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港校今年報考人數較往年少近半,但港校并不認同“港校熱”降溫昨日是獲準在內地自主招生港澳高校確定錄取名單的最后限期,考生一旦同意被港校錄取,檔案就會被提走。截至昨天傍晚6時,記者連線多所港校獲悉,目前廣東高分生確認入讀港校的并不多,其中還有部分學生經過權衡,放棄港校選擇北上。據悉,香港科大往年報考人數最多時達6000多人,今年是3400多人,幾乎少一半。
60名廣東考生確認讀港大
截至昨天傍晚,香港大學的內地招生錄取名單仍在緊張統(tǒng)計中,港大負責內地生事務的發(fā)言人表示,香港大學從上周起,派出近60位教授及工作人員,一連四天到北京、上海、廣州等14個城市,逐一面見獲初步挑選的申請學生。而目前已有60名廣東考生在收到錄取信后回復確認升讀香港大學本科,而最終雙向選擇的錄取名單將于7月10日公布。香港科技大學今年在廣東招生的情況也比較順利。雖然最終回復確認的錄取人數還未有敲定,但不少有特長的學生都選擇了港科大。比如,回復確認的一名深圳考生,就曾經獲得過“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納入內地統(tǒng)招的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則生源充足,其中香港中大的七名全額獎學金名額已經敲定。兩校的錄取名單將于今日敲定。
廣州三疑似狀元均棄港校
雖然今年的生源止住了滑落趨勢,但今年港校對“狀元級”的高分考生吸引力明顯在下降。比如,今年廣東高考三名疑似狀元周于敬、卓信成和謝瑾,也曾接到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全額獎學金的承諾,但最終都選擇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早前盛傳廣東高考文科數學分高倩盈投考香港中文大學一說,截至記者發(fā)稿時,香港中大方面表示仍未看到其檔案。
焦點釋疑
熱點1
哪些人群在放棄港校?
答:減少的大多是低分段考生
不少高分考生舍棄港校而選擇北上,表面看來是“港校熱”的退熱,但香港高校方面卻對“降溫”一說不表認同,卻認為這屬于“理性回歸”,他們更歡迎理性考生入讀。他們認為,港校的優(yōu)質生源量并未受到影響。
“前幾年報的學生很多,但大多抱嘗試心態(tài),對港校的教學質量、環(huán)境、招生標準不夠了解,高、中、低分數段學生一窩蜂報考。”香港科技大學發(fā)展與公共事務處負責人說,香港科大往年報考人數最多時達6000多人,今年是3400多人,幾乎少一半,但生源質量并沒有降低,錄取平均分逐年提高,“減少的大多是低分段考生”。香港浸會大學中國事務主任田園則表示,現在選擇來香港讀書的,是真的喜歡在香港讀書,而不是簡單地沖著獎學金或將來海外留學的機會,“適合在港校念書的內地學生目標群體實際在擴大?!?BR> 熱點2
港校獎學金還吸引人嗎?
答:如今考生不單沖獎學金而去
據了解,港校的內地生學費一漲再漲,如今整體水平已經逼近12萬港元/學年的高位。加上四年的生活費,念完一個香港高校的四年本科,保守估計都需要50萬元人民幣。很多考生表示,如果爭取不到全額獎學金,那么他們寧愿北上,在國內文化積淀濃厚的高校學幾年,再出國深造。
“這也成了優(yōu)質生源選擇內地學校的原因之一?!敝猩酱髮W教育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馮增俊教授認為,隨著內地高校質量的提升,學生的選擇更多,作出的判斷也更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