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法條」
第二十四條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nèi),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保險金額及賠償或者給付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限額。
第二十六條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對其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shù)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jù)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最低數(shù)額先予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shù)額后,應當支付相應的差額。
「相關法條」 本法第22、25、40條。
「意思分解」
1本條是關于保險人賠付責任的最基本規(guī)定。應被保險人、受益人請求,保險人有義務核實責任:應賠償?shù)模?0日內(nèi)履行賠付義務(第1款),否則,承擔賠償責任(第2款);不應賠償?shù)?,發(fā)出拒絕通知書(第25條)。
2另外,掌握“保險金額”概念(第4款):保險金額可能低于、等于保險價值,但不得高于保險價值。
3第24條的修訂在于增加了保險人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責任。
4注意第26條規(guī)定的先予支付的義務。
「重點法條」
第二十七條 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滅。
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滅。
「意思分解」
掌握壽險與其他險的賠付請求權行使期間的不同(5年與2年)。
「不要混淆」
本條中“5年”與“2年”的規(guī)定比較特殊,注意該期間的起算點。
「重點法條」
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未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除本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另有規(guī)定外,也不退還保險費。
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偽造、變造的有關證明、資料或者其他證據(jù),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對其虛報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所列行為之一,致使保險人支付保險金或者支出費用的,應當退回或者賠償。
「相關法條」 本法第65條。
「意思分解」
本條為司法考試重點,內(nèi)容十分豐富,應注意謊報與制造保險事故的責任是不同的:
1謊報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并不退費(第1款);
2故意制造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并免負賠付責任,但不退費問題上有例外(第65條)。
3本條第3款是對保險事故編造假原因或夸大損失,保險人對虛報部分不承擔賠付責任。
4第4款規(guī)定了以上行為責任人的賠償或退回責任。
「不要混淆」
注意第1款、第3款,保險人的權利是不同的。
「重點法條」
第二十九條 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yè)務,以承保形式,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為再保險。
應再保險接受人的要求,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將其自負責任及原保險的有關情況告知再保險接受人。
第三十條 再保險接受人不得向原保險的投保人要求支付保險費。
原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向再保險接受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
再保險分出人不得以再保險接受人未履行再保險責任為由,拒絕履行或者遲延履行其原保險責任。
「意思分解」
綜合第29、30條可看出,再保險法律關系存在于保險人與再保險人之間,而與原保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并無干涉(合同相對性規(guī)則),故以上三個主體與再保險人之間并無保險合同權利義務關系。
第二節(jié) 財產(chǎn)保險合同
「重點法條」
第三十四條 保險標的的轉讓應當通知保險人,經(jīng)保險人同意繼續(xù)承保后,依法變更合同。
但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除外。
「相關法條」 本法第21條。
「意思分解」
1保險合同變更分為主體變更與內(nèi)容變更,后者主要為協(xié)議變更(第21條)。
2合同主體變更即指第34條規(guī)定,這里強調(diào)須經(jīng)保險人同意。但有例外,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轉移,此種變更無須征得保險人的同意,只需投保人通知保險人即可發(fā)生合同變更的效力,又稱單方變更。其他另有約定的合同,按約定。
第二十四條 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有關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額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nèi),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保險金額及賠償或者給付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保險金額是指保險人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限額。
第二十六條 保險人自收到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nèi),對其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shù)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jù)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最低數(shù)額先予支付;保險人最終確定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數(shù)額后,應當支付相應的差額。
「相關法條」 本法第22、25、40條。
「意思分解」
1本條是關于保險人賠付責任的最基本規(guī)定。應被保險人、受益人請求,保險人有義務核實責任:應賠償?shù)模?0日內(nèi)履行賠付義務(第1款),否則,承擔賠償責任(第2款);不應賠償?shù)?,發(fā)出拒絕通知書(第25條)。
2另外,掌握“保險金額”概念(第4款):保險金額可能低于、等于保險價值,但不得高于保險價值。
3第24條的修訂在于增加了保險人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責任。
4注意第26條規(guī)定的先予支付的義務。
「重點法條」
第二十七條 人壽保險以外的其他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二年不行使而消滅。
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消滅。
「意思分解」
掌握壽險與其他險的賠付請求權行使期間的不同(5年與2年)。
「不要混淆」
本條中“5年”與“2年”的規(guī)定比較特殊,注意該期間的起算點。
「重點法條」
第二十八條 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未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除本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另有規(guī)定外,也不退還保險費。
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偽造、變造的有關證明、資料或者其他證據(jù),編造虛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的,保險人對其虛報的部分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
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前三款所列行為之一,致使保險人支付保險金或者支出費用的,應當退回或者賠償。
「相關法條」 本法第65條。
「意思分解」
本條為司法考試重點,內(nèi)容十分豐富,應注意謊報與制造保險事故的責任是不同的:
1謊報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并不退費(第1款);
2故意制造事故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并免負賠付責任,但不退費問題上有例外(第65條)。
3本條第3款是對保險事故編造假原因或夸大損失,保險人對虛報部分不承擔賠付責任。
4第4款規(guī)定了以上行為責任人的賠償或退回責任。
「不要混淆」
注意第1款、第3款,保險人的權利是不同的。
「重點法條」
第二十九條 保險人將其承擔的保險業(yè)務,以承保形式,部分轉移給其他保險人的,為再保險。
應再保險接受人的要求,再保險分出人應當將其自負責任及原保險的有關情況告知再保險接受人。
第三十條 再保險接受人不得向原保險的投保人要求支付保險費。
原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向再保險接受人提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
再保險分出人不得以再保險接受人未履行再保險責任為由,拒絕履行或者遲延履行其原保險責任。
「意思分解」
綜合第29、30條可看出,再保險法律關系存在于保險人與再保險人之間,而與原保險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及受益人并無干涉(合同相對性規(guī)則),故以上三個主體與再保險人之間并無保險合同權利義務關系。
第二節(jié) 財產(chǎn)保險合同
「重點法條」
第三十四條 保險標的的轉讓應當通知保險人,經(jīng)保險人同意繼續(xù)承保后,依法變更合同。
但是,貨物運輸保險合同和另有約定的合同除外。
「相關法條」 本法第21條。
「意思分解」
1保險合同變更分為主體變更與內(nèi)容變更,后者主要為協(xié)議變更(第21條)。
2合同主體變更即指第34條規(guī)定,這里強調(diào)須經(jīng)保險人同意。但有例外,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的轉移,此種變更無須征得保險人的同意,只需投保人通知保險人即可發(fā)生合同變更的效力,又稱單方變更。其他另有約定的合同,按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