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 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應當向海關如實申報,交驗單證,并接受海關監(jiān)管和檢查。停留在設立海關的地點的進出境運輸工具,未經海關同意,不得擅自駛離。進出境運輸工具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的,應當符合海關監(jiān)管要求,辦理海關手續(xù),未辦結海關手續(xù)的,不得改駛境外。
【釋義】 本條是對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應當履行的義務的規(guī)定。
一、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監(jiān)督管理機關,對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和對外貿易實施海關監(jiān)管,依法履行監(jiān)管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tǒng)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yè)務等職責。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jiān)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一切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必須通過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境或者出境,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接受海關監(jiān)管。在特殊情況下,需要經過未設立海關的地點臨時進境或者出境的,必須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批準,并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所謂特殊情況,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在運輸途中因為發(fā)生機件故障或者氣候條件變化,威脅到運輸工具安全,或者發(fā)生其他需要緊急救援的情況,被迫在未設立海關的地點臨時降停、停泊或者移泊的情況等。
二、本法所稱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指用以載運人員、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各種船舶、車輛、航空器和馱畜。包括進出我國關境,在國際間運營的境內船舶和境外船舶;經我國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部門批準,專門來往于內地和香港、澳門之間,在境內注冊從事客貨運輸?shù)臋C動或者非機動的小型船舶;進出我國關境的汽車、火車(鐵路機車、客車、貨車、郵政車、行李車、發(fā)電車、守車、軌道車);從事國際航空運輸?shù)拿窈綑C和在交通不便的關境地區(qū)用于運載客貨進出境的駝、馬、驢、騾等。鑒于進出境運輸工具常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掩護走私,藏匿或者夾帶走私貨物、物品。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有效地查緝走私行為,本條對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必須履行的義務作了明確規(guī)定:
1.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必須依法向海關如實申報該運輸工具及其載運貨物、人員的真實情況,交驗載貨清單、旅客名單和海關要求提交的其他單據(jù)、證明,接受海關的監(jiān)管和檢查。如國際民航機組人員攜帶進口物品,應當以個人旅途必須或者零星自用物品為限,并報請海關檢查;國際民航機添裝燃料、油料、零備件、正常設備和供應品時,應當報請海關監(jiān)管。海關檢查進出境運輸工具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shù)綀觯⒏鶕?jù)海關要求指派人員開啟艙室、房間、車門,海關認為有走私嫌疑的,有權要求開拆可能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部位,搬移貨物、物料。海關依法執(zhí)行職務,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阻撓。
2.停留在設立海關的地點的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海關監(jiān)管的對象,駛離前必須征得海關同意,海關有權根據(jù)查驗情況決定是否準許其駛離,未經海關同意的,不得擅自駛離。
3.進出境運輸工具在我國境內,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必須接受海關關于轉關運輸?shù)囊?guī)定,承運轉關運輸貨物的運輸工具和裝備應當符合海關監(jiān)管要求。如承運轉關運輸貨物的汽車應當具有海關認可的加封設備;與車架固定一體的箱體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密封,其密封部位應當具有堅固性、可靠性;與車架固定一體的箱體沒有隱藏空隙;可以裝載貨物的一切空間都應當便于海關檢查。必要時,海關可以對運載貨物、物品施加封志,或者派員隨運輸工具執(zhí)行職務,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提供方便,并保證封志完好無損。
進出境運輸工具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必須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交驗有關單證,接受海關檢查,未辦結海關手續(xù)的,不得改駛境外或者境內未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應當遵守本條規(guī)定。進出境運輸工具不履行本條規(guī)定的義務,導致海關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監(jiān)管的,海關有權依法予以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對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應當履行的義務的規(guī)定。
一、海關是國家的進出關境監(jiān)督管理機關,對國家對外開放口岸和對外貿易實施海關監(jiān)管,依法履行監(jiān)管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征收關稅和其他稅費,查緝走私,編制海關統(tǒng)計和辦理其他海關業(yè)務等職責。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jiān)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一切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必須通過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境或者出境,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接受海關監(jiān)管。在特殊情況下,需要經過未設立海關的地點臨時進境或者出境的,必須經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機關批準,并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所謂特殊情況,是指進出境運輸工具在運輸途中因為發(fā)生機件故障或者氣候條件變化,威脅到運輸工具安全,或者發(fā)生其他需要緊急救援的情況,被迫在未設立海關的地點臨時降停、停泊或者移泊的情況等。
二、本法所稱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指用以載運人員、貨物、物品進出境的各種船舶、車輛、航空器和馱畜。包括進出我國關境,在國際間運營的境內船舶和境外船舶;經我國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部門批準,專門來往于內地和香港、澳門之間,在境內注冊從事客貨運輸?shù)臋C動或者非機動的小型船舶;進出我國關境的汽車、火車(鐵路機車、客車、貨車、郵政車、行李車、發(fā)電車、守車、軌道車);從事國際航空運輸?shù)拿窈綑C和在交通不便的關境地區(qū)用于運載客貨進出境的駝、馬、驢、騾等。鑒于進出境運輸工具常被一些不法分子用于掩護走私,藏匿或者夾帶走私貨物、物品。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有效地查緝走私行為,本條對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必須履行的義務作了明確規(guī)定:
1.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必須依法向海關如實申報該運輸工具及其載運貨物、人員的真實情況,交驗載貨清單、旅客名單和海關要求提交的其他單據(jù)、證明,接受海關的監(jiān)管和檢查。如國際民航機組人員攜帶進口物品,應當以個人旅途必須或者零星自用物品為限,并報請海關檢查;國際民航機添裝燃料、油料、零備件、正常設備和供應品時,應當報請海關監(jiān)管。海關檢查進出境運輸工具時,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shù)綀觯⒏鶕?jù)海關要求指派人員開啟艙室、房間、車門,海關認為有走私嫌疑的,有權要求開拆可能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部位,搬移貨物、物料。海關依法執(zhí)行職務,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予以配合,不得阻撓。
2.停留在設立海關的地點的進出境運輸工具是海關監(jiān)管的對象,駛離前必須征得海關同意,海關有權根據(jù)查驗情況決定是否準許其駛離,未經海關同意的,不得擅自駛離。
3.進出境運輸工具在我國境內,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必須接受海關關于轉關運輸?shù)囊?guī)定,承運轉關運輸貨物的運輸工具和裝備應當符合海關監(jiān)管要求。如承運轉關運輸貨物的汽車應當具有海關認可的加封設備;與車架固定一體的箱體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密封,其密封部位應當具有堅固性、可靠性;與車架固定一體的箱體沒有隱藏空隙;可以裝載貨物的一切空間都應當便于海關檢查。必要時,海關可以對運載貨物、物品施加封志,或者派員隨運輸工具執(zhí)行職務,運輸工具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提供方便,并保證封志完好無損。
進出境運輸工具從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駛往另一個設立海關的地點,必須依法辦理海關手續(xù),交驗有關單證,接受海關檢查,未辦結海關手續(xù)的,不得改駛境外或者境內未設立海關的地點。進出境運輸工具到達或者駛離設立海關的地點時,應當遵守本條規(guī)定。進出境運輸工具不履行本條規(guī)定的義務,導致海關無法對其實施有效監(jiān)管的,海關有權依法予以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