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考點與解析:中藥鑒定學(xué)(14)

字號:

☆ ☆☆考點116:花類中藥-丁香
    [來 源] 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
    [性狀鑒別] 呈研棒狀?;ü趫A球形,花瓣4,覆瓦狀抱合,棕褐色至褐黃色,花瓣內(nèi)為雄蕊和花柱,搓碎后可見眾多黃色細粒狀的花藥。萼筒圓柱 狀,略扁,有的稍彎曲,紅棕色或棕褐色,上部有4枚三角狀的萼片,十字狀分開。質(zhì)堅而重,富油性。氣芳香濃烈,味辛辣,有麻舌感。投入水中,萼筒部垂直向 下。
    [顯微鑒別] (1)萼筒中部橫切面:①表皮細胞1列,有較厚的角質(zhì)層和氣孔。②皮層外側(cè)散有2~3列徑向延長的橢圓形油室;其下有數(shù)十個小型 雙韌維管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維管束外圍有少數(shù)中柱鞘纖維,壁厚,木化;內(nèi)側(cè)為數(shù)列薄壁細胞組成的通氣組織,有大型細胞間隙。③中心軸散有多數(shù)細小維管束。 ④薄壁細胞含細小的草酸鈣簇晶。
    (2)粉末:暗紅棕色,香氣濃郁。①纖維梭形,兩端鈍圓,壁較厚。②花粉粒眾多,極面觀呈三角形,赤道面觀雙凸鏡形,具3副合溝,角端各有一個萌發(fā)孔,無色或淡黃色。③草酸鈣簇晶極多,往往成行排列。④油室多破碎,分泌細胞界限不清,含黃色油狀物。
    [成 分] 主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丁香油酚,乙酰基丁香油酚等。
    [含量測定] 用氣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丁香酚不得少于11.0%.
    ☆ ☆☆☆考點117:花類中藥-洋金花
    [來 源] 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羅的干燥花。
    [采收加工] 4~11月花初開時采收,曬干或低溫干燥。
    [性狀鑒別] 通常皺縮成條狀。用水濕潤展平后,花萼呈筒狀,長為花冠的2/5,灰綠色或灰黃色,先端5裂,基部具縱脈紋5條,表面微具毛茸; 花冠呈喇叭狀,淡黃色或黃棕色,頂端5淺裂,裂片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顯的縱脈紋3條,兩裂片之間微凹,剖開,內(nèi)有雄蕊5枚,花絲貼生于花冠筒內(nèi),長為 花冠的3/4;雌蕊1枚,柱頭棒狀。烘干品質(zhì)柔韌,氣特異;曬干品質(zhì)脆,氣微,味微苦。
    [顯微鑒別] (1)粉末:①花粉粒呈類球形或長圓形,表面有點狀條形雕紋,自兩極向四周呈放射狀排列。②腺毛有長腺毛,頭部單細胞,柄部 2~6個細胞;短腺毛,頭部為3~5個細胞,柄1~2個細胞。③不同部位的非腺毛也不完全相同,花萼上的由1~3個細胞組成,壁具疣狀突起;花冠裂片邊緣 上的由1~10個細胞組成,微具壁疣;花絲基部粗大,由1~5個較短的細胞組成。④薄壁細胞中有細小草酸鈣砂晶、方晶及簇晶。
    [成 分] 含生物堿類。
    [含量測定] 《中國藥典》規(guī)定用中和法測定,本品于60℃干燥4小時,含生物堿以東莨菪堿計算,不得少于0.30%.
    ☆ ☆☆☆考點118:花類中藥-金銀花
    [來 源] 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或毛花柱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性狀鑒別] 忍冬:呈細長鼓錘狀、棒狀,上粗下細,稍彎曲。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貯久色漸深),密被短柔毛?;ㄝ嗑G色,細小,先端5裂,裂片有毛。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個,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個,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
    [顯微鑒別] 粉末:①花粉粒眾多,黃色,球形,外壁具細刺狀突起,萌發(fā)孔3個。②腺毛有兩種,一種頭部呈倒圓錐形,頂部略平坦,由10~30 個細胞排成2~4層,腺柄2~6個細胞;另一種頭部呈倒三角形,較小,由4~20個細胞組成,直徑30~80?m,腺柄2~4個細胞,長25~64?m, 腺毛頭部細胞含黃棕色分泌物。③非腺毛為單細胞。④薄壁細胞中含細小草酸鈣簇晶。⑤柱頭頂端表皮細胞呈絨毛狀。
    [成 分] ①含綠原酸、異綠原酸。②黃酮類成分,如木樨草素及木樨草素-7-葡萄糖苷。③揮發(fā)油類,油中主含雙花醇、芳樟醇等。④含肌醇及皂苷。
    綠原酸、異綠原酸為主要的抗菌有效成分。
    [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綠原酸不得少于1.5%.
    ☆ ☆☆考點119:花類中藥-款冬花
    [來 源] 為菊科植物款冬的干燥花蕾。
    [性狀鑒別] 藥材:呈長圓棒狀。常2~3個花序連在一起,習(xí)稱“連三朵”。上端較粗,下端漸細或帶有短梗,基部具有淺紫色的鱗片狀葉,花頭外 面被有多數(shù)魚鱗狀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紅色或淡紅色,內(nèi)表面密被白色絮狀茸毛。體輕,撕開后可見白色絲狀綿毛。氣清香,味微苦而辛。
    ☆ ☆☆考點120:花類中藥-紅花
    [來 源] 為菊科植物紅花的干燥花。
    [性狀鑒別] 為不帶子房的管狀花?;ü诩t黃色或紅色,筒部細長,先端5裂,裂片呈狹條形;雄蕊5,花藥聚合呈筒狀,黃白色;柱頭長圓柱形,頂端微分叉,微露出花藥筒外。質(zhì)柔軟。氣微香,味微苦。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黃色。
    [顯微鑒別] 粉末:①花粉粒類圓形、橢圓形或橄欖形,外壁有刺狀突起,具3個萌發(fā)孔。②花冠、花絲、柱頭碎片多見,有長管道狀分泌細胞,常位 于導(dǎo)管旁,含黃棕色至紅棕色分泌物。花冠裂片頂端表皮細胞外壁突起呈絨毛狀。③花柱表皮細胞分化成圓錐形末端較尖的單細胞毛。④薄壁細胞中偶見草酸鈣小方晶。
    [成 分] ①含黃酮類,如紅花苷、紅花醌苷及新紅花苷、蘆丁、槲皮素等。②色素類,如紅花素、紅花黃色素等。③脂肪酸,如棕櫚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④揮發(f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