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關(guān)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說法錯誤的是( )
A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面板達到設計強度40%以后,方可允許行人通過。
B.水泥混凝土路面縮縫的切縫深度為板厚的1/2,縫中應灌填縫料。
C.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攤鋪混凝土時,板厚大于22cm的混凝土應分二次攤鋪,下部 攤鋪厚度宜為總厚的3/5。
D.水泥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時,其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
答案:B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縮縫的切縫深度為板厚的1/3~1/4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yǎng)護時間宜為( )d。
A.14~21 B.7~10 C 10—14 D.3一?
答案:A
解析:正常氣溫條件下,養(yǎng)護時間為14~21d,冬季與摻加粉煤灰時為28d。
3.下面關(guān)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后遇特殊情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50%以上時即可開放交通。
B.當水泥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0%~25%時可采用切縫機切割縮縫。
C.對厚度不大于300m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邊角先用插入式振動器,再用平板振動器縱橫交錯全面振動,并應重疊100—200mm,然后用振動梁振動拖平。
D用作路面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
答案:D
4.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抗折強度以標準直角棱柱體小梁試驗測得,尺寸是( )。
A.200mm×200mm×600mm B.100mm×l00mm×500mm
C 150mm×150mm×550mm D.80mm×80mm×450mm
答案:C
解析:水泥砼路面以抗折強度做為設計指標。以抗壓強度作為強度檢驗。
5.水泥混凝土面層組成材料中,粗集料粒徑為( )mm。
A.31.5 B.30 C 40 D.25
答案:A
解析:一般來說,粗集料粒徑越大,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越高。但實踐證明超過31.5mm后,抗壓強度提高,但抗折強度降低。原規(guī)范所說的為圓孔篩40mm。新規(guī)范指的是方孔篩。
A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面板達到設計強度40%以后,方可允許行人通過。
B.水泥混凝土路面縮縫的切縫深度為板厚的1/2,縫中應灌填縫料。
C.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攤鋪混凝土時,板厚大于22cm的混凝土應分二次攤鋪,下部 攤鋪厚度宜為總厚的3/5。
D.水泥混凝土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時,其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
答案:B
解析:水泥混凝土路面縮縫的切縫深度為板厚的1/3~1/4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yǎng)護時間宜為( )d。
A.14~21 B.7~10 C 10—14 D.3一?
答案:A
解析:正常氣溫條件下,養(yǎng)護時間為14~21d,冬季與摻加粉煤灰時為28d。
3.下面關(guān)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后遇特殊情況,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50%以上時即可開放交通。
B.當水泥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20%~25%時可采用切縫機切割縮縫。
C.對厚度不大于300m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邊角先用插入式振動器,再用平板振動器縱橫交錯全面振動,并應重疊100—200mm,然后用振動梁振動拖平。
D用作路面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
答案:D
4.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抗折強度以標準直角棱柱體小梁試驗測得,尺寸是( )。
A.200mm×200mm×600mm B.100mm×l00mm×500mm
C 150mm×150mm×550mm D.80mm×80mm×450mm
答案:C
解析:水泥砼路面以抗折強度做為設計指標。以抗壓強度作為強度檢驗。
5.水泥混凝土面層組成材料中,粗集料粒徑為( )mm。
A.31.5 B.30 C 40 D.25
答案:A
解析:一般來說,粗集料粒徑越大,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越高。但實踐證明超過31.5mm后,抗壓強度提高,但抗折強度降低。原規(guī)范所說的為圓孔篩40mm。新規(guī)范指的是方孔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