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務公告 2400—1:通報結果時的法律考慮
解釋《國際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中的第2400條標準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通報審計業(yè)務結果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本實務公告無意囊括通報結果時需要考慮的所有方面,僅提供一系列建議審計師考慮的事項。
注意:由于不同管轄范圍的要求各不相同,鼓勵內部審計師就涉及法律問題的所有事項咨詢法律顧問。本實務公告的指導內容主要依據美國的司法制度。
1.內部審計師在審計通報和工作底稿中包括與違法違規(guī)行為和其他法律問題有關的審計結果,并就此發(fā)表意見時應該非常謹慎。積極鼓勵建立處理這些事項有關的政策和程序,并與有關方面(法律顧問、稽核官員)建立緊密工作關系。
2.內部審計師應按要求收集證據、進行分析性判斷、報告結果并保證采取糾正性措施。內部審計師對于用文檔保存業(yè)務記錄的要求可能與法律顧問希望不留下任何可能不利于辯護的可發(fā)現(xiàn)證據的要求相沖突。比如,即使內部審計師開展調查的方式是正確的,所披露的事實也可能會有損組織法律顧問所經手的案子。正確的計劃和政策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即使在遇到突然披露某些事實的情況時,公司法律顧問和內部審計師也不至于發(fā)生矛盾。這些政策應包括角色的定位和通報方法,內部審計師和公司法律顧問還應該通過使管理層了解既定政策、對政策敏感性而在整個組織培養(yǎng)一種講求道德的、預防性的氣氛。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在開展可能需要對外披露或通報結果的業(yè)務時更應如此。
3.以下是保護律師—客戶保密權的四大必要因素:
溝通;
在“享有保密權的人之間”;
必須以保密形式;
目的是為客戶尋找、獲取或提供法律援助。
4.有些法院已認可一種使審計工作成果等自我批評材料免于披露的批評性自我分析的保密權??偠灾?,認可這種權力所依據的假設是:對所涉及情況的檢查結果進行保密重于大家珍視的公眾利益。一家法院曾經這樣解釋:
“自我批評分析保密權已被認可為一種使某些批評性自我評估信息免于披露的保密權。它允許個人或企業(yè)坦率地評價其遵紀守法情況,又不會產生可能在未來的訴訟中被其對手用做反擊武器的證據。這種規(guī)定的原理是這種批評性自我評估有助于強迫公眾利益服從于法律?!?BR> 5.一般說來,要應用上述保密權,經常需要滿足以下三種要求:
受此種保密權管轄的信息必須來自堅持這一權力的團體所開展的自我批評分析;
公眾必須對保護自我批評分析中所包括的信息的自由流動表示出強烈興趣;
這種信息必須屬于一旦被發(fā)現(xiàn),流動就會終止的類別。
6.如果要求獲取文件的是政府機構而不是私人起訴者,法院一般更不愿意承認自我評估保密權??梢哉J為這種態(tài)度有源于對政府有更強的利益驅動去實施法律的結果。自我評估保密權特別適用于已經建立自我管制程序的職能和活動。醫(yī)院、證券經紀人和私人會計師事務所都已建立此種程序。這些程序大多與不得不增加給經營活動的質量確認程序有關,如財務審計。
7.要根據工作—產品的規(guī)定,保護文件不會向外披露必須滿足三項要求。這些文件必須:
是某種形式的工作-產品(如:備忘錄、電腦程序);
在預料訴訟時編制;
編制方必須是律師的代理人。
8.在律師一客戶關系存在之前編制的文件不受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向律師發(fā)送在律師一客戶關系形成之前編制的文件不會在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下得到保護。此外,這條規(guī)定是有條件的。如果存在對信息的實質性需要,而且通過其他方式無法輕易獲得這種信息,那么,這些文件就不會受到工作—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比如,某公司審計委員會通過面談來確定是否進行了可疑的海外付款。除包括與已去世人員進行面談的結果的部分外,他們的報告受到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
解釋《國際內部審計專業(yè)實務標準》中的第2400條標準
本實務公告性質
在通報審計業(yè)務結果時,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建議。本實務公告無意囊括通報結果時需要考慮的所有方面,僅提供一系列建議審計師考慮的事項。
注意:由于不同管轄范圍的要求各不相同,鼓勵內部審計師就涉及法律問題的所有事項咨詢法律顧問。本實務公告的指導內容主要依據美國的司法制度。
1.內部審計師在審計通報和工作底稿中包括與違法違規(guī)行為和其他法律問題有關的審計結果,并就此發(fā)表意見時應該非常謹慎。積極鼓勵建立處理這些事項有關的政策和程序,并與有關方面(法律顧問、稽核官員)建立緊密工作關系。
2.內部審計師應按要求收集證據、進行分析性判斷、報告結果并保證采取糾正性措施。內部審計師對于用文檔保存業(yè)務記錄的要求可能與法律顧問希望不留下任何可能不利于辯護的可發(fā)現(xiàn)證據的要求相沖突。比如,即使內部審計師開展調查的方式是正確的,所披露的事實也可能會有損組織法律顧問所經手的案子。正確的計劃和政策是至關重要的,這樣,即使在遇到突然披露某些事實的情況時,公司法律顧問和內部審計師也不至于發(fā)生矛盾。這些政策應包括角色的定位和通報方法,內部審計師和公司法律顧問還應該通過使管理層了解既定政策、對政策敏感性而在整個組織培養(yǎng)一種講求道德的、預防性的氣氛。內部審計師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在開展可能需要對外披露或通報結果的業(yè)務時更應如此。
3.以下是保護律師—客戶保密權的四大必要因素:
溝通;
在“享有保密權的人之間”;
必須以保密形式;
目的是為客戶尋找、獲取或提供法律援助。
4.有些法院已認可一種使審計工作成果等自我批評材料免于披露的批評性自我分析的保密權??偠灾?,認可這種權力所依據的假設是:對所涉及情況的檢查結果進行保密重于大家珍視的公眾利益。一家法院曾經這樣解釋:
“自我批評分析保密權已被認可為一種使某些批評性自我評估信息免于披露的保密權。它允許個人或企業(yè)坦率地評價其遵紀守法情況,又不會產生可能在未來的訴訟中被其對手用做反擊武器的證據。這種規(guī)定的原理是這種批評性自我評估有助于強迫公眾利益服從于法律?!?BR> 5.一般說來,要應用上述保密權,經常需要滿足以下三種要求:
受此種保密權管轄的信息必須來自堅持這一權力的團體所開展的自我批評分析;
公眾必須對保護自我批評分析中所包括的信息的自由流動表示出強烈興趣;
這種信息必須屬于一旦被發(fā)現(xiàn),流動就會終止的類別。
6.如果要求獲取文件的是政府機構而不是私人起訴者,法院一般更不愿意承認自我評估保密權??梢哉J為這種態(tài)度有源于對政府有更強的利益驅動去實施法律的結果。自我評估保密權特別適用于已經建立自我管制程序的職能和活動。醫(yī)院、證券經紀人和私人會計師事務所都已建立此種程序。這些程序大多與不得不增加給經營活動的質量確認程序有關,如財務審計。
7.要根據工作—產品的規(guī)定,保護文件不會向外披露必須滿足三項要求。這些文件必須:
是某種形式的工作-產品(如:備忘錄、電腦程序);
在預料訴訟時編制;
編制方必須是律師的代理人。
8.在律師一客戶關系存在之前編制的文件不受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向律師發(fā)送在律師一客戶關系形成之前編制的文件不會在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下得到保護。此外,這條規(guī)定是有條件的。如果存在對信息的實質性需要,而且通過其他方式無法輕易獲得這種信息,那么,這些文件就不會受到工作—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比如,某公司審計委員會通過面談來確定是否進行了可疑的海外付款。除包括與已去世人員進行面談的結果的部分外,他們的報告受到工作一產品規(guī)定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