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試形式
過去是三個部分,短對話,長對話,講座,選擇題,不可以記筆記.可以提前看題,可以回去修改.
2-3 conversations (5questions)
4-6 lectures (6 questions)
可以記筆記,不可以提前看題,不可以回去修改
2. 考試時間:
如果正??荚嚂r2個對話加4個講座,如果遇到加試會有多余的1個對話和2個講座.
正常時間為60分鐘加試為90 分鐘
3. 考試內容
Conversations and lectures
4-6 分鐘考察真實的課堂語言,包括老師走題,講的笑話,學生老師之間的互動,對于某個問題的詳細解釋.體現的是真正生活中的口語,有自我糾正,重復,也有正常的停頓,猶豫.考試時可以記筆記,但是不可以提前看題.
對話分為兩種:
Office hour教授的面談時間,包括要求延期交作業(yè),考試沒考好的問題,具體詢問某個問題
Service encounter 學校的各項學生服務,包括租房服務,心里咨詢,找工作等.
Student interaction
每個對話有5個問題
講座涉及到上課的真實情景,涵蓋很多專業(yè),包括arts, life science, phys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但是不需要知道背景知識,只學要知道教授講授的主題,講授的方式,講授的順序,舉例子的目的,某些話的言外之意,以及一些內容的基本信息.
考試的題型有多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排序題,搭配題,圖形題,
每段錄音至少有一個題會涉及到重新播放錄音再回答問題.
5.聽力問題的類型:
第一部分:basic comprehension 50%
1. Gist-content 主旨內容mainly talk about, mainly discuss
2. gist-purpose 主旨目的aims to, proposes to
3. details 細節(jié)
第二部分:praGMATic understanding 25%
4. 理解所說過的某句話的意思或作用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of what is said),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this? 通常涉及一個部分,會有錄音重放.
理解說話人的態(tài)度understanding the speaker's attitude:
Confused, confident, frustrated
第三部分:connecting information questions 25%
5.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結構理解
更多出現在講座場景中,常見的組織講座的順序:chronologically, from least to most complex, compare, contrast
6. connecting content 關聯(lián)題
? What is the likely outcome of doing procedure X before procedure Y?
?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about X?
可能會要求填表,把事件按類別填入表格,寫清某些專門用詞(term)的意思,還有可能要求排列出一個過程的各個步驟.
7. making inference 需要根據所提供的一個事實得出一個結論
infer
imply
過去是三個部分,短對話,長對話,講座,選擇題,不可以記筆記.可以提前看題,可以回去修改.
2-3 conversations (5questions)
4-6 lectures (6 questions)
可以記筆記,不可以提前看題,不可以回去修改
2. 考試時間:
如果正??荚嚂r2個對話加4個講座,如果遇到加試會有多余的1個對話和2個講座.
正常時間為60分鐘加試為90 分鐘
3. 考試內容
Conversations and lectures
4-6 分鐘考察真實的課堂語言,包括老師走題,講的笑話,學生老師之間的互動,對于某個問題的詳細解釋.體現的是真正生活中的口語,有自我糾正,重復,也有正常的停頓,猶豫.考試時可以記筆記,但是不可以提前看題.
對話分為兩種:
Office hour教授的面談時間,包括要求延期交作業(yè),考試沒考好的問題,具體詢問某個問題
Service encounter 學校的各項學生服務,包括租房服務,心里咨詢,找工作等.
Student interaction
每個對話有5個問題
講座涉及到上課的真實情景,涵蓋很多專業(yè),包括arts, life science, physic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但是不需要知道背景知識,只學要知道教授講授的主題,講授的方式,講授的順序,舉例子的目的,某些話的言外之意,以及一些內容的基本信息.
考試的題型有多項選擇題,單項選擇題,排序題,搭配題,圖形題,
每段錄音至少有一個題會涉及到重新播放錄音再回答問題.
5.聽力問題的類型:
第一部分:basic comprehension 50%
1. Gist-content 主旨內容mainly talk about, mainly discuss
2. gist-purpose 主旨目的aims to, proposes to
3. details 細節(jié)
第二部分:praGMATic understanding 25%
4. 理解所說過的某句話的意思或作用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 of what is said),why does the professor mention this? 通常涉及一個部分,會有錄音重放.
理解說話人的態(tài)度understanding the speaker's attitude:
Confused, confident, frustrated
第三部分:connecting information questions 25%
5.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 結構理解
更多出現在講座場景中,常見的組織講座的順序:chronologically, from least to most complex, compare, contrast
6. connecting content 關聯(lián)題
? What is the likely outcome of doing procedure X before procedure Y?
? What does the professor imply about X?
可能會要求填表,把事件按類別填入表格,寫清某些專門用詞(term)的意思,還有可能要求排列出一個過程的各個步驟.
7. making inference 需要根據所提供的一個事實得出一個結論
infer
imp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