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經濟法
笫二節(jié) 經濟法律關系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
經濟法主體根據經濟法律規(guī)范產生的、經濟法主體之間在國家管理與協(xié)調經濟過程中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二、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
經濟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
1、經濟法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一般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取得:法定取得、授權取得。
經濟法主體分為:
(1)國家機關(例如:某市財政局);
(2)企業(yè)(例如:某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
(3)事業(yè)單位(例如:學校、醫(yī)院、科研院所);
(4)社會團體(例如:工會、學術性團體等);
(5)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
(6)公民(公民陳某)。
【例1】下列各項中,可以成為經濟法主體的有( )。
A、某市財政局
B、工會、學術性團體
C、某公司的分公司
D、公民趙某
例1正確答案:ABCD
2、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包括經濟權利、經濟義務;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相依而存,具有相對性、對等性。
3、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1)、“物”是指可以為人們控制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和實物形態(tài)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以及貨幣和有價證券。
(2)、“經濟行為”包括經濟管理行為、生產經營行為、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為。
(3)、“非物質財富”包括知識產品和道德產品。
【例2】下列各項中,屬于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的有( )。A、完成工作行為
B、自然災害
C、經濟信息
D、戰(zhàn)爭
例2正確答案:AC
【例3】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陽光
B、房屋
C、經濟決策行為
D、空氣
例3正確答案:BC
【例4】在經濟法法律關系中,一個經濟法主體享有一定權利,必定以其他經濟法主體負有一定義務為前提。
例4正確答案:√
笫二節(jié) 經濟法律關系
一、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
經濟法主體根據經濟法律規(guī)范產生的、經濟法主體之間在國家管理與協(xié)調經濟過程中形成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二、經濟法律關系的三要素
經濟法律關系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個要素。
1、經濟法主體是指在經濟法律關系中享有一定權利、承擔一定義務的當事人或參加者;一般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取得:法定取得、授權取得。
經濟法主體分為:
(1)國家機關(例如:某市財政局);
(2)企業(yè)(例如:某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
(3)事業(yè)單位(例如:學校、醫(yī)院、科研院所);
(4)社會團體(例如:工會、學術性團體等);
(5)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
(6)公民(公民陳某)。
【例1】下列各項中,可以成為經濟法主體的有( )。
A、某市財政局
B、工會、學術性團體
C、某公司的分公司
D、公民趙某
例1正確答案:ABCD
2、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包括經濟權利、經濟義務;經濟權利和經濟義務相依而存,具有相對性、對等性。
3、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1)、“物”是指可以為人們控制的,具有一定經濟價值和實物形態(tài)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以及貨幣和有價證券。
(2)、“經濟行為”包括經濟管理行為、生產經營行為、提供一定勞務的行為和完成一定工作的行為。
(3)、“非物質財富”包括知識產品和道德產品。
【例2】下列各項中,屬于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的有( )。A、完成工作行為
B、自然災害
C、經濟信息
D、戰(zhàn)爭
例2正確答案:AC
【例3】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有( )。
A、陽光
B、房屋
C、經濟決策行為
D、空氣
例3正確答案:BC
【例4】在經濟法法律關系中,一個經濟法主體享有一定權利,必定以其他經濟法主體負有一定義務為前提。
例4正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