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釋義:第六十六條

字號:

第六十六條 國家完善并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
    實施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guī)定。
    【釋義】 本條是關于國家完善和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以及按照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和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規(guī)定。
    一、根據(jù)本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國家完善并實施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賠償責任制度;按照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責任由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風險的原則,建立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由于船舶事故造成較嚴重的海洋環(huán)境污染事件均與海上油類運輸有關。船舶油污事故影響面大,涉及海域面廣,對資源、生態(tài)及社會諸方面造成的損害嚴重且持久,損害所帶來的賠償數(shù)額巨大,同時,由于船東油污損害賠償責任限制的原因,油污事故的受害方往往得不到足夠合理的賠償,因此,國際社會十分重視船舶油污損害的賠償問題。幾十年來,世界各國已在重大油污事故的損害賠償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損害賠償制度與辦法。國際海事組織《1969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及其修訂后的《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和《1971年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公約》及其修訂后的《1992年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公約》進一步統(tǒng)一了世界各國的做法,確立了全球范圍的賠償制度。我國是上述兩個公約的參加國,《1992年國際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公約》已于2000年1月5日對我國生效,《1992年設立國際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公約》也已于同日對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生效。上述公約確立了“共同利益和保護環(huán)境共同責任原則”,即“船東和貨主共同承擔油污損害賠償責任原則”。而實現(xiàn)該原則的有效途徑即建立船舶油污保險和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
    二、根據(jù)本條第二款規(guī)定,實施船舶油污保險、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制度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根據(jù)我國參加的國際公約,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