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教育網(wǎng)“我的司考之路”征文——漫長自學路 艱難司考途

字號:

司考歸來,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有一位六零后考友自嘆“看來真是老了”,我突然感到自己已經是比這位自稱“老了”的考友還老了,因為我是五零后。想當年,該讀書的時候沒書讀,連看著人家讀初中都羨慕,高中更是不可望也不可及的夢想,年過半百的我全憑自學今年剛剛取得法律本科文憑,取得參加司考的資格,緊接著又跟諸位考友一起參加了今年的司考。我的心態(tài)是貴在參與,哈哈,與小我整整一輩的小后生小姑娘們同堂競技,參與本身就是樂趣。雖然查分結果只達到西藏合格分數(shù)線,有考友風趣地說西藏不是缺乏法律人才嗎?我們這些人都支援西藏去吧;雖然經歷千辛萬苦得到的只是一張無用的紙片,但這張紙片對我來說又是異常珍貴,因為我為了取得拿到這張紙片的資格,即為了取得司考報名的資格,已經整整奮斗了二十六年……
    一、花季少年過早輟學:我出身于浙中一個小縣城的農村,年輕時由于社會潮流原因過早失去了讀書的機會。記得一九六八年早春的一天,乍暖還寒,天氣陰沉,十二歲的我剛打了一籃豬草回家,母親含淚告訴我,你小學就這樣讀五年半算畢業(yè)了,他們都去讀初中了,你是沒的讀了,誰叫你投胎時不睜眼睛??!后來,父親的求情感動了好心的林老師,在我的同學們入學二個星期后,是他讓我插班就讀,給了我兩年寶貴的公社五七中學的學習機會。這兩年時間絕大多數(shù)是在上山種麥鋤番薯或挖戰(zhàn)壕掘防空洞或寫*小評論或半夜起床上水庫工地送新指示之類中度過,這就是我的學生生活。初中畢業(yè),十四歲的我是做夢也別想讀高中了,只得面朝黃土背朝天,種田割稻推車打炮,挖溝耘田砍柴挑糞,過早地加入到地球修理隊伍之中。務農八年后,偶然的機會,從廣播里聽到恢復招生考試制度的消息,我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小城街上廣告欄里貼的報紙證實了這一消息時,無盡的沖動堅定了我報名應考的決心。當二十二歲的我頂著村民們異樣的目光和風言風語,以初中文化考上中專時,還成了當時我老家公社所在地三個村里“考出去”的第一人。參加工作后,我總覺得自己該讀書的時候沒書讀,耽誤了黃金時期,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水平不夠用,就一直尋找機會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學,充實更新知識,提高文化水平。既要搞好工作,又要自考學習,還要養(yǎng)家糊口,只能考慮省錢過硬又不耽誤工作的學習方式,自考當然成了我的首選,也成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
    二、??谱钥細v盡坎坷:1984年12月,我省剛剛開始實行高教自考,我就報名了,雖然那時就對法律有些感興趣,但還沒有法律專業(yè),就報了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自考,首戰(zhàn)告捷,取得哲學單科合格證,我記得當時自考辦還專門送過喜報,我接到哲學單科證時正是女兒出生后第三天,因而我給她取了個帶“哲”字的名字。接著在1985-1986年間我取得了五門單科證,其后,由于客觀原因,生活上遭受了諸多變故,迫于生存,我不得不忍痛中止了自考。
    十五年后的2001年,我在搬家時發(fā)現(xiàn)了封存已久的那些自考單科證,以為這些東西早就過時了,拿著這些合格證到自考辦詢問是否還有效,自考辦的老師說,這些證凝聚著你的多少心血?。∵€有效的。我得知這一消息,心中又燃起已熄滅多年的自考之火,重新報名,又踏進了闊別十五年的自考考場。那時參加考試,有好幾次,監(jiān)考老師用奇怪的目光久久地審視著我,有以為我是送子女來自考的,有以為我是冒名*的,那幾年,連看書也不敢公開看,這么大年紀還讀書,生怕人家笑話,只能晚上坐在床上看。歷盡磨難,終于我在2004年12月取得自考漢語言文學專科畢業(yè)證書。
    四、 自考路上荊棘坎坷:誰都知道,自學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在漫長的26年自學路上歷盡無數(shù)艱難險阻、荊棘坎坷。就時間跨度來說,我拿到第一張自考單科證時女兒剛出生,拿到??飘厴I(yè)證時女兒已經上大學了;拿到本科畢業(yè)證時我已經晉升為外公了。不說放棄所有休息時間發(fā)憤苦讀,不說謝絕許多社交活動獨伴書卷,不說放棄若干賺錢機會甘守清貧,不說堅持無數(shù)漫漫長夜挑燈夜戰(zhàn)……就家庭來說,多年來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勵,但看著人家都投身于社會與經濟活動,唯獨我每天埋頭于書卷,有時難免也會引起妻子兒女的誤解和埋怨。就考試來說,我既有過因教材更改而不知情導致考試不理想的小小挫折,也有過報名后因工作太忙誤過考試時間的特殊經歷,還有過趕考路上車胎被扎破而造成的情況緊急,更有過進場考試突然鬧肚子忍著痛苦答題又不得不提前離開考場的煩惱……
    五、 首戰(zhàn)司考折羽而歸:取得了本科文憑的同時,剛好還能趕上2009年的司考,我非常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報考機會,馬上買來了司考教材三大本及其他輔導書,馬不停蹄地備戰(zhàn)司考,網(wǎng)上報名、現(xiàn)場確認,接著就是起早貪黑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精力去啃那幾本書。經過幾個月的艱難困苦和煎熬、經過二天十二個半小時的緊張而有序的應考,接著就進入了熱切和不安的期盼和等待之中。
    當終于等來了司考成績公布的那一天,當終于打開了司法部網(wǎng)站成績查詢窗口,當終于盼到了令我天天期盼和等待的我的司考成績顯示在電腦顯示屏上時,我傻眼了,只有280分,只夠西藏的合格分數(shù)。特別是卷四,自以為一題不漏地答過,總以為可以比其他三卷能多得幾分,反而還比其他三卷低了一大截!
    司考難,是大多數(shù)考友的共同感受,現(xiàn)在我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我走過的自考二十六年(雖然中間間隔了十五年),不可謂不長,考齡在全省乃至全國都算是長的吧,雖然路漫漫,歷經艱難困苦,也走過來了,特別是本科段,還算順利,二十二門課程中二十一門過關,只重考了一門,平均成績還達到了72分,還算可以。但經過幾個月苦心準備的首戰(zhàn)司考,卻整整比合格分數(shù)線低了80分,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一回司考的艱難以及司考失敗的感覺。
    六、 前思后想決意再戰(zhàn):首次司考失利后,是否繼續(xù)再考,著實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如就此放棄,確實感到可惜,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多年努力;要考,勢必又要放棄工作以外的一切,重新投入到毅力和耐力的馬拉松比賽中,經過反復思考,后,我還是覺得:
    首先,對于我這樣的考生,第考能得到這樣的分數(shù),也不算冤枉了。一是與我同堂競技的考友們,大多數(shù)是二三十、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我呢,年過五旬,外公級的人了;二是人家多數(shù)是從事法學專業(yè)的,我是從事非法學專業(yè)的;三是人家多數(shù)是科班出身,全日制學校的教導出來的,其中不乏法學研究生,我呢,全憑自學,既沒老師,也沒同學;四是人家多數(shù)經過司考培訓,點撥,我呢,土包子一個,沒上過任何培訓班,還是第參加司考。綜合這幾條,如果我能過關,豈不太容易?人家年輕有為的出自的法學專業(yè)考生豈不太冤?
    其次,對于我這樣的考生,今天能夠參加司考,已經很不容易了。三十多年前,一個泥腿子要參加中專招生考試,也已頂著極大的壓力,三十多年后,還要與小自己整整一輩的年輕人同堂競技,其實結果并不重要,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了。即使通過,在職期間也不可能作為第一職業(yè),不會以此謀生圖財,只不過是如有人需要,給予幫助,社會需要,做點貢獻,以體現(xiàn)人生價值與社會價值而已。所以對于結果,看得很開,能過固然好,不過也無所謂。
    再者,回首2009年的司考,雖然精力也花了不少,其實時間還相當緊張,四月份還在考自考的后一門課,通過了再緊接著準備司考,雖然買了司考輔導書和練習題,并勉強看了一遍,但好多內容還是第接觸,看了也記不住,并且因缺乏老師的輔導,根本不知什么是重點,所以造成了前三卷的不理想和卷四的失分。
    后,我還是決心重新再戰(zhàn),并準備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生活特點,參加的輔導,希望網(wǎng)校老師能夠助我一臂之力,攻下司考的堡壘,圓我一個多年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