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消化性潰瘍藥
Drugs for Peptic Ulcers
消化性潰瘍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藥,發(fā)病率約10%,男>女
為多因素所致疾病,其機制未完全明了。
認為:是由于“攻擊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作用增強,而“防御因子”(如胃粘液、HCO3-的分泌和胃粘膜)受損所致。
分類:
1、 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
2、 胃粘膜保護藥
3、 抗幽門螺旋桿菌藥
抗酸藥 Antacids
為一類能中和胃酸,↓胃內(nèi)PH的弱堿性無機化合物。
理想的抗菌藥應作用持久,不吸收,不產(chǎn)氣,不致腹瀉和便秘,對胃粘膜及潰瘍面有保護和收斂作用。單個藥很難滿足上述標準,常用復方制劑。
抗酸藥與H2阻斷劑聯(lián)合用,效更好。
常用藥物有:
氫氧化鋁 aluminum hydroxide
氫氧化鎂 magnesium hydroxide
三硅酸鎂 magnesium trislicate
碳酸鈣 calcium carbonate
碳酸氫鈉 sodium bicarbonate
抑制胃酸分泌藥
胃酸主要由壁C分泌,并受迷走神經(jīng)、促胃液素和組胺的調(diào)劑;
是誘發(fā)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因素。
壁細胞膜上H2組胺受體、M膽堿受體、促胃液素受體與胃酸分泌有關(guān),其共同途徑是激活H+—K+—ATP酶(質(zhì)子泵)
包括:1、H2受體阻斷藥;
2、M受體阻斷藥;
3、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4、H+—K+—ATP酶抑制藥;
H2受體阻斷藥
藥理作用:壁細胞H2受體激活后→C內(nèi)CAMP↑→激活H+—K+—ATP酶→促進胃酸分泌。
抑制H2受體:①基礎胃酸,夜間胃酸分泌均↓;
②抑制促胃液素及M受體興奮藥引起的胃酸分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也↓。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臨床應用:
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促胃液素分泌瘤。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5%。
1、 一般:頭痛、頭暈、腹瀉便秘、脫發(fā)等。
2、 C.N.S:焦慮、定向障礙、幻覺;
3、 內(nèi)分泌:抗雄激素,促催乳素分泌作用;
4、 其它:心動過緩、肝、腎損害,WBC↓;
5、 肝藥酶抑制作用。
雷尼替丁 ranitidine
特點:1、強,為西咪替丁的4-10倍;
2、對肝藥酶抑制作用輕;
3、治療量不改變血催乳素、雄激素濃度。
法莫替丁 famotidine
特點:1、更強,為西咪替丁的40-50倍;
雷尼替丁的7-10倍。
2、不抑制肝藥酶;
3、對內(nèi)分泌無不良影響;
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8%
尼扎替丁 nigatidine 同雷尼替丁
羅沙替丁 roxatidine
M受體阻斷藥
哌侖西平 pirenzepine
藥理作用:可能是阻斷了迷走神經(jīng)的傳導;
小劑量即可抑制胃酸分泌;
大劑量可影響唾液、腸道動力;
同時可影響胃蛋白酶的分泌。
臨床應用: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應激性潰瘍,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也有一定作用;
緩解癥狀作用不如H2阻斷藥。
不良反應:
輕、大劑量可有阿托品樣反應。
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丙谷胺 proglumide
為氨基酸衍生物,化構(gòu)與促胃液素、縮膽囊素兩種肽的終末段結(jié)構(gòu)相似。為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抑制胃酸分泌,↑胃粘液的己糖胺量→↑胃粘膜屏障作用→促進潰瘍愈合。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 效果不理想,少用。
H-—K-—ATP酶抑制藥
H-—K-—ATP酶又稱質(zhì)子泵(H+泵)
由α、β兩個亞單位組成。
α亞單位由1033—1034個AA組成
β亞單位由300個AA組成 形成二聚體,有轉(zhuǎn)運離子的作用。
酶合成后貯于壁C的管狀囊泡和分泌管上→有H+、Mg2+、ATP→H-—K-—ATP酶被磷酸化→H-從壁C內(nèi)轉(zhuǎn)移到胃內(nèi),K+從胃內(nèi)轉(zhuǎn)移到壁C內(nèi)→胃酸分泌。
作用于該酶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強大,該酶是多種胃酸分泌刺激最后的效應環(huán)節(jié)。
奧美拉唑 Omeprezole
該藥能選擇性的濃集于壁C膜分泌小管系統(tǒng)與壁C H+—K+—ATP酶不可逆結(jié)合并滅活該酶→抑制基礎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
對促胃液素、組胺、Ach、食物等刺激胃酸分泌的諸因素也有抑制作用。
24h胃酸分泌抑制率達95%;
清晨口服20mg可控制胃內(nèi)PH在3以上達16—18h;
大劑量可導致無酸狀態(tài);
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抗菌作用。
體內(nèi)過程:
生物利用度15%
主要由肝臟代謝 代謝產(chǎn)物80%由腎排泄
T1/2:30-60h
臨床應用:
良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術(shù)后潰瘍、返流性食道炎、應激性潰瘍、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
返流性食道炎有效率達75—8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約3%
1、 一般;
2、 皮疹、外周神經(jīng)炎、性H紊亂;少數(shù)
3、 偶見 W.B.C↓,肝損;
連續(xù)用藥不少于8周。
蘭索拉唑lansopragole
泮托拉唑 pantopragole
雷貝拉唑 rebepragole
三.胃粘膜保護藥
胃粘膜屏障包括:細胞屏障
粘液—HCO3-鹽屏障。
能防止有害因子損傷胃粘膜(導致出血、糜爛、壞死等),粘膜上皮能迅速重建和再生,有修復作用。
屏障功能受損可導致潰瘍。
米索前列醇 misoprostol
為前列腺素衍生物,由胃粘膜產(chǎn)生的前列腺素E
可刺激胃粘液、HCO3-鹽分泌→維持粘膜細胞完整性。
改善粘膜血液循環(huán) 保護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
①抑制基礎胃酸分泌;
②抑制H.A、促胃液素,食物刺激所致胃酸分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
在動物中發(fā)現(xiàn)小量給藥可預防阿司匹林等所致出血、潰瘍或壞死;
有較強的保護作用。
臨床應用: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所致出血;
非甾體抗炎藥所致胃粘膜損傷,潰瘍、防止復發(fā)。
不良反應:
輕,腹部不適。
興奮子宮,致流產(chǎn),孕婦禁用。
治療消化性潰瘍藥
Drugs for Peptic Ulcers
消化性潰瘍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藥,發(fā)病率約10%,男>女
為多因素所致疾病,其機制未完全明了。
認為:是由于“攻擊因子”(如胃酸、胃蛋白酶、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作用增強,而“防御因子”(如胃粘液、HCO3-的分泌和胃粘膜)受損所致。
分類:
1、 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
2、 胃粘膜保護藥
3、 抗幽門螺旋桿菌藥
抗酸藥 Antacids
為一類能中和胃酸,↓胃內(nèi)PH的弱堿性無機化合物。
理想的抗菌藥應作用持久,不吸收,不產(chǎn)氣,不致腹瀉和便秘,對胃粘膜及潰瘍面有保護和收斂作用。單個藥很難滿足上述標準,常用復方制劑。
抗酸藥與H2阻斷劑聯(lián)合用,效更好。
常用藥物有:
氫氧化鋁 aluminum hydroxide
氫氧化鎂 magnesium hydroxide
三硅酸鎂 magnesium trislicate
碳酸鈣 calcium carbonate
碳酸氫鈉 sodium bicarbonate
抑制胃酸分泌藥
胃酸主要由壁C分泌,并受迷走神經(jīng)、促胃液素和組胺的調(diào)劑;
是誘發(fā)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因素。
壁細胞膜上H2組胺受體、M膽堿受體、促胃液素受體與胃酸分泌有關(guān),其共同途徑是激活H+—K+—ATP酶(質(zhì)子泵)
包括:1、H2受體阻斷藥;
2、M受體阻斷藥;
3、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4、H+—K+—ATP酶抑制藥;
H2受體阻斷藥
藥理作用:壁細胞H2受體激活后→C內(nèi)CAMP↑→激活H+—K+—ATP酶→促進胃酸分泌。
抑制H2受體:①基礎胃酸,夜間胃酸分泌均↓;
②抑制促胃液素及M受體興奮藥引起的胃酸分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也↓。
西咪替丁 Cimetidine
臨床應用:
消化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促胃液素分泌瘤。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5%。
1、 一般:頭痛、頭暈、腹瀉便秘、脫發(fā)等。
2、 C.N.S:焦慮、定向障礙、幻覺;
3、 內(nèi)分泌:抗雄激素,促催乳素分泌作用;
4、 其它:心動過緩、肝、腎損害,WBC↓;
5、 肝藥酶抑制作用。
雷尼替丁 ranitidine
特點:1、強,為西咪替丁的4-10倍;
2、對肝藥酶抑制作用輕;
3、治療量不改變血催乳素、雄激素濃度。
法莫替丁 famotidine
特點:1、更強,為西咪替丁的40-50倍;
雷尼替丁的7-10倍。
2、不抑制肝藥酶;
3、對內(nèi)分泌無不良影響;
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8%
尼扎替丁 nigatidine 同雷尼替丁
羅沙替丁 roxatidine
M受體阻斷藥
哌侖西平 pirenzepine
藥理作用:可能是阻斷了迷走神經(jīng)的傳導;
小劑量即可抑制胃酸分泌;
大劑量可影響唾液、腸道動力;
同時可影響胃蛋白酶的分泌。
臨床應用: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應激性潰瘍,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也有一定作用;
緩解癥狀作用不如H2阻斷藥。
不良反應:
輕、大劑量可有阿托品樣反應。
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丙谷胺 proglumide
為氨基酸衍生物,化構(gòu)與促胃液素、縮膽囊素兩種肽的終末段結(jié)構(gòu)相似。為促胃液素受體阻斷藥。
抑制胃酸分泌,↑胃粘液的己糖胺量→↑胃粘膜屏障作用→促進潰瘍愈合。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 效果不理想,少用。
H-—K-—ATP酶抑制藥
H-—K-—ATP酶又稱質(zhì)子泵(H+泵)
由α、β兩個亞單位組成。
α亞單位由1033—1034個AA組成
β亞單位由300個AA組成 形成二聚體,有轉(zhuǎn)運離子的作用。
酶合成后貯于壁C的管狀囊泡和分泌管上→有H+、Mg2+、ATP→H-—K-—ATP酶被磷酸化→H-從壁C內(nèi)轉(zhuǎn)移到胃內(nèi),K+從胃內(nèi)轉(zhuǎn)移到壁C內(nèi)→胃酸分泌。
作用于該酶而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強大,該酶是多種胃酸分泌刺激最后的效應環(huán)節(jié)。
奧美拉唑 Omeprezole
該藥能選擇性的濃集于壁C膜分泌小管系統(tǒng)與壁C H+—K+—ATP酶不可逆結(jié)合并滅活該酶→抑制基礎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
對促胃液素、組胺、Ach、食物等刺激胃酸分泌的諸因素也有抑制作用。
24h胃酸分泌抑制率達95%;
清晨口服20mg可控制胃內(nèi)PH在3以上達16—18h;
大劑量可導致無酸狀態(tài);
對幽門螺旋桿菌有抗菌作用。
體內(nèi)過程:
生物利用度15%
主要由肝臟代謝 代謝產(chǎn)物80%由腎排泄
T1/2:30-60h
臨床應用:
良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術(shù)后潰瘍、返流性食道炎、應激性潰瘍、急性胃粘膜出血、促胃液素瘤;
返流性食道炎有效率達75—85%。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約3%
1、 一般;
2、 皮疹、外周神經(jīng)炎、性H紊亂;少數(shù)
3、 偶見 W.B.C↓,肝損;
連續(xù)用藥不少于8周。
蘭索拉唑lansopragole
泮托拉唑 pantopragole
雷貝拉唑 rebepragole
三.胃粘膜保護藥
胃粘膜屏障包括:細胞屏障
粘液—HCO3-鹽屏障。
能防止有害因子損傷胃粘膜(導致出血、糜爛、壞死等),粘膜上皮能迅速重建和再生,有修復作用。
屏障功能受損可導致潰瘍。
米索前列醇 misoprostol
為前列腺素衍生物,由胃粘膜產(chǎn)生的前列腺素E
可刺激胃粘液、HCO3-鹽分泌→維持粘膜細胞完整性。
改善粘膜血液循環(huán) 保護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
①抑制基礎胃酸分泌;
②抑制H.A、促胃液素,食物刺激所致胃酸分泌;
③胃蛋白酶分泌↓。
在動物中發(fā)現(xiàn)小量給藥可預防阿司匹林等所致出血、潰瘍或壞死;
有較強的保護作用。
臨床應用:
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所致出血;
非甾體抗炎藥所致胃粘膜損傷,潰瘍、防止復發(fā)。
不良反應:
輕,腹部不適。
興奮子宮,致流產(chǎn),孕婦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