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檢察人員異常行為管理辦法》解讀

字號:

檢察人員4大類26小類行為可認定異常
    工作方面:工作不認真,精力不集中,經常發(fā)生差錯,拖沓散漫,甚至貽誤工作;經常遲到早退或請假,工作時間內不假外出、脫離崗位;經常無故不參加集體學習、培訓、文體活動等;工作中情緒出現反常,接待上訪和外來辦事人員不耐煩、耍態(tài)度;將不宜公開的案情、工作內容,隨意透露給他人;對他人查辦的案件格外關注;非因工作需要,經常在辦公場所接待無關人員;經常駕駛公車辦私事;其他異常表現。
    生活方面:超出收入水平進行高消費;個人生活不嚴謹;從事與本人及家庭實際收入不相符的大額投資活動;經常借貸他人錢物,又不及時歸還,引起債務糾紛;在娛樂活動中有變相賭博行為;飲酒無節(jié)制,影響身體和工作;開車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造成不良影響或被媒體曝光;其他異常表現。
    心理方面:精神萎靡不振,影響正常工作;思想消沉,牢騷較多;喜歡打聽和傳播小道消息,有意無意搬弄是非,影響部門和同志間的團結;其他異常表現。
    待人處事方面:社會交往比較復雜,非工作關系經常與社會閑散人員或有劣跡人員來往;崇尚“哥們”義氣,法紀觀念淡漠;組織觀念、集體觀念較差;因故受到組織處理后,不能正確對待,情緒抵觸;其他異常表現。
    《甘肅省檢察機關檢察人員異常行為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日前出臺。據悉,制定專門辦法對檢察人員異常行為進行管理,在全國檢察機關尚屬首次。為此,記者走訪了甘肅省檢察院相關部門,對《辦法》出臺的始末進行了解。
    動因
    及時了解掌握檢察人員的異常思想動態(tài)及行為,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防止違紀違法問題和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異常行為是指檢察人員在工作、生活、心理和待人處事方面的非正常表現?!贬槍τ浾叩奶釂?,接受采訪的甘肅省檢察院政治部副主任穆文堯開門見山地介紹了異常行為的界定標準。
    穆文堯告訴記者,《辦法》把檢察人員異常行為界定為4大類26小類。
    穆文堯介紹,對于《辦法》的出臺甚至對是否使用“異常行為”這樣的概念,甘肅省檢察院都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和慎重的考慮。終根據《檢察官法》、《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檢察人員執(zhí)法過錯責任追究條例》、《甘肅省檢察機關績效考核辦法》和《甘肅省檢察機關談心談話制度》等法規(guī)、制度,制定了《辦法》的相關內容。
    說到《辦法》出臺的動因,穆文堯告訴記者,主要是為進一步加強甘肅省檢察機關隊伍管理,及時了解掌握檢察人員的異常思想動態(tài)及行為,有針對性地做好工作,防止違紀違法問題和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穆文堯說:“每年甘肅省召開‘兩會’,特別是人大代表審議‘兩院’報告時,甘肅省檢察機關的列席人員都認真傾聽,全程參與。社會各界對檢察干警的執(zhí)法作風、形象、能力、素質等諸多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但也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特別是個別檢察人員素質不高,徇私枉法、交通肇事、插手經濟糾紛等違紀違法現象時有發(fā)生。如何做到預防教育在先,將檢察人員日常管理的關口前移,盡量避免違紀違法現象的發(fā)生,是甘肅省檢察院黨組一直在思考的問題?!?BR>    “在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的關注多、要求多、意見多,政法干警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本科湓?,穆文堯認為,這與政法隊伍素質參差不齊,不能很好地依法行使職權有關。政法干警出現違紀違法現象,會導致一些群眾對政法機關不信任,降低了政法機關的公信度和權威性,社會影響也極為不好。
    今年年初,甘肅省檢察院有了出臺相關規(guī)定加強檢察人員特別是一線辦案人員、重點崗位人員管理的考慮。在多方調研和考察學習之后,《辦法》進入草擬階段。為了使《辦法》更全面、更具有操作性,甘肅省檢察院先后征求了17個市州檢察院和省檢察院24個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并通過2次黨組會和1次檢委會討論?!敖K是數易其稿。”穆文堯回憶說。
    7月1日,《辦法》正式出臺并下發(fā)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