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宗罪》精講-5(2)

字號:

文化面面觀
    Baptist Churches 浸信會
    浸信會(Baptist Churches,又稱浸禮會),基督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十七世紀(jì)上半葉產(chǎn)生于英國以及在荷蘭的英國流亡者中。當(dāng)時屬清教徒中的獨立派。反對給兒童行洗禮,主張教徒成年后方可受洗,且受洗者須全身浸入水中,稱為“浸禮”,故名。并主張獨立自主,反對英國國教和政府對地方教會的干涉。各地方的浸信會并不受一個中央的總會管理,而都是各自獨立、自主和自治;浸信會傳入美國后,自1836年起派傳教士來中國。1845年,美國的浸信會分裂成美南浸信會和美北浸禮會。
    信仰特色
    浸信會信仰的特色可以用七個英語短句表達(dá),而其每一句開頭的字母拼起來剛好是BAPTIST.
    Biblical authority 認(rèn)識和肯定《圣經(jīng)》的權(quán)威 浸信會以《圣經(jīng)》作為信仰和實踐的權(quán)威(若干宗派在《圣經(jīng)》之上還加上教會或是信條)。一般說來浸信會中對于特定神學(xué)立場的執(zhí)著是比較淡的。浸信會中可能有加爾文主義者(以司布真為例),也有亞米念主義者;可能有時代主義的支持者,也有恩約神學(xué)的擁護(hù)者。從歷史的觀點來看,浸會中的神學(xué)是豐富而多樣的。
    Autonomy of the local church 自主的地方教會 Priesthood of the believer 信徒皆祭司(信徒都是人人平等的)
    Two ordinances - Believer's Baptism and Symbolic Communion 兩種教會禮儀——信徒的浸禮與紀(jì)念性質(zhì)的主餐
    Individual soul liberty 人有上帝所賜的自由意志來選擇他的信仰,但人也要對自己自由意志的行使負(fù)責(zé)任
    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離
    Two offices of the church - Pastor and Deacon 牧師和執(zhí)事作為教會仆人的職位
    另一種版本:
    Beliver's baptism 信徒的浸禮
    Autonomy of the local congregation within the associational framework 自治而互助的地方會眾
    Primacy of Scripture 《圣經(jīng)》首要和卓越的地位
    True belivers only in the church 真信徒組成的教會
    Individual competency and the beliver's preisthood 在圣靈引導(dǎo)下人人都有能力認(rèn)識上帝以及人人皆祭司
    Sepe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 政教分離
    Two ordinaces 兩種教會禮儀-浸禮與紀(jì)念性質(zhì)的主餐 (baike.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