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拼“重點”二次復讀 三本棄讀學生成主力

字號: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郭會橋 趙莉
    眼下,我省高校招生才進入“二本”投檔階段,但“復讀”已進入部分應(yīng)屆高考生的“議事日程”。他們當中,有考試失利的落榜考生,但在上線考生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準備復讀。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多所復讀學校發(fā)現(xiàn):老牌復讀學校報名依舊火爆,“三本”學生仍是復讀主力,高分考生的人數(shù)還有所增加。
    明年我省將迎來課改后的第“新高考”,復讀似乎更多了幾分風險。面對這一情況,復讀考生出于什么樣的考慮呢?
    三本學生成復讀主力
    今年,我省普通高考報考總數(shù)為48.4768萬人,其中,往屆生有7.5747萬人,占總?cè)藬?shù)的15.6%。這意味著,約7名考生中就有1名復讀生?!霸诳荚嚪绞?jīng)]有根本性改革之前,復讀會一直存在?!睒I(yè)內(nèi)人士分析稱,不少考生希望通過復讀實現(xiàn)自己從能上大學到上好的大學的目標。
    湖北省2010年高考文科狀元嚴浩、理科狀元毛超均是復讀生,一度引發(fā)熱議。2009年,他倆雖然都過了重點線,但因沒法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選擇復讀。
    近年來,武漢市的高考復讀市場比較紅火。武漢市部分離退休高中教師,以及一些在職的公辦學校教師,都辦起復讀班,來搶這塊“蛋糕”。記者從武漢部分復讀學校獲悉,雖然復讀遭遇“新課改”,但從目前的招生情況來看,老牌復讀學校招生仍火爆。“高考成績剛出來,就有家長預訂了復讀名額,早早做好上不了理想大學就復讀的準備?!蔽錆h一所復讀學校的招辦主任聶紅芳介紹,現(xiàn)在到學校登記的學生已達1500余人,繳費的近500人,僅比去年少幾十人?!皬哪壳袄U費情況來看,三本資格線上的考生仍是主力。”“今年,由于第三批本科錄取資格線劃得‘低’,上線人數(shù)是招生計劃的2.5倍,容易導致一些460分以上的考生大膽報考熱門三本院校,也容易導致志愿扎堆,從而造成部分考生落榜。終,他們將轉(zhuǎn)而選擇復讀,那時也是復讀學校招生的一波高峰?!甭櫪蠋熃榻B,8月初是我省三本院校錄取時間,此時也是學生選擇復讀高峰?!巴甑?月3日至4日,僅兩天就會有100多人報名?!?BR>    據(jù)記者了解,北京、湖南等省實行“新高考”首年的復讀生大幅減少,甚至有復讀學校招生不足而停辦。業(yè)內(nèi)人士指出,現(xiàn)在錄取還沒有開始,我省終選擇復讀的學生人數(shù)是增是減,還無法預計。
    費用和分數(shù)均看漲
    “雖然人數(shù)略有減少,但高分人數(shù)比例比往年有所提高。”昨日,武漢一所復讀學校招辦主任聶紅芳介紹,“今年高分考生復讀比較多,我們專門編了一個班,低分都在560分以上。”
    她告訴記者,今年,在已繳費的復讀生中,理科高分為595分,文科為545分。其中,理科500分以上的有135人,495分以上的有186人。而文科500分以上的有32人,480分以上的有 73人。“隨著高招錄取工作的開始,復讀報名的第二波高潮即將來臨。今年,預計總體報名人數(shù)與去年持平。”
    聶紅芳介紹,武漢某省示范高中一學生考了659分,也想復讀,“我們都覺得他已經(jīng)考得很高了,希望他慎重考慮復讀。目前他的父母還在做其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去上將被錄取的大學?!睋?jù)了解,高分考生選擇復讀,多是因為“苛求完美”。這些學生主要分為三類情況:非清華、北大兩所學校不上;非重點高校的理想專業(yè)不讀;覺得還有提升空間,希望通過復讀考個更好的學校。此外,高分考生的學科基礎(chǔ)知識扎實,自信能夠在課改中“平穩(wěn)過渡”。
    另一所復讀學校負責人老師說,“低分學生復讀,我們已暫停招收。現(xiàn)在,我們只收理科400分以上的學生,因為從往年的經(jīng)驗來看,400分以上的成績是有效復讀成績。”
    據(jù)了解,武漢不少復讀班設(shè)置了報名門檻,一般要求在348分以上,即要達到今年的高職高專(一)錄取線。分數(shù)若太低,便要求另外交費。如有的復讀班要求,348分以下的考生,需經(jīng)過面試,還得加收4000元/生。此外,一些復讀班的價格比去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目前學費在1.2萬元—1.8萬元之間,另加上各種資料費、生活費等,一年復讀費用達到兩三萬元。
    “之所以控制復讀生的招生分數(shù),是因為高分復讀明年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績,才能提高復讀學校的知名度?!币粡妥x學校相關(guān)負責人說。對此,有關(guān)人士稱,這主要是因為讀好大學及專業(y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高考招生計劃有限,導致復讀生源增加的緣故;另一方面,一些高考復讀班為創(chuàng)“牌子”,采取尖子生免學費等方式招攬優(yōu)秀生源,而這一筆費用自然由其他復讀生承擔。
    由“拼升學”到“拼重點”
    學生復讀一年,只考了一所二本院校,思來想去覺得“不劃算”,于是選擇“二次復讀”,不同的是換了一所重點率更高的復讀學?!c往年相比,今年選擇“二次復讀”的“高五”學生有所增加。這些已復讀了一年的學生,對復讀成績不滿意,咬緊牙選擇再戰(zhàn)一年。
    昨日,記者在武漢一所規(guī)模較大的復讀學校發(fā)現(xiàn),該校今年有20多名“二次復讀”的學生,他們的高考成績多集中在理科470至520分。該校招生負責人稱,在復讀生中,這些學生的成績還算不錯,不少達到了第二批本科錄取資格線,但是到后都放棄了,因為部分學生不愿就讀二本院校(這類學校多辦在非省會城市),部分學生非一本院校不上!
    “考到一所大學,以后出來找工作要容易得多。如果畢業(yè)學校太一般,很難有競爭力。”一名打算“二次復讀”的考生說,復讀一年成績有所提升,他便覺得二次復讀應(yīng)該還有提升機會,“有第一年的復讀經(jīng)驗,第二年算不得什么!”據(jù)了解,學生選擇“二次復讀”,一些家長雖感無奈但還是遵從了孩子的意愿,他們不希望將來孩子責怪自己。一名劉姓家長說:“現(xiàn)在就業(yè)這么困難,很多單位要求學校畢業(yè)生,為子女的將來,我們也愿意讓孩子再去讀一年?!薄叭缃?,高中生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高考走向了考高。”武漢市教科院副院長朱長華表示,以往的復讀生,目標是考大學,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是想讀重點院校,“這是造成‘高五生’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成復讀生來自市外
    往年,武漢市一些落榜考生選擇到地市州的縣一中復讀,認為那里的學習氛圍好,遠離電視、網(wǎng)絡(luò)、家人,吃苦讀一年。然而現(xiàn)在,武漢市復讀學校的學生中,相當一部分來自省內(nèi)其他地市州。
    他們中有孝感高中、漢川一中、黃岡中學……昨日,記者在武漢一所復讀學校名冊中發(fā)現(xiàn),許多復讀生來自武漢市外縣市的高中。對此,該校招生負責人介紹,今年,來自武漢市外的復讀生有150人,約占總數(shù)的30%,與去年大體相當。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武漢市外的復讀生,紛紛來到武漢市一些民辦高中或新城區(qū)高中選擇復讀。對此,武漢一所高中的校長分析,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近年來,武漢高考升學率在省內(nèi)保持明顯優(yōu)勢,反映該市高中教學有較強的實力。因此,對于“考同一張試卷”的省內(nèi)考生來說,有較強的吸引力;其次,省內(nèi)考生報考政策“放寬”,允許省內(nèi)考生在漢報考。部分考生希望在武漢復讀,若能把戶口遷至武漢,希望能借此“沾光”武漢共建生計劃。
    記者在一所復讀學校招生簡章上看到,該校復讀生,統(tǒng)一在復讀學校報名參加高考;復讀生只要是武漢市戶口,同樣享受武漢市共建生計劃;武漢市外、省內(nèi)縣市戶口,可在漢高考但不享受共建生計劃。對此,武漢市招考部門有關(guān)人士透露,原則上,高考生應(yīng)回戶籍所在地報名,“但目前,省內(nèi)高考報名已基本‘打通’,本省外地考生原則上也可在漢報名參加高考?!?BR>    那么,復讀生能否享受共建生計劃?該人士稱,省招辦投檔時,以高考報名號中武漢市地區(qū)代碼為依據(jù),報名號中不是武漢市地區(qū)代碼的考生不能參加共建生錄取,與考生是否復讀沒有關(guān)系。
    復讀生:想挑戰(zhàn)“新高考”
    “雖然教材有些不同,但知識點大體相當。從外省‘新高考’情況來看,課改教材中新增的知識點,也屬于高考中的‘冷點’,考到的內(nèi)容不多、難度不大?!痹诓稍L中,多位復讀生表示,“新高考”強調(diào)學生的思維能力及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實際上,這些能力也是我們平時訓練很多的,“也想通過復讀一年,挑戰(zhàn)首屆課改后的‘新高考’?!?BR>    省特級教師周文濤表示,近年來,我省高考也在努力向新課改靠攏,一些新穎的考試形式考生都見識過。從平穩(wěn)過渡的指導思想來看,相信“新高考”在知識與能力方面不會出現(xiàn)“大變臉”。但在決定是否復讀前,學生一定要作一個自我評估:這次高考是否發(fā)揮失常?學科上明顯的“短板”在哪兒?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如何?一般而言,考試發(fā)揮失常,有明顯“短板”,心理素質(zhì)好,自控能力強的學生上升空間更大。
    在《中國教育黃皮書》中,華中師范大學考試研究院的專家對“新高考”方案進行了趨向分析,稱“新高考”考試內(nèi)容將注重“三貼近”:考試內(nèi)容與高中新課程內(nèi)容的銜接,即學什么考什么;試題進一步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注重對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考查。這一趨勢要求學生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善于活學活用。
    基于此,我們不難看出,善于活學活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考生會在“新高考”中搶得先機,這也是有意復讀的考生應(yīng)該考慮的問題。周文濤也表示,新舊教材在某些內(nèi)容上有所調(diào)整,今年復讀班的進度和強度很可能加劇,這對復讀生的要求也會更高些。
    全國優(yōu)秀校長、武漢睿升學校李水生校長則表示,盲目復讀,賭氣復讀,家長逼迫復讀的孩子可能會失算。“復讀跟走鋼絲一樣,堅持走好每一步才關(guān)鍵。但陪伴孩子復讀的日子里,家長要注意多些鼓勵少些嘮叨,用行動去給孩子心靈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