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綜合輔導:人工挖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及質量驗收要點(2)

字號:

5、鋼筋籠的制作與質量驗收:
    5.1 鋼筋進場要驗收,要有質保單,并要求作力學性能試驗和焊接試驗,合格后才能啟用。
    5.2 焊條要有質保單,型號要與鋼筋的性能相適應。
    5.3 鋼筋籠制作嚴格按設計加工,主筋位置用鋼筋定位支架控制等分距離。主筋間距允許偏差±10mm;箍筋或螺旋筋螺距
    允許偏差±20mm;鋼筋籠直徑允許偏差±10mm;鋼筋籠長度允許偏差±50mm.
    5.4 加頸箍宜設在主筋外側,以加強對鋼筋籠的箍子作用,且不會增加施工難度,主筋一般不設彎鉤。
    5.5 鋼筋籠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前需再檢查孔內的情況,以確定孔內無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wěn)、 緩慢、順直,避免碰撞孔壁,嚴禁墩籠、扭籠。
    5.6 注意鋼筋籠的標高,到達設計位置后應采用工藝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鋼筋籠下沉或受混凝土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
    5.7 鋼筋保護層的厚度為無護壁時70mm、砼護壁時35mm.保護層用水泥砂漿塊制作,當無砼護壁時嚴禁用粘土磚或短鋼筋頭代替(磚吸水、短鋼筋頭銹蝕后會引起鋼筋籠銹蝕的連鎖反應)。墊塊每1.5-2m一組,每組3個,圓周上相距120°,每組之間呈梅花形布置。保護層的允許偏差為±10mm.
    5.8 當成孔深度與設計深度不同時,鋼筋籠長度也宜隨之變化,但摩擦樁的鋼筋籠長度可不變。
    6 砼灌注施工:
    6.1 檢查成孔質量合格后應盡快灌注砼。在灌注砼前,應進行清孔工作,要求孔壁、孔底必須清理干凈,孔底無浮渣,孔壁無松動??椎壮猎穸葢隙顺袠??50mm、摩擦端承樁和端承摩擦樁??100mm、摩擦樁??300mm.
    6.2 當有地下水而滲水量不大時,則應抽除孔內積水后,用串筒法灌注砼,串筒末端離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砼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實。如果滲水量過大,積水過多不便排干,則應用導管法水下灌注砼。
    6.3 砼的粗骨料可選用碎石或卵石,其粒徑不宜大于50mm,并不大大于主筋凈距的1/3.
    6.4 堅持按配合比投料,砼坍落度不宜過大,以5-8cm為宜,每50cm為一層及時振搗,砼灌注要保持連續(xù)。坍落度損失大于5cm/h時,要調整配比。
    6.5 砼拌合料質量控制,每盤砼的拌和時間不得少于90秒,開始攪拌時必須做一次坍落度檢測,調整好流動性,且具有較好的粘聚性,灌注時作坍落度損失的觀察,以指導砼配合比的調整,拌好的砼應立即使用,有離析現象嚴禁灌入樁孔。
    6.6 注意樁頭砼的標高,應適當超出設計標高,以保證在鑿除浮漿層后,樁頭進入承臺內50~100mm.
    6.7 樁身砼必須留有試件,對直徑大于1m的樁,每根樁應有1組試塊,且每100m3砼及每個灌注臺班不得少于1組,每組3件,試件的制作必須客觀真實,嚴禁“開小灶”。
    6.8 氣溫高于30℃時注意緩凝,氣溫低于0℃時注意抗凍。
    7、成樁質量檢驗:
    7.1 砼試塊強度的質量檢驗和樁身動檢,樁身動檢包括大應變和小應變,可測出樁長、縮徑、擴徑、斷樁及可估算出砼強度,質量檢驗和樁身動檢必須合格。
    7.2 建議有條件的按1~2%抽樣,按慢速維持荷載法做豎向靜荷載試驗,必須滿足設計要求。
    8、保證質量的其它要點:
    8.1 砼灌注過程中必須實行旁站,全員、全過程控制,嚴格把關。
    8.2 要及時跟蹤檢驗,及時評定質量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