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級建筑師:聲音的基本性質(zhì)

字號:

聲音的基本性質(zhì)
    聲音來源于振動的物體。輻射聲音的振動物體稱為“聲源”。聲源要在彈性介質(zhì)中發(fā)聲并向外傳播。聲波是縱波。
    (1)人耳所能聽到的聲波的頻率范圍為20~20000Hz,稱為可聽聲。低于20Hz的聲音稱為次聲;高于20000Hz的聲音稱為超聲。次聲與超聲不能使人產(chǎn)生聲音的感覺。
    (2)室溫下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聲速c,波長λ和頻率f有如下關系:
     (3—1)
    頻率為100~10000Hz的聲音的波長為3.4~0.034m。這個波長范圍與建筑物室內(nèi)構件的尺度相當,在室內(nèi)聲學中,對這一頻段的聲波尤為重視。
    (3)頻帶:將聲音的頻率范圍劃分為若干個區(qū)段,稱為頻帶。每個頻帶有一個上限頻率f1和一個下限頻率f2,帶寬就為f1-f2。每一頻帶以其中心頻率fc標度,。建筑聲學設計和測量中常用的有倍頻帶和1/3倍頻帶;在倍頻帶分析中,上限頻率是下限頻率的兩倍,即fl=2f2;在1/3倍頻帶分析中,。在可聽聲范圍內(nèi),倍頻帶及1/3倍頻帶的劃分及其中心頻率如表3—1所示。表中第一行為1/3倍頻帶中心頻率,第二行為倍頻帶中心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