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公證暫行條例第十六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申請公證,應當親自到公證處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如果委托別人代理申請,必須提出有代理權的證件。但是,申請公證證明委托、聲明書、收養(yǎng)子女、遺囑、簽名印鑒的,不得委托別人代理;當事人如果確有困難,公證員可到當事人所在地去辦理公證事務。國家機關、團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申請辦理公證,應當派代表到公證處。代理人應當提出有代表權的證件。
公證處受理當事人申請后,公證員要依法審查當事人的身份;審查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能力;審查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實和文書以及有關文件是否真實、合法。公證處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明,如果認為不完備,或者認為有疑義,有權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件和材料。根據(jù)公證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公證處對不真實、不合法的事實與文書,應當拒絕公證,并應當用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說明拒絕公證的理由,還應當告訴當事人對此不服的申訴程序。公證員不許辦理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公證事務,否則,當事人有申請公證員回避的權利。
公證處受理當事人申請后,公證員要依法審查當事人的身份;審查其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能力;審查當事人申請公證的事實和文書以及有關文件是否真實、合法。公證處對當事人提供的證明,如果認為不完備,或者認為有疑義,有權通知當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向有關單位、個人調查,索取有關證件和材料。根據(jù)公證暫行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公證處對不真實、不合法的事實與文書,應當拒絕公證,并應當用口頭或者書面的形式,說明拒絕公證的理由,還應當告訴當事人對此不服的申訴程序。公證員不許辦理與本人有利害關系的公證事務,否則,當事人有申請公證員回避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