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科解析江蘇高考選修課目

字號:

后6門選修科目于昨天全部考完,走出考場的考生們大多面帶微笑,輕松表示幾門選修課都不算難,本報記者第一時間約請6科對試卷難易程度、變化情況和得分難點一一解析。
    歷史:總體感覺平和
    點評人:趙加軍 (濱??h明達中學、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2010年江蘇歷史試題難度較2009年略有降低。題型與題量與2009年大體一致,沒有偏題、怪題,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活??疾樽⒅鼗A,突出能力,強調遷移,關注現(xiàn)實。
    1、選擇題仍是20道,具體分布是政治史9題、經濟史7題、思想史4題。試題難易適中,有很好的區(qū)分度。有8道題出現(xiàn)了文言文,給學生帶來閱讀的阻礙。
    2、第21題主要考查的是宋代的經濟情況。它以茶葉為切入點,考查茶葉專賣的原因,茶葉對宋代商品經濟及城市布局、思想、文學等方面的影響。這一題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第三問,答這一題不僅要有一定的歷史知識,還要有寬廣的文化視野和整合歷史知識的能力。
    3、第22題是一道關于辛亥革命的開放題。它是以美國學者費正清對辛亥革命界定的兩種說法為依托,考查學生從不同角度對中國近代史中重大歷史事件的理解,這道題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和史學特色,難度較大,估計學生失分較多。
    4、第23題是考查蘇聯(lián)20世紀前期的經濟發(fā)展狀況。本題以圖片形式導入問題,讓人耳目一新,設問緊扣關于工業(yè)化這一時代熱點,同時兼顧考查學生甄別史料真?zhèn)蔚哪芰?。本題設問較活,難度適中。
    5、第24題考查的是啟蒙運動。本題承襲了江蘇歷史高考對人文精神關注的傳統(tǒng),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關注生活。本題考查了啟蒙運動原因、內容、局限與作用,并要求學生結合政治、思想、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來作答。該題滲透了對研究性學習的考查,新課程理念體現(xiàn)得比較突出。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不足的學生答此題會答不全,答不透。
    物理:基本都是常規(guī)題
    點評人:李興遠(連云港市、市學科帶頭人)
    縱觀2010年的江蘇高考物理試卷,穩(wěn)中有變,感覺難度較往年稍有降低。
    1、選擇題難易適度,部分題立意新穎
    選擇題部分總體上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如兩個勻速運動的合成,共點力平衡,電磁感應定律,航天飛機的變軌,遠距離輸電等。部分選擇題立意新穎,考生感到有點難,如由電場強度的E-x圖像判斷電場的電勢,物體在動摩擦因數(shù)變化的軌道上運動,帶電粒子在分段變化磁場中的運動問題等,體現(xiàn)了對學生運用知識靈活處理問題能力的考查。
    2、實驗題注重基礎,考查學生處理問題能力
    實驗題涉及的情境考生是較熟悉的。第10題是根據(jù)U-I圖測定電源的電動勢,既考查學生利用圖像處理問題的能力,又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運用能力等。第11題利用學生熟悉的小車軌道裝置,要求學生根據(jù)提供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阻力與速度的關系,激發(fā)學生的猜想意識和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歸納問題的能力。
    3、解答題次序變化,考生感到很溫暖
    今年解答題的命題背景學生比較熟悉,心理上有親切感,體現(xiàn)了高考以生為本的思想,讓考生感到很溫暖。第1題是電磁感應問題,第2題是力與運動問題,第3題是帶電粒子在變化電場中的運動問題。
    總體而言,今年的物理試卷的命題是很成功的,從內容上有利于考查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從導向性上體現(xiàn)規(guī)范辦學背景下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從難度上兼顧不同選科組合之間的公平。
    化學:設計實驗突出能力培養(yǎng)
    點評人:姚志紅(新海高級中學高三化學教研組長)
    2010年江蘇省高考化學試卷總體感覺精彩、精致,承前啟后、沉穩(wěn)大氣,基礎中現(xiàn)靈活,變化中顯能力。命題形式平穩(wěn),試卷內容、形式及結構與2009年基本保持一致。所考題型都在考試大綱規(guī)定范圍內,考查內容全面,沒有偏題怪題,難度較去年有所上升。
    1、客觀題:平易近人。
    客觀題題型設置平穩(wěn),考查的都是熱點知識,例:化學與生活、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離子反應方程式正誤判斷、離子共存、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及大小比較、根據(jù)有機物分子的結構簡式判斷相關性質等。這樣的設置考生會有似曾相識的親切感,有利于穩(wěn)定考生的情緒,迅速、平和地進入到考試狀態(tài),同時對今后的教學也有很好的導向作用。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全面考查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扎實,試題難度不大,但若是審題不細心,在一些細節(jié)上不加以注意,仍會造成低級失分。
    客觀題在設置上穩(wěn)中有變,雖然題量和分值沒變,仍為14道選擇題共42分,但其中單項選擇題由原來的8道題變?yōu)?道題,每小題由原來的3分變?yōu)?分,共計14分;不定項選擇題由原來的6道題變?yōu)?道題,每小題仍為4分,共計28分。
    2、主觀題:新穎靈活。
    相對于客觀題的平和、平穩(wěn),考生們普遍反映主觀題很新、很活,幾乎每題都是有難有易,難易交織。試題梯度明顯,入手容易,但要想把問題完全解決,還需要學生有扎實的基礎、較高的自學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頑強的意志??忌鷤兏杏X難的是15題,特別是對實驗方案、操作步驟設計茫然無措,無從下手。此外,一些情境中的陌生方程式的書寫也感到不是有太大的把握,題量較多,時間不夠。這就警示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倡導研究性學習也顯得尤為重要。
    政治:密切結合江蘇省情
    點評人:高新民(淮陰中學政治高級教師,淮安市高中政治學科帶頭人)
    政治試卷總體上時代氣息濃厚,熱點時事背景貫穿全卷,江蘇地方特色非常明顯。試卷在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著重考查了對新情境的分析與解讀能力;試卷內容上關注民生民情,聯(lián)系考生生活;試卷形式上體現(xiàn)了“穩(wěn)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創(chuàng)新手法亮點多多。
    特點詳析:
    1、緊密聯(lián)系社會熱點,時代氣息撲面而來。時事選擇題遵循了時事命題規(guī)律,著重從經濟、政治、社會、省情、國際等方面進行考查??疾榈?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建國60周年、選舉法修訂、公立醫(yī)院改革、臺灣江蘇周、世界氣候大會確定的原則等均屬于重大時事熱點,考生根據(jù)平時所學和一般推理大都可以全部拿到。主觀題涉及到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建設學習型政黨戰(zhàn)略任務、上海世博會、江蘇省近幾年財政收支情況等均是今年必須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知識型選擇題部分更是選取了大量的時事背景,如;人民幣升值、長三角用工荒、新疆的發(fā)展成果與民族團結、美國對進口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玉樹地震、“雙百人物”、百家講壇、江蘇沿海發(fā)展戰(zhàn)略。整張試卷彰顯了政治試卷命題迎著熱點上的特點,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時代氣息撲面而來。
    2、密切結合鄉(xiāng)土實際,江蘇省情多處出現(xiàn)。試卷密切結合江蘇省情,試卷的第3、13、31、34、37題五道題均涉及到省情,第3題考查了江蘇時事,第13題以江蘇率先提高低工資標準為背景考查了分配和政府職能的知識,第31題江蘇省教育廳的"五嚴"為背景考查了哲學知識,第34題更是以江蘇財政收支經濟數(shù)據(jù)為背景材料,引導考生把愛國熱情滲透到熱愛家鄉(xiāng),為江蘇獻計獻策具體行動中去。第37題更以世博會江蘇館的特色考查對世博主題理念的認識。
    3、呈現(xiàn)形式活潑多樣,命題手法耳目一新。試卷在命題手法上有創(chuàng)新,是今年高考試卷的重大變化和一大亮色。在選擇題的題肢組合上打破了單一的學科內組合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3處經濟和政治組合、文化和政治組合、哲學和政治組合以及一處“一材多用”方式。如第13題經濟生活中的分配和政治生活中的政府職能組合、第18題的政治生活中的宗教和文化活動組合、第30題的局部與整體和政府推動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組合,第23、24題則以"雙百人物"評選活動分別考查了文化生活的愛國主義和哲學的世界觀知識。
    試題呈現(xiàn)形式上繼承過去一貫的風格,非常貼近學生認知實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趣味中體會哲學基本觀點。
    生物:考題難易梯度明顯
    點評人:姚洪斌(灌南高級中學副校長,生物高級教師 )
    1、基礎中體現(xiàn)能力
    試題側重于對雙基的考查,選擇題難度不大,從題目編排上也能讓學生盡快進入穩(wěn)定的答題狀態(tài)。非選擇題部分從考查知識點和題型看,第27題考查基因工程與08年、09年高考題極為相似。試卷覆蓋面較廣,整卷體現(xiàn)生物學科命題指導思想:以能力測試為主,注重科學探究能力、科學過程與方法考查,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弱化動手操作的一些考生將很難得高分。
    2、對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試卷題量適中,閱讀量仍然較大,例如33題,要考生能認真分析所給的圖表,對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繪圖能力要求較高,尤其是葉綠體圖由常規(guī)的模式圖改用亞顯微結構的典型照片圖,這需要更多的對實物的觀察和識別能力。后一題雖然考查的是典型遺傳物質基礎知識,但題材新穎,題干中的信息量較大,新詞匯多,如果學生能較快整合所給信息,給出正確答案并不太難。
    3、實驗考察進一步加強
    幾個實驗題都非常注重實驗操作的考察。試卷中第26題與《探究酵菌種群數(shù)量變化》實驗有關;第28題與《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有關;第31題與《模擬尿糖檢測》實驗有關(該實驗為今年考試說明新增實驗之一);第32題與《DNA粗提取與鑒定》實驗有關;第33題與《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有關;第30題是典型的實驗探究題。綜上所述,非選擇題共九個大題中,有六題與考綱要求的二十個實驗有關,充分體現(xiàn)了生物學科的特點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
    地理:考題很“生活”
    點評人:周明松(興化楚水實驗學校高級教師,泰州地理學科負責人)
    2010年江蘇地理高考試題凸顯地理學科特色,看似平淡容易,實則柔中帶剛,綿里藏針。試題難度適中,有較好的梯度和區(qū)分度。
    1、重視地理基本知識的考查。全卷地理味很濃,自然與人文并重,重點考查了氣候、河流、自然帶、自然災害、人口、城市、農業(yè)、產業(yè)轉移、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地理主干知識??忌挥腥娴卣莆者@些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2、地理圖表多。全卷共涉及圖表22幅,圖像樣式多,而且有創(chuàng)新。包含地理分布圖、景觀圖、等值線圖、示意圖、模式圖、統(tǒng)計圖表。幾乎每道題都從圖表引入,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及變化規(guī)律,著重考查學生讀圖析圖能力,真正體現(xiàn)了“無圖不成地理”的學科特點。
    3、時代感強。地理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時代性,試卷用大量的材料和圖像資料,反映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廣泛涉獵一年來重大的熱點事件和焦點地區(qū),引導學生走向生活、關注生活、思考生活,考查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意識,如冰島火山灰、海地智利地震、上海世博會、全球氣候變暖、墨西哥灣原油泄漏、我國石油能源安全等。要求學生平時對報紙新聞要有所了解,并能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正確的地理觀點來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