到爺爺奶奶過年時,團團圓圓的年的味道就飄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里;當我們走進親戚家的大門去拜年,看著熱騰騰的饅頭、肉圓、扣肉……被熱情的主人一一擺上桌時,年的味道便從桌上的各色菜肴里,從主人熱情地招呼聲中流了出來。
    時代變了,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nóng)村,過年的方式也在漸漸改變,但春節(jié)回家過年依然是中國人亙古不變的期待團聚的習俗。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二
    在臘月初旬的東北,雖然寒冷卻彌漫著忙碌與歡樂的氣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布滿了出售年貨的小攤,小老虎頭、中國結、春聯(lián)等,異常熱鬧,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夾雜著縷縷寒風,但是這絲毫也不能減弱人們過年的熱情。
    一晃到了臘月初八,人們用各種方式昭示著節(jié)日的到來。用薏米、紅豆、各種干果,加上紅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噴噴,還冒著會熱氣的臘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陳醋中,再加上適量的糖,制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來別提多帶勁兒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著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過春節(jié),各式各樣的鞭炮在晚上響起,煙花的光輝映照出我們喜悅的笑臉;我們打開電視,換到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我們有說有笑,可熱鬧了!除了與放鞭炮我們還吃了餃子。包餃子時,大家一齊動手,把餡料放在餃子皮中央,用餃子皮把餡料包裹起來,把邊沿捏緊,餃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餃子像枕頭,老姑包的像桃子,媽媽包的最漂亮,像閉合著的貝殼。
    鍋里的水燒開了,老姑把包好的餃子倒進鍋里,那些餃子們像跳水運動員一樣,一個個爭先恐后撲嗵撲嗵地跳進了水里面。
    過了一會兒,餃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餃子撈起來,放在碟子里,再加點醬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來了。
    一眼,年的腳步又遠去了,曾經(jīng)熱鬧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靜下來,下一年的氣息去向樸實的東北人召喚了。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三
    過新年,吃團圓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每年回家過年,快要到年三十,親戚朋友放下手中的事,從各地趕回來,就為了家里人團聚,見一見自己一年沒見的父母親戚朋友。
    到了年三十的這一天,也是我家最忙的一天,一大早,我們都早早的起來,因為我們要為吃團圓飯做準備,外公和奶奶負責做飯,他們從早上一起來就開始忙碌著,洗菜、切菜、配菜、燒菜、燒魚、煲湯…………忙得不亦樂乎。
    他們很累,臉上卻掛滿笑容,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兒女回家了,再累也不怕也是開心的,爺爺和老爸也不閑著,他倆在打掃衛(wèi)生,他們今天可真是很賣力,地下連一根頭發(fā)也不放過。老媽也在干活,她在擦冰箱、櫥柜、茶幾………忙的老媽汗流浹背,正好,我沒事了,就去幫老媽一起干活,啊!一件重要的事給忘了,那就是——貼窗花,很快我就把窗花和對聯(lián)貼好了。
    老媽也讓我跟別人干杯,我也要祝福別人,啊!今天臘肉炒黎蒿芽好吃,雞湯泡炒米真是好吃………,不知不覺的,我狼吞虎咽吃了好多,肚子漲漲的,過了2小時,大家都吃好了,有的座到沙發(fā)上聊天、喝茶,也有的在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總之每個人都很開心,都有說不完的話。
    團圓飯,我看到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笑容,每個人都很開心,因為大家一年都沒見到了,像我們家就是這樣,一年都在深圳,也沒有機會回去,就過年我放假才能回去,像老爸今年回家自己開車,30多個小時,聚在一起吃這個團圓飯,一起說說話、聊聊天,談一談過去的一年大家奮斗的過程和經(jīng)歷。
    跟別人說一說新的一年的目標,盼著在新的一年會生活過得更美好、快樂。像今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都在倡導?;丶铱纯矗丶疫^年,像現(xiàn)在有些人,過年寧愿去玩,也不回家看看家里的老母親,所以,回家陪老人過年,是我們做晚輩必須做到的,所以,我們回家過年老人都很高興。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四
    又快過年了,我想回老家過年。生活在大城市里,雖然有高高掛的大紅燈籠,有火樹銀花的彩燈,但我感覺不到老家那種濃濃的年味。
    說起老家的過年,其實是從殺年豬開始的。每家每戶殺年豬的時候,小朋友們是最高興的。因為要過年了,天天可以吃到好多好香的肉肉啦。
    過大年的那天上午,全家老少都要去祖墳前祭拜老祖宗。鞭炮要放的噼噼啪啪響,好像一定要驚醒地下的老祖宗一樣。我們祈求老祖宗保佑。聽姥爺說,老祖宗地下很靈的,一定會保佑我們在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老家的大年夜一般來的早,大家都想搶第一個過年。還每到六點鐘,就有人放鞭炮要吃年夜飯了。鞭炮轟隆隆的炸響,你家我家像競賽一樣響個不停,膽子大的男孩子都會搶著去揀沒炸響的炮仗,而膽子小的寶寶們就會被嚇得哭起來。
    貼完春聯(lián),就要吃年夜飯了。各種豐盛的雞鴨魚肉全擺上桌,一家老少圍坐在一起,腳下的火盆烤的每一個人手紅紅的,臉也慢慢變得紅彤彤的。大人們笑容滿面的邊吃邊說,談天說地,聲音越來越宏亮。小朋友子們吃的滿嘴、滿手都是油水,少不了會被大人罵。
    吃飽后,孩子們在院子里瘋狂的玩鬧,也焦急的等著大人發(fā)壓歲錢。只要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結束,姥爺、姥姥、爸爸、老媽就會給我發(fā)一個紅包。數(shù)一數(shù),哈哈,我拿到的是888元。真的是發(fā)發(fā)發(fā)??!
    老家的長輩真多。如果在老家,從初一到十五,我都要隨爸爸老媽到處去拜年,我能收到很多很多紅包,見到很多很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還能吃到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
    呵呵,在老家過年,真的很開心很快樂。今年過年,我想跟爸爸老媽說,我們回老家過年吧!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五
    帶著對兒子的幾許嘮叨,帶著對兒子不停地叮嚀,帶著幾許擔心和不安,終于讓兒子一個人踏上回老家的路。
    兒子,一個只有十歲的男孩,媽媽心中的男子漢,很多時候總要替媽媽去做很多事情,這次也不例外。寒假其間,早就計劃讓兒子一個人回老家住一段日子,正好,女兒生病了,為了怕引起傳染,只好給兒子商量,由原來家長的護送,變成了兒子回老家的單獨行動。
    在小年這一天,兒子上午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他先拿上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新版上下五千年》,日記本用來記錄身邊發(fā)生的事,還有《唐詩三百首》,帶上自己的小手機和充電器,以備和家人聯(lián)系。
    回老家后要尊敬老人,不要和長輩頂嘴,遇事學會寬容,和弟弟們要學會相處,不要發(fā)生矛盾;不要長時間看電視打電腦,這樣對眼睛不好,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出汗后就不要再做這樣的運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給家人添麻煩,不要光顧著玩,還要自己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在遠離媽媽的日子里,我也相信兒子是最棒的。
    為了不引起兒子的不良情緒,讓兒子一個人跟他爸到車站去,回來看著兒子的生活記錄(錄像),我看到兒子一個人騎著單車,到車站后一個人去買票,一個人去檢票,一個人去找車,然后找到相應的位置坐下來,然后揮手說再見。看來放手對孩子也是一種愛,給孩子一份沒有父母眼光的天空,對孩子也許是一種平時沒有得到過的快樂。
    常言說得好: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的遠行,難免有幾分擔憂,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種對孩子的擔心,曾經(jīng)對母親的諸多不理解,似乎在剎那之間都明白了。曾總以為自己都長那么大了,只要一出門,母親就會嘮叨不停,這個那個,好像自己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F(xiàn)在終于明白,母親對孩子的那份愛,無論孩子走多遠,長多大,也走不出母親那暖暖的目光,走不出母親對孩子沒有任何代價的愛。正如一首詩所寫: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當我們深深地愛著孩子的時候,想一想,我們不但應該給孩子愛,更應該讓孩子學會去愛別人,給孩子去感恩的機會,春節(jié)一個萬家團圓的節(jié)日,讓孩子利用這樣一個節(jié)日,給老人相處,不同的人相處。愛孩子,就應該給孩子機會,也許讓孩子一個人回老家過年,不但提高了兒子的處事能力,也會學到很多農(nóng)村的風俗,愛他,就要學會給他機會,讓我學會放手,給孩子愛。
    回老家過新年回老家過年篇六
    擁擠的車站四處裝點成了紅色,飛馳的高鐵載滿拖著行李箱的行人。爸爸說“這就是春運”。我也跟著爸爸媽媽第一次踏上回老家的旅途。
    我的老家是劉邦故里——徐州沛縣,劉邦、劉備、呂布都曾在這里留下痕跡。在我的想象中那是一個白墻黑瓦,高墻大院,熱鬧的集市、擁擠的街道,就像古裝電視劇中那樣的小城鎮(zhèn)??墒堑任覀冏咴谂婵h的街道上,寬敞的柏油馬路和鱗次節(jié)比的高樓大廈,完全就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城市??赡苡质且粋€和以前一樣的春節(jié)吧,我這樣想!
    除夕的下午,奶奶們在廚房里忙進忙出,準備著年夜飯,我的任務呢,就是跟爸爸媽媽去集市買煙花。像運動場一樣大的廣場上擺滿了賣煙花的攤位,每一個攤位的展臺上和地上都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煙花,有像餐桌一樣大的鞭炮,有像洗衣機一樣大的煙花,還有各種像魔法棒一樣的小煙花。攤位前擠滿了人,都爭先恐后的付錢買心儀的煙花,生怕被別人搶走。
    我們也加入了搶購大軍,掃蕩了兩個攤位最后的存貨,裝滿了兩汽車的后備箱滿載而歸。
    夜幕降臨,零星的爆竹聲中,各家各戶都準備吃年夜飯了,我們家也擺滿了兩大桌豐盛的菜肴。開飯前,我們拍了全家福,我一數(shù),竟然有十七個人,真是個大家庭啊!聽老爺爺說,我已經(jīng)是我們周家第70代了,也真是一個有歷史的家族!
    終于到了我最期待的煙花時刻,一聲聲鞭炮四下炸開,像四處逃竄的火精靈;一束束煙花騰空而起,有的像流星一樣劃過夜空,有的像花朵一樣怒放,有的星星一樣閃爍;一張張臉頰笑容洋溢,既有爺爺們欣慰的笑容,也有爸爸媽媽滿足的笑容,當然還有我期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