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紫蘇
性味 甘辛、微溫、有小毒。
歸經(jīng) 入肺、脾。
功效 發(fā)汗散寒,溫胃和中,止痛下氣。
主治 風寒頭痛,肢節(jié)疼痛,寒瀉。
禁忌 氣虛或汗多者少用之。
說明 紫蘇有兩種,其中一種葉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種鮮紫蘇葉和嫩姜搗爛加鹽拌白切豬肉,白切鴨肉食用;或用鮮紫蘇葉加大蒜頭,食鹽搗爛為涼拌菜食用。有行氣健胃,幫助消化,發(fā)汗祛寒之作用。
驗方參考
1、紫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治寒瀉。
2、紫蘇葉60克,煎濃汁當茶飲,或加姜汁十滴調(diào)服,可解食魚、鱉中毒。
3、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對子宮下垂有療效。
炮制方法
一、凈制 除去雜質(zhì)及老梗(《藥典85》)。
二、切制 噴淋清水,切碎,干燥(《藥典85》)。
性味 甘辛、微溫、有小毒。
歸經(jīng) 入肺、脾。
功效 發(fā)汗散寒,溫胃和中,止痛下氣。
主治 風寒頭痛,肢節(jié)疼痛,寒瀉。
禁忌 氣虛或汗多者少用之。
說明 紫蘇有兩種,其中一種葉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種鮮紫蘇葉和嫩姜搗爛加鹽拌白切豬肉,白切鴨肉食用;或用鮮紫蘇葉加大蒜頭,食鹽搗爛為涼拌菜食用。有行氣健胃,幫助消化,發(fā)汗祛寒之作用。
驗方參考
1、紫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治寒瀉。
2、紫蘇葉60克,煎濃汁當茶飲,或加姜汁十滴調(diào)服,可解食魚、鱉中毒。
3、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對子宮下垂有療效。
炮制方法
一、凈制 除去雜質(zhì)及老梗(《藥典85》)。
二、切制 噴淋清水,切碎,干燥(《藥典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