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案例之不惑之年的“文明病”

字號:

嚴某,42歲,為某廠宣傳干部,能寫會畫,才華出眾。六、七年前,因參加職工大學考試,引起精神緊張,出現(xiàn)“一緊張就要上廁所大便”的毛病。從此怕出遠門,胃不好,愛感冒,自己認為體質(zhì)弱,不能出差,單位上領導同事都比較照顧他,因而精神緊張的毛病稍有好轉(zhuǎn)。
    去年六月份,嚴某患了中毒性痢疾,住院治療,搶救一天一夜,住院十天。住院期間,同病房一老人因心力衰竭需搶救,嚴某被干擾,這一夜未睡著,從此發(fā)生失眠。嚴某出院后,非常依賴愛人,雖然病已痊愈,仍不敢出門。并存在以下精神癥狀:看書看報時心理感到“鬧得慌”,從此不能看書報;吃飯有顧慮,怕再得中毒性痢疾,飯量從原來三、四兩,減少到一頓一兩;總怕家里日用品損壞,原來身體好時很能干,什么都會修,現(xiàn)在感到虛弱,什么也干不了,因而總擔心什么東西壞了修不了,為此整日小心翼翼、憂心忡忡,對愛人、孩子不斷叮囑;每晚入睡困難,常在半夜兩、三點鐘驚醒,就再也睡不著了,到四、五點鐘又迷糊睡覺,所以早上九點多才起床,仍感頭痛、昏昏沉沉。嚴某到處求醫(yī),大多數(shù)醫(yī)院診斷為“植物神經(jīng)紊亂”,檢查身體各部位無異常,但吃了許多藥,仍無好轉(zhuǎn),他自己和愛人都已八個多月未上班了。愛人若不在家,他就擔心,感到無安全感,嚴某由愛人陪同來進行心理治療。
    嚴某屬典型的抑郁型氣質(zhì),他所患的神經(jīng)癥比較復雜,有恐懼癥、抑郁癥、焦慮癥和神經(jīng)衰弱,并對自己的病喪失信心。嚴某身高1.85米,儀表堂堂,本來是個心靈手巧,能力很強的人,為什么得了一場病就變得如同小孩子,依賴愛人,并且感到自己什么都不行了呢?由于嚴某本來是好強上進的人,因病受到精神打擊,一系列精神癥狀,使他陷入心理危機,久治不愈更使他擔心、憂郁、焦慮加重。
    針對他的具體情況,心理專家采用了以下治療步驟: 
    (1)用認知療法矯正他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從而建立治愈的信心;
    (2)采用放松訓練療法,解除他精神上的緊張焦慮;
    (3)調(diào)整睡眠時間,逐步恢復規(guī)律性睡眠;
    (4)以“系統(tǒng)脫敏療法”幫助他擺脫對愛人的依賴;
    (5)通過行為療法,使他逐步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經(jīng)過以上綜合心理治療,一個月后,嚴某可以獨自去公園作健身活動兩個多小時;二個半月后,他已可以生活自理,他愛人能夠正常上班,不必在家中照顧他了;嚴某通過經(jīng)常練習繪畫和書法,恢復了專心致志做事的能力,四個月后可上半日班,半年后,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