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輔導之建筑構造(35)

字號:

季采暖。居住建筑通過節(jié)能建筑設計后,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huán)境的前提下,與未采取節(jié) 能措施前相比,全年空調和采暖總能耗應減少50%。
    1.一般規(guī)定
    (1)居住區(qū)的總體規(guī)劃和居住建筑的平面、剖面設計應有利于自然通風。
    (2)建筑物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3)北區(qū)內,單元式、通廊式住宅的體形系數不宜超過0.35,塔式住宅的體形系數不宜超過0.40。
    2.構造措施
    外墻宜采用下列節(jié)能措施:
    (1)淺色飾面(如淺色粉刷、涂層和面磚等) ;
    (2)東、西外墻采用花格構件或爬藤植物遮陽。
    (五)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
    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約50% ~60%消耗于空調制冷與采暖系統(tǒng), 20 %-30%用于照明。而在空調采暖這部分能耗中,大約20%~50%由外圍護結構傳熱所消耗 (夏熱冬暖地區(qū)大約20% ,夏熱冬冷地區(qū)大約35% ,寒冷地區(qū)大約40% ,嚴寒地區(qū)大 約50%)。
    對全國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必須根據當地的具體氣候條件,首先保證室內 熱環(huán)境質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還要提高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系統(tǒng)的 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和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完成近階段節(jié)能50%的任務。對于公共建筑提出的節(jié)能50% ,是有其比較基準的,即以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 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為比較能耗的基礎,稱為"基準建筑(Baseline)" 。 "基準建筑"圍護 結構、暖通空調設備及系統(tǒng)、照明設備的參數,都按當時情況選取。在保持與目前標準約 定的室內環(huán)境參數的條件下,計算"基準建筑"全年的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將它作為 100%。我們再將這"基準建筑"按節(jié)能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參數調整,即圍護結構、暖通空 調、照明參數,計算其全年的暖通空調和照明能耗,應該相當于50% ,這就是節(jié)能50% 的內涵。
    "基準建筑"圍護結構的構成、傳熱系數、遮陽系數,按照以往20世紀80年代傳統(tǒng) 做法,即外墻K值取1. 28W I (m2 · K) (哈爾濱); 1. 70W/(m2 · K) (北京); 2.00W/ (m2·K)(上海); 2.35W/(m2·K)(廣州、I)。屋頂K值取0.77W/(m2 · K) (哈爾濱) ; 1. 26W I (m2 · K) (北京)1. 50W/(m2 · K)(上海); 1. 55W I (m2 · K) (廣州I)。外窗K值取 3. 26W/(m2 · K)(哈爾濱); 6.40WI(m2 · K) (北京); 6.40W/(m2 · K) (上海); 6.40W/ (m2 · K) (廣州),遮陽系數SC均取0.80。采暖熱源設定燃煤鍋爐,其效率為0.55;空 調冷源設定為水冷機組(離心機能效比4.2,螺桿機能效比3. 8) ,照明參數取25W/m2 。 節(jié)能目標50%由改善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高空調采暖設備和照明設備效率來分擔。 照明設備效率節(jié)能目標參數按《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2004確定。節(jié)能標準中 對圍護結構、暖通空調方面的規(guī)定值,就是在設定"基準建筑"全年采暖空調和照明 的能耗為100%情況下,調整圍護結構熱工參數,以及采暖空調設備能效比等設計要 素,直至按這些參數設計的建筑全年采暖空調和照明的能耗下降到50% ,即定為標準 規(guī)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