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案例咨詢題詳解(二)

字號:

案例二
    [個案]求助者是一位十九歲,女性。中學體育教師。住居于小鎮(zhèn)。未婚。
    [主訴]在人群中不自然,不敢見人。
    [個人背景]由于父母工作關系,父母把求助者寄托在姥姥家里,求助者從小跟姥姥長大,十三歲才回到自己父母身邊。但又考到縣
    城中學讀書,住在學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和父母感情不深。
    [現(xiàn)病史]她上初中時,一男老師(有婦之夫)對她有好感,并對她有過動手動腳的行為。她原來學習很好,就是因為此老師
    的事,精神不集中,未考上高中,從此開始怕見人。以后不再和此老師來往。
    初中畢業(yè)后,在學校擔任體育老師,她的一位上級(四十多歲,有婦之夫)又對她有不軌行為。她很矛盾,認為那人不錯,喜
    歡和他交談。但又不愿與他有較深的關系,更不愿有不軌的事,但又擺脫不開,兩個月來精神癥狀加重。主要精神癥狀表現(xiàn)為不敢見人,在人群當中會顯得不自然,害怕別人會知道她內心的想法,甚至不敢和父母起看電視,唯恐被父母看出她的內心事。
    單選:11.求助者表現(xiàn)出的癥狀有( )。
    (A)錯覺
    (B)妄想
    (c)性幻想
    (D緊張焦慮
    參考答案: D
    單選:12.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屬于( )
    (A)心理不正常
    (B)心理健康
    (C)心理不健康
    (D)心理正常
    參考答案:C
    單選:13.根據(jù)目前的信息可以判斷求助者的求醫(yī)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 )。
    (A)無法確定
    (B)被動求醫(yī)
    (c)家人強迫
    (D)醫(yī)生轉介
    參考答案:A
    單選:14,下列屬于認知療法的治療技術有( )
    (A)陽性強化
    (B)暴露脫敏
    (c)災變祛除
    (D)放松訓練
    參考答案:C
    單選:15. 引發(fā)該求助者心理與行為問題的最直接原因是( )。
    (A)生活事件
    (B)生物因素
    (c)認知因素
    (D)環(huán)境因素
    參考答案:A
    單選:16.該求助者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并不包括( )。
    (A)性格因素
    (B)認知因素
    (c)環(huán)境因素
    (D)生活事件
    參考答案:C
    多選:17. 判斷正常與異常心理活動的原則是( )。
    (A)主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性
    (B)心理活動的周期性
    (c)人格相對穩(wěn)定性
    (D)精神活動的穩(wěn)定性
    參考答案:A.C.
    多選:18. 判斷該求助者是否屬于心理咨詢范圍的根據(jù)有( )。
    (A)是否有某些具有典型意義的特異行為
    (B)咨詢師的第一印象
    (c)是否符臺正常與異常的三原則
    (D)相關心理測驗的結果
    參考答案:A.C
    單選:19.該求助者以程度變化為主的情感癥狀包括( )。
    (A)憤怒
    (B)痛苦
    (c)焦慮
    (D)恐怖
    參考答案:D
    多選:20.該求助者的癥狀表現(xiàn)并不包括( )
    (A)失眠
    (B)厭食
    (c)緊張
    (D)多汗
    參考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