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釋義:第三十二條

字號:

第三十二條 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等活動,參加罷工;
    (二)貪污受賄;
    (三)徇私枉法;
    (四)刑訊逼供;
    (五)隱瞞證據(jù)或者偽造證據(jù);
    (六)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
    (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八)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
    (九)拖延辦案,貽誤工作;
    (十)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十一)從事營利性的經(jīng)營活動;
    (十二)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
    (十三)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
    【釋義】 本條是關于法官不得從事某些違法犯罪和違背職責要求的行為的禁止性規(guī)定。
    法官是代表國家依照法律對各類案件作出正確裁判的執(zhí)法工作者,這一工作性質要求法官本身必須具備優(yōu)良的品德和素質,必須做到紀律嚴明,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剛直不阿。這是保證法官依法履行職責的基本要求,也是為落實黨中央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而對法官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條規(guī)定針對我國法制建設的具體情況和當前在法官隊伍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近些年來我國在加強法官隊伍管理方面的實際做法和經(jīng)驗,明確規(guī)定了作為一名法官所不得有的行為。這些規(guī)定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有利于加強法官隊伍建設,提高法官素質,同時也有利于人民群眾對法官的監(jiān)督,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jù)本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法官不得“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不得“參加非法組織,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等活動”,不得“參加罷工”。法官是代表國家的司法工作人員,是國家法律的忠實執(zhí)行者和維護者,因此,維護國家的政治穩(wěn)定和國家的根本利益是法官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對法官政治上最基本的要求。所謂“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是指有意向他人傳播對國家名譽或形象具有侮辱、誹謗性的言論,詆毀國家聲譽,這種言論可能是口頭的,也可能是文字的?!胺欠ńM織”,既包括法律明令禁止的組織,也包括已被政府依法取締但仍然在進行活動的組織?!胺磳业募瘯?、*、*等活動”,主要是指該項活動的目的或性質是旨在*或反對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重要法律制度,如宣傳煽動*社會主義制度、*國家政權,或者抗拒國家重要法律的實施等。由于法官是行使國家司法權的主體,肩負著維護國家法制統(tǒng)一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重要使命,為了保證國家司法機關的正常運轉,本條還明確規(guī)定,法官不能參加罷工。
    本條第二項規(guī)定,法官不得有“貪污受賄”行為,《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钡谌侔耸鍡l規(guī)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狈ü僖蜇澪凼苜V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條第三項規(guī)定的“徇私枉法”,主要是指法官在其審判活動中為了謀取某些個人利益或私情而違背法律的行為,如在刑事審判活動中為了私利,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為。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徇私枉法構成犯罪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本條第四項規(guī)定的“刑訊逼供”,主要是指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為了獲得當事人的口供或者有關證人的證言,而對當事人或者證人使用暴力或者進行肉體折磨、精神折磨。這種行為不僅嚴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而且容易“屈打成招”,形成虛假的口供或證言,同時也嚴重損害了司法機關的形象和法律的尊嚴?!缎谭ā返诙偎氖邨l規(guī)定: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guī)定的傷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條規(guī)定的殺人罪定罪從重處罰。
    本條第五項規(guī)定的“隱瞞證據(jù)或者偽造證據(jù)”,主要是指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故意隱瞞與案件有關的證據(jù),如將有關證據(jù)丟棄、銷毀、刪除等,或者有意偽造證據(jù),如無中生有編造虛假證據(jù),或對原有證據(jù)進行篡改、變造等?!缎谭ā返谌倭闫邨l規(guī)定,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jù),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員犯上述罪的,從重處罰。這里應當說明的是,如果法官進行上述活動同時具有徇私枉法事實的,應當按照刑法規(guī)定的徇私枉法罪定罪處罰。
    本條第六項規(guī)定了法官不得“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審判工作秘密”?!皣颐孛堋笔侵戈P系國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間內只限一定范圍的人員知悉的事項?!侗J貒颐孛芊ā芬?guī)定:“一切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國家秘密的義務?!薄缎谭ā返谌倬攀藯l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反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guī)定,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審判工作秘密”主要是指與審判工作有關、在特定時間內不應對外公開的事項。通常情況下,在審判工作中涉及追查刑事犯罪的有關事項,按照法律規(guī)定屬于國家秘密,其他有關事項經(jīng)法定程序確定,也可以成為國家秘密。但除此之外,在審判工作中還有許多沒有被列為國家秘密的事項,為了保證審判工作的正常進行,保護有關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在一定時間內也只限于特定的人員知悉,對此法官有義務不得泄露。
    本條第七項和第八項規(guī)定,法官不得“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得“玩忽職守,造成錯案或者給當事人造成嚴重損失”。為了保證法官行使審判權,法律規(guī)定了法官在審判中的一系列職權和職責,法官有義務也有責任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正確履行職責,行使審判權,確保司法公正,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任何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的行為都是對人民利益的不負責任,都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的法制建設、對人民的利益、對當事人的利益造成損害。根據(jù)《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guī)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chǎn)、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條第九項對法官不得“拖延辦案,貽誤工作”作了規(guī)定,這主要是指法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有意或無意長期拖延,使案件得不到解決,比如有的是為了達到某些個人目的,有的是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本來完全有條件結案的而故意拖延不辦,也有的因忙于個人私事,將工作丟在一邊,嚴重影響案件的及時處理等。法官因拖延辦案、貽誤工作的,如果后果很嚴重,致使公共財產(chǎn)、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按照刑法規(guī)定的濫用職權罪或玩忽職守罪追究刑事責任。
    本條第十項規(guī)定的“利用職權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主要是指法官利用自己工作上的職權,尤其是行使審判權的條件,通過要求、暗示和接受他人提供某種利益和好處等方式為自己謀取利益。這種利益和好處,有可能是當事人提供的,有可能是其他有關的人提供的,有可能是法官本人接受了這些利益和好處,也有可能是法官的親屬、朋友或其他關系人接受了這些利益和好處。這里應說明的是:一是“謀取私利”必須是法官利用了自己工作上的職權,如果獲得利益與自己的工作職權沒有關系,不屬于這里規(guī)定的情況;二是這里規(guī)定的“謀取私利”是指貪污受賄以外的情況,如接受一些免費或廉價的娛樂活動、房屋裝修,或為自己的親朋好友安排工作等,法官如果有貪污受賄行為,則應當按照貪污受賄依法處理;三是法官在謀取私利的同時如有枉法裁判的行為,則構成徇私枉法,應按照法律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
    本條第十一項規(guī)定的“從事營利性的經(jīng)營活動”,主要是指以下幾種情況,如法官個人通過經(jīng)商、辦企業(yè)等從事第二職業(yè),或者在公司、企業(yè)等經(jīng)濟實體中兼職領取報酬,或者從事有償?shù)闹薪榛顒拥取7ü購氖聽I利性的經(jīng)營活動,不僅違背職責,而且在辦理有利害關系的案件中勢必容易產(chǎn)生腐敗,妨害司法公正,有損法官職業(yè)的純潔和尊嚴。
    本條第十二項規(guī)定的法官不得“私自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請客送禮”,是對法官廉潔自律的基本要求,也是防止腐敗的有效措施。在刑事案件中,“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代理人”包括有關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受有關當事人委托參加訴訟的訴訟代理人。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是指參加訴訟的原被告雙方,包括作為原告或被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代理人”包括有關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三種。在行政案件中,“當事人”包括作為原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以及作為被告的行政機關,“代理人”包括有關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受有關當事人委托參加訴訟的訴訟代理人。在任何案件中,當事人和代理人與案件的審理結果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利害關系或其他利益關系,法官應當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不偏不倚,秉公斷案。法官因工作需要會見當事人或代理人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如果違反規(guī)定私下會見當事人或代理人,因缺少監(jiān)督,容易出現(xiàn)各種舞弊的情況。在任何情況下,接受當事人或代理人的請客送禮,都是不允許的。
    本條第十三項規(guī)定的“其他違法亂紀的行為”,主要是指除以上十二項行為以外的其他不應有的行為。本條規(guī)定的禁止性行為,主要局限于法官履行職務當中,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但并不是說其禁止性行為就十二項。無論在工作上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法官與每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樣,還必須遵守法律和紀律的有關規(guī)定,都要遵紀守法,由于這些法律和紀律規(guī)定涉及各個方面,不可能在本條規(guī)定中一一列舉,因此本條除了在前十二項中針對法官在行使審判權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危害性較大或者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一些行為作出具體規(guī)定外,還在本項作了包容性廣泛的原則性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