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技巧:作文審題審什么

字號:

摘要:掌握了各類體裁文章標題的基本規(guī)律,我們在審題時,就能準確地把握題目對體裁的要求,再按其它注意事項的要求去考慮,寫出文章起碼不會離題。
    對于命題作文而言,審題是關鍵的一環(huán)。
    審題就是在動筆之前,對作文題目做一番研究,徹底弄清題目含義。即認真分析題目的意義和要求,從而決定文章的體裁、選材范圍、中心思想及寫作方法等等。
    初中學生的寫作練習和中考作文大都是命題作文,只不過題目的形式多種多樣罷了。
    有的題目會明確地提出字數(shù)和體裁要求。如:《路旁小事》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颉哆@樣做對嗎?》請寫一篇600字左右,議論為主的文章。這種題目,只需看清題目要求。
    有的題目只給一個范圍。比如:《我的……》、《有趣的……》或"人各有長處短處。請通過一件或幾件事寫出自己的一個長處或短處。"像這種題目,在審題時就需要多用腦了,選擇什么材料?寫多少字?表達什么樣的主題?……
    還有的可能給你一幅畫或一組畫,也許是一篇短文。讓你看后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
    盡管題目是五花八門的,但命題卻是有它一定的規(guī)律的,掌握了命題規(guī)律,審題就容易多了。
    下面我們分別從不同文體的命題方式來研究它的規(guī)律。
    1.記敘文的命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用文章記敘的主要人物的名字命題。如:《哥白尼》、《祖沖之》。
    (2)用文章記敘的主要事件做標題。如:《草地晚餐》、《分馬》。
    (3)用文章記敘的事件命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挖薺菜》。
    (4)用記敘的事件發(fā)生的時間或地點做標題。如:《老山界》、《故鄉(xiāng)》。
    (5)用人物和事件作標題。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6)帶有明顯詞語表明是記敘文的。如:《桃花源記》、《菜園小記》、《記一輛紡車》。
    總之,記敘文的題目或標明時間,或標明地點,或標明人物、事件,或帶有"記"字。
    2.說明文的命題方式主要有兩種
    (1)用說明對象做標題。如《中國石拱橋》、《雄偉的人民大會堂》、《蘇州園林》。
    (2)用重點說明的內(nèi)容做標題。如:《統(tǒng)籌方法》、《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3.議論文的命題方式主要有兩種
    (1)用文章議論的問題做標題。如:《談骨氣》、《論雷峰塔的倒掉》、《捕蛇者說》。
    (2)用文章所提出的中心論點做標題。如:《反對自由主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另外,議論文的標題也常常帶有明顯的詞語標志,像"論、談、說、議、評"等字或"……的啟示"、"……想到……"。
    掌握了各類體裁文章標題的基本規(guī)律,我們在審題時,就能準確地把握題目對體裁的要求,再按其它注意事項的要求去考慮,寫出文章起碼不會離題。但以下兩種情況需在審題時格外用心。
    (1)題目較長,提出要求較多的。如:《我經(jīng)歷過的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審題時可發(fā)現(xiàn),這題目有四點要求:<1>要求必須寫我。<2>要寫出經(jīng)歷過的事情和感情、體會。<3>是一段生活,而不能只是一天中的一件事。<4>這段生活必須是有意義的。
    雖然題目長、框框多,只要細心推敲就能弄清它的范圍,辨明題意、打開視野、展開聯(lián)想——可以是小學時代生活,可以是夏令營里生活,可以是課外小組的活動……
    (2)再就是意兼雙關,具有象征意義的題目。如:《腳印》、《足跡》、《路》、《晨》、《春》、《燈光》……
    對于這種題目,首先應研究這個詞的本義,再考慮它象征性的含義。比如《路》,從字面意義看,可以指任何一條供人行走的路,像山上的小路,門前的馬路、上學的路、村旁的路……這樣看,就要與路上發(fā)生的事聯(lián)系起來,寫出那件有意義的事來。若從象征意義去分析,往往可以聯(lián)想到"人生之路"、"奮斗之路"、"青春之路"等等,那就可以扣?。⑷沃囟愤h"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等主題去發(fā)揮。
    總之,學會審題,具備審題能力是寫好作文的關鍵。這是要認真訓練的。
    參考練習:
    (一)比較下列兩組作文題,指出不同點來。
    1.a(chǎn).我們的語文老師
    b.我所希望的語文老師
    c.我和語文老師
    2.a(chǎn).為老師說句話
    b.讓老師說句話
    c.對老師說句話
    (二)請指出下列各題所提出的要求、范圍、并判斷文體。
    1.校園里發(fā)生的一件事
    2.評"丟個饅頭算什么"
    3.人民英雄紀念碑
    4.春
    5.我喜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