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機械鋪軌方法
(1)進行軌節(jié)組裝的方法
a.軌節(jié)組裝方式可按工程規(guī)模大小、施工單位技術裝備能力,選用活動工作臺或固定工作臺生產線。規(guī)模較大的鋪軌工程,宜選用活動工作臺生產線組裝軌節(jié)。
b.軌節(jié)生產應按鋪設計劃表進行。各工段用料規(guī)格、數量必須執(zhí)行計劃表的規(guī)定。計劃表主要內容應包括:軌節(jié)編號及鋪設里程,鋼軌類型、長度和曲線內股縮短軌縮短量,相對鋼軌接頭相錯量,軌枕種類、類型、數量和間距布置,軌枕扣件號碼或每塊墊板道釘數,曲線半徑、轉向和軌距加寬值,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的說明。軌節(jié)計劃鋪設里程應及時根據實際鋪設里程調整,并對計劃表作相應修正。
c.鋼軌連接配件和軌枕扣件應分類堆置在相應工段的生產線兩側,并在生產過程隨時補充。堆置高度不應大于1. 2m。
d.組裝軌節(jié)時,應在一軌鋼軌軌腰的內側(曲線在外軌軌腰的內側)用白油漆標示軌枕位置。
e.組裝軌節(jié)時,軌端應在前進方向一端方正。直線兩端應取齊,曲線按計算確定。
f.應做好配軌設計。
g.螺旋道釘錨固。
h.鋼軌連接配件應涂油后,成套放置在軌節(jié)前端第二、三根軌枕上,隨同軌節(jié)裝車。其他零星用料應按鋪軌計劃隨車配發(fā)。鋪軌列車應備有工地臨時急用料。
i.軌節(jié)組裝完畢,質量應經檢查。直線軌端應方正,曲線按計算錯開,允許偏差為±10mm。軌距允許偏差為±2mm。軌枕應正位,并與軌道中線垂直。軌枕中心線允許偏差:國家鐵路的正線和到發(fā)線為20mm,其他線和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軌道為30mm。
j.軌節(jié)經檢查合格后,應按軌節(jié)鋪設計劃表用色彩醒目的油漆編號存放或直接按鋪設順序編組裝車,運往工地。
k.軌節(jié)裝車不得超載超限,上下層擺正,軌端對齊。裝載后應封車加固,防止運輸途中軌節(jié)錯動。裝載層數應根據所用鋪軌機確定,并保障行車和作業(yè)安全。
(2)軌節(jié)組裝時做好配軌設計的方法
配軌設計程序:線路長度→鋪軌長度→鋼軌長度﹢預留軌縫→軌節(jié)位置。
采用相對式接頭軌道的配軌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將線路長度換算成鋪軌長度:直線地段鋪軌長度增長量,根據線路各坡度的坡度分段折算;曲線段配軌以外股為依據。鋪軌長度除根據線路各坡度的坡度分段折算外,尚應加外股比線路中線的增長量。
b.配軌時,應以鋪軌長度為依據,按鋼軌長度和預留軌縫連續(xù)計算各軌節(jié)位置。直線段終端應確定曲線始點前(或后)的鋼軌接頭到曲線始點的距離;曲線段終端應確定曲線終點前(或后)的鋼軌接頭到曲線終點的距離。
c.曲線內股縮短軌應按鐵道部現行《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相關規(guī)定布置。采用標準長度鋼軌軌道的曲線內股,應按規(guī)定選用廠制縮短軌。
d.需要調整鋼軌接頭位置或合攏口時,可插入個別短軌。調整橋上鋼軌接頭位置時,短軌應鋪在離橋臺尾l0m外。個別插入的短軌長度,國家鐵路正線軌道不得小于6m,站線和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軌道不得小于4. 5m。除兩相鄰道岔間外,不得連續(xù)插入2對以上短軌。
(3)螺旋道釘錨固應符合的要求
螺旋道釘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螺旋道釘用硫磺水泥砂漿錨固。硫磺水泥砂漿配方及配制工藝,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相關規(guī)定。
b.錨固前,軌枕預留孔內雜物和螺旋道釘上黏附物應清除干凈。螺旋道釘應干燥,其溫度宜保持在0℃以上。
c.錨固方法宜采用反錨,螺旋道釘用模具定位。錨固漿從枕底注入孔內,凝固后翻正脫模。正錨時,預留孔底部應堵塞緊密,嚴防漏漿,錨固漿從枕面注入孔內后,螺旋道釘應即左右旋轉緩慢垂直插入定位。硫磺水泥砂漿注入孔內時的溫度不得低于130℃,并應防止離析,-孔-次灌完。灌漿深度應比螺旋道釘插入孔內的長度長20mm。錨固漿頂面應與承軌槽面平,溢出的殘渣凝固后應拆除整平。
d.螺旋道釘應與承軌槽面垂直,歪斜不得大于2。。道釘中線與承軌槽面的交點,偏離預留孔中心不得大于2mm,道釘圓臺底應高出承軌槽面,但不得大于2mm。螺旋道釘的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
(4)進行軌節(jié)鋪設和道砟鋪設的方法
a.鋪軌前鋪碴:路基面(含橋梁、隧道)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預鋪道碴。作業(yè)機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運碴車輛不宜長距離頻繁行駛在基床表面上,不得破壞路基基床表層。
②道碴車輛在基床表面行駛時,應做到緩行緩停,禁止突然加速、急剎車和急速轉彎。載重運行速度宜控制在15km/h左右。
③雨天禁止車輛在基床表面上行駛。
④鋪軌前鋪碴可采用道碴攤鋪機一次攤鋪壓實成形,或采用其他布碴機配合碾壓機進行鋪設,整平壓實過程中應避免破壞路基面。
⑤鋪軌前鋪碴厚度宜為150mm,單線寬度一般為4.5m。碴面應平整,中間不應凸起。
⑥橋梁兩端各30m預鋪道碴厚度應高出橋臺擋碴墻頂面不小于50mm,并做好碴面順坡,橋上預鋪道碴厚度應高出蓋板,并與兩端橋頭碴面持平。
⑦鋪軌前鋪碴主要設備由攤鋪機或布碴機、壓實機械、自卸車、裝載機等組成。
b.軌節(jié)運輸列車在工地作業(yè)時的移動速度不得大于5km/h,并應開停及時、位置準確。
c.兩倒裝龍門應按中心距13. 8m支立在直線線路上,路基應基本水平,承壓不小于1. 5kg/cm2,兩側等高,與線路中心線對中。復線鋪軌時,應選擇線間距大于4.3m地段支立倒裝龍門吊,否則應撥道。
d.機動平車向主機喂送軌節(jié)時,應在主機后一度停車,在不影響主機作業(yè)和安全的情況下與主機聯掛、拖拉軌節(jié)。軌節(jié)拖拉宜在直線或曲線半徑較大地段進行。
e.鋪軌機主機前輪不得超越已鋪軌節(jié)前端的第三根軌枕。在下坡地段鋪軌時,應有防溜措施。
f.軌節(jié)下落接近路基面時,應配合人工穩(wěn)住軌節(jié),對準中線就位。各軌端至少上緊2個接頭螺栓,經檢查中線無誤后,繼續(xù)鋪設下排軌節(jié)。接頭螺栓應隨后及時補足,并按規(guī)定力矩上緊,同時拆除軌隙片。
g.鋪軌過程,應檢查軌節(jié)的鋪設里程與計劃是否相符。如因積累偏差或差錯可能影響前方曲線軌節(jié)布置或鋼軌接頭可能進入《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規(guī)定的禁止接頭的地點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
h.當天收工時,應將最后鋪設的軌節(jié)號,連同實際鋪設的終點里程,報告鋪軌基地。
(1)進行軌節(jié)組裝的方法
a.軌節(jié)組裝方式可按工程規(guī)模大小、施工單位技術裝備能力,選用活動工作臺或固定工作臺生產線。規(guī)模較大的鋪軌工程,宜選用活動工作臺生產線組裝軌節(jié)。
b.軌節(jié)生產應按鋪設計劃表進行。各工段用料規(guī)格、數量必須執(zhí)行計劃表的規(guī)定。計劃表主要內容應包括:軌節(jié)編號及鋪設里程,鋼軌類型、長度和曲線內股縮短軌縮短量,相對鋼軌接頭相錯量,軌枕種類、類型、數量和間距布置,軌枕扣件號碼或每塊墊板道釘數,曲線半徑、轉向和軌距加寬值,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的說明。軌節(jié)計劃鋪設里程應及時根據實際鋪設里程調整,并對計劃表作相應修正。
c.鋼軌連接配件和軌枕扣件應分類堆置在相應工段的生產線兩側,并在生產過程隨時補充。堆置高度不應大于1. 2m。
d.組裝軌節(jié)時,應在一軌鋼軌軌腰的內側(曲線在外軌軌腰的內側)用白油漆標示軌枕位置。
e.組裝軌節(jié)時,軌端應在前進方向一端方正。直線兩端應取齊,曲線按計算確定。
f.應做好配軌設計。
g.螺旋道釘錨固。
h.鋼軌連接配件應涂油后,成套放置在軌節(jié)前端第二、三根軌枕上,隨同軌節(jié)裝車。其他零星用料應按鋪軌計劃隨車配發(fā)。鋪軌列車應備有工地臨時急用料。
i.軌節(jié)組裝完畢,質量應經檢查。直線軌端應方正,曲線按計算錯開,允許偏差為±10mm。軌距允許偏差為±2mm。軌枕應正位,并與軌道中線垂直。軌枕中心線允許偏差:國家鐵路的正線和到發(fā)線為20mm,其他線和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軌道為30mm。
j.軌節(jié)經檢查合格后,應按軌節(jié)鋪設計劃表用色彩醒目的油漆編號存放或直接按鋪設順序編組裝車,運往工地。
k.軌節(jié)裝車不得超載超限,上下層擺正,軌端對齊。裝載后應封車加固,防止運輸途中軌節(jié)錯動。裝載層數應根據所用鋪軌機確定,并保障行車和作業(yè)安全。
(2)軌節(jié)組裝時做好配軌設計的方法
配軌設計程序:線路長度→鋪軌長度→鋼軌長度﹢預留軌縫→軌節(jié)位置。
采用相對式接頭軌道的配軌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將線路長度換算成鋪軌長度:直線地段鋪軌長度增長量,根據線路各坡度的坡度分段折算;曲線段配軌以外股為依據。鋪軌長度除根據線路各坡度的坡度分段折算外,尚應加外股比線路中線的增長量。
b.配軌時,應以鋪軌長度為依據,按鋼軌長度和預留軌縫連續(xù)計算各軌節(jié)位置。直線段終端應確定曲線始點前(或后)的鋼軌接頭到曲線始點的距離;曲線段終端應確定曲線終點前(或后)的鋼軌接頭到曲線終點的距離。
c.曲線內股縮短軌應按鐵道部現行《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相關規(guī)定布置。采用標準長度鋼軌軌道的曲線內股,應按規(guī)定選用廠制縮短軌。
d.需要調整鋼軌接頭位置或合攏口時,可插入個別短軌。調整橋上鋼軌接頭位置時,短軌應鋪在離橋臺尾l0m外。個別插入的短軌長度,國家鐵路正線軌道不得小于6m,站線和地方鐵路、專用鐵路、鐵路專用線軌道不得小于4. 5m。除兩相鄰道岔間外,不得連續(xù)插入2對以上短軌。
(3)螺旋道釘錨固應符合的要求
螺旋道釘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a.螺旋道釘用硫磺水泥砂漿錨固。硫磺水泥砂漿配方及配制工藝,應符合鐵道部現行《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相關規(guī)定。
b.錨固前,軌枕預留孔內雜物和螺旋道釘上黏附物應清除干凈。螺旋道釘應干燥,其溫度宜保持在0℃以上。
c.錨固方法宜采用反錨,螺旋道釘用模具定位。錨固漿從枕底注入孔內,凝固后翻正脫模。正錨時,預留孔底部應堵塞緊密,嚴防漏漿,錨固漿從枕面注入孔內后,螺旋道釘應即左右旋轉緩慢垂直插入定位。硫磺水泥砂漿注入孔內時的溫度不得低于130℃,并應防止離析,-孔-次灌完。灌漿深度應比螺旋道釘插入孔內的長度長20mm。錨固漿頂面應與承軌槽面平,溢出的殘渣凝固后應拆除整平。
d.螺旋道釘應與承軌槽面垂直,歪斜不得大于2。。道釘中線與承軌槽面的交點,偏離預留孔中心不得大于2mm,道釘圓臺底應高出承軌槽面,但不得大于2mm。螺旋道釘的抗拔力不得小于60kN。
(4)進行軌節(jié)鋪設和道砟鋪設的方法
a.鋪軌前鋪碴:路基面(含橋梁、隧道)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預鋪道碴。作業(yè)機械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運碴車輛不宜長距離頻繁行駛在基床表面上,不得破壞路基基床表層。
②道碴車輛在基床表面行駛時,應做到緩行緩停,禁止突然加速、急剎車和急速轉彎。載重運行速度宜控制在15km/h左右。
③雨天禁止車輛在基床表面上行駛。
④鋪軌前鋪碴可采用道碴攤鋪機一次攤鋪壓實成形,或采用其他布碴機配合碾壓機進行鋪設,整平壓實過程中應避免破壞路基面。
⑤鋪軌前鋪碴厚度宜為150mm,單線寬度一般為4.5m。碴面應平整,中間不應凸起。
⑥橋梁兩端各30m預鋪道碴厚度應高出橋臺擋碴墻頂面不小于50mm,并做好碴面順坡,橋上預鋪道碴厚度應高出蓋板,并與兩端橋頭碴面持平。
⑦鋪軌前鋪碴主要設備由攤鋪機或布碴機、壓實機械、自卸車、裝載機等組成。
b.軌節(jié)運輸列車在工地作業(yè)時的移動速度不得大于5km/h,并應開停及時、位置準確。
c.兩倒裝龍門應按中心距13. 8m支立在直線線路上,路基應基本水平,承壓不小于1. 5kg/cm2,兩側等高,與線路中心線對中。復線鋪軌時,應選擇線間距大于4.3m地段支立倒裝龍門吊,否則應撥道。
d.機動平車向主機喂送軌節(jié)時,應在主機后一度停車,在不影響主機作業(yè)和安全的情況下與主機聯掛、拖拉軌節(jié)。軌節(jié)拖拉宜在直線或曲線半徑較大地段進行。
e.鋪軌機主機前輪不得超越已鋪軌節(jié)前端的第三根軌枕。在下坡地段鋪軌時,應有防溜措施。
f.軌節(jié)下落接近路基面時,應配合人工穩(wěn)住軌節(jié),對準中線就位。各軌端至少上緊2個接頭螺栓,經檢查中線無誤后,繼續(xù)鋪設下排軌節(jié)。接頭螺栓應隨后及時補足,并按規(guī)定力矩上緊,同時拆除軌隙片。
g.鋪軌過程,應檢查軌節(jié)的鋪設里程與計劃是否相符。如因積累偏差或差錯可能影響前方曲線軌節(jié)布置或鋼軌接頭可能進入《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TB 10302-1996)規(guī)定的禁止接頭的地點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
h.當天收工時,應將最后鋪設的軌節(jié)號,連同實際鋪設的終點里程,報告鋪軌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