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人體器官移植總量居世界第二,國際上能開展的器官移植手術在我國幾乎都能夠開展,但人體器官供需矛盾卻異常突出。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約有15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能夠有機會獲得器官移植的僅有1萬例左右,器官短缺已成為制約器官移植的瓶頸問題。這是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王偉近日在一個捐贈儀式上披露的。
第四屆中國移植運動會暨器官捐獻紀念日近日在天津舉行。會上,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向中國紅十字總會捐贈300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持我國開展器官捐獻試點工作,這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收到的用于支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第一筆社會捐款。
王偉在捐贈儀式上表示,人體器官移植是治愈終末期臟器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今年3月,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作為器官移植免疫藥物的研發(fā)生產(chǎn)的大型企業(yè),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卓永清表示,安斯泰來一直與世界各地的器官移植專業(yè)學會、團體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動器官移植發(fā)展,幫助移植患者在收獲重生的同時,可以生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他說,建立公開、透明、合法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將是保證中國器官移植健康發(fā)展的生命線,安斯泰來愿意支持中國紅十字總會,合力打通這條中國器官移植健康發(fā)展的生命線,將現(xiàn)代醫(yī)學成就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積極推動器官捐獻,讓今天1%患者才能擁有的幸運,為今后10%甚至100%的患者分享。
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心腦血管疾病、腦腫瘤等猝死的人數(shù)頗高,只要其中有1/10甚至1/20的遺體捐出器官,就能基本滿足器官移植的需求。王偉表示,目前中國器官移植技術已趨成熟,臨床肝移植、腎移植等大器官移植水平已與國際水平接近,提高全民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識,制定相應的法規(guī),加快建立器官捐獻體系是當務之急。
第四屆中國移植運動會暨器官捐獻紀念日近日在天津舉行。會上,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向中國紅十字總會捐贈300萬元人民幣,用以支持我國開展器官捐獻試點工作,這是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收到的用于支持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第一筆社會捐款。
王偉在捐贈儀式上表示,人體器官移植是治愈終末期臟器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今年3月,我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作為器官移植免疫藥物的研發(fā)生產(chǎn)的大型企業(yè),安斯泰來制藥(中國)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卓永清表示,安斯泰來一直與世界各地的器官移植專業(yè)學會、團體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動器官移植發(fā)展,幫助移植患者在收獲重生的同時,可以生活得更健康、更長久。他說,建立公開、透明、合法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將是保證中國器官移植健康發(fā)展的生命線,安斯泰來愿意支持中國紅十字總會,合力打通這條中國器官移植健康發(fā)展的生命線,將現(xiàn)代醫(yī)學成就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積極推動器官捐獻,讓今天1%患者才能擁有的幸運,為今后10%甚至100%的患者分享。
有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每年因交通事故、心腦血管疾病、腦腫瘤等猝死的人數(shù)頗高,只要其中有1/10甚至1/20的遺體捐出器官,就能基本滿足器官移植的需求。王偉表示,目前中國器官移植技術已趨成熟,臨床肝移植、腎移植等大器官移植水平已與國際水平接近,提高全民對遺體器官捐獻的認識,制定相應的法規(guī),加快建立器官捐獻體系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