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備間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每棟建筑物內(nèi)應至少設置 1 個設備間,如果電話交換機與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場所或根據(jù)安全需要,也可設置 2 個或 2 個以上設備間。
(1)設備間宜處于干線與系統(tǒng)的中間位置;
( 2 )設備間宜盡可能靠近建筑物線纜豎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纜線的引人;
( 3 )設備間的位置宜便于接地,應盡量遠離高低壓變配電、電訊、 X 射線、無線電發(fā)射等有千擾源存在的場地;
( 4 )設備間室溫應保持在 10 -35 ℃ 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 20%一 80 % ,并應有良好的通風;
( 5 )設備間應有足夠的設備安裝空間,其使用面積不應小于 10 m2,該面積不包括程控用戶交換機、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等設施所需的面積在內(nèi),另設備間寬度不宜小于1.5m .
2.電信間
(1)電信間的數(shù)目,應從所服務的樓層范圍考慮,如果配線電纜長度都在90m范圍以內(nèi)時,宜設置在一個電信間,當超過這一范圍時,可設兩個或多個電信間,并相應地在電信間內(nèi)或緊鄰處設置若干通道。
(2)電信間的面積不應小于5m2,如覆蓋的信息插座超過200個時,應適當增加面積。
(3)電信間應有良好的通風。安裝有源設備時,室溫宜保持在10~30oC,相對濕度保持在20%~80%。
3.進線間
( 1 )進線間一個建筑物宜設置 1 個,一般位于地下層或首層,并應設置管道人口;
( 2 )進線間應靠近外墻、防滲水.
( 3 )進線間應采取相應防火級別的防火門,門外開,門寬度不少于 1.0m
4. 纜線布放
(1)配線子系統(tǒng)電纜宜穿管線沿金屬電纜橋架敷設,當電纜在地面下布線時,應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選用地板下線槽布線,網(wǎng)絡地板布線、高架(活動)地板布線、地板下管道布線等安裝方式。
(2)干線子系統(tǒng)垂直通道有電纜孔、管道、電纜豎井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宜采用電纜豎井方式。水平通道可選擇預埋暗管或電纜橋架方式。
每棟建筑物內(nèi)應至少設置 1 個設備間,如果電話交換機與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場所或根據(jù)安全需要,也可設置 2 個或 2 個以上設備間。
(1)設備間宜處于干線與系統(tǒng)的中間位置;
( 2 )設備間宜盡可能靠近建筑物線纜豎井位置,有利于主干纜線的引人;
( 3 )設備間的位置宜便于接地,應盡量遠離高低壓變配電、電訊、 X 射線、無線電發(fā)射等有千擾源存在的場地;
( 4 )設備間室溫應保持在 10 -35 ℃ 之間,相對濕度應保持在 20%一 80 % ,并應有良好的通風;
( 5 )設備間應有足夠的設備安裝空間,其使用面積不應小于 10 m2,該面積不包括程控用戶交換機、計算機網(wǎng)絡設備等設施所需的面積在內(nèi),另設備間寬度不宜小于1.5m .
2.電信間
(1)電信間的數(shù)目,應從所服務的樓層范圍考慮,如果配線電纜長度都在90m范圍以內(nèi)時,宜設置在一個電信間,當超過這一范圍時,可設兩個或多個電信間,并相應地在電信間內(nèi)或緊鄰處設置若干通道。
(2)電信間的面積不應小于5m2,如覆蓋的信息插座超過200個時,應適當增加面積。
(3)電信間應有良好的通風。安裝有源設備時,室溫宜保持在10~30oC,相對濕度保持在20%~80%。
3.進線間
( 1 )進線間一個建筑物宜設置 1 個,一般位于地下層或首層,并應設置管道人口;
( 2 )進線間應靠近外墻、防滲水.
( 3 )進線間應采取相應防火級別的防火門,門外開,門寬度不少于 1.0m
4. 纜線布放
(1)配線子系統(tǒng)電纜宜穿管線沿金屬電纜橋架敷設,當電纜在地面下布線時,應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選用地板下線槽布線,網(wǎng)絡地板布線、高架(活動)地板布線、地板下管道布線等安裝方式。
(2)干線子系統(tǒng)垂直通道有電纜孔、管道、電纜豎井等三種方式可供選擇,宜采用電纜豎井方式。水平通道可選擇預埋暗管或電纜橋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