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
(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xié)商,取得一致。
2、自愿原則:
(1)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
(2)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
(3)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
(4)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變更有關內容;
(5)雙方也可以協(xié)議解除合同;
(6)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3、公平原則
(1)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
(3)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1)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者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2)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xié)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3)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二、合同的分類
1、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2、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依當事人雙方是否互負對待給付義務為標準,雙務合同,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借款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合同。單務合同,贈與合同、借用合同。
3、有償合同(買賣、租賃、運輸、承攬);無償合同(贈與、借用)。
4、諾成合同(委托、勘察、設計);實踐合同(保管、定金)。
5、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6、格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7、主合同與從合同
三、要約的概念:在商業(yè)活動中又稱發(fā)盤、發(fā)價、出盤、出價、報價,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四、要約的構成要件
1、要約人是特定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的目的向相對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2、要約內容應當具體確定;
3、要約應表明一旦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五、要約生效的情形:
1、口頭形式的要約自受要約人了解要約內容時發(fā)生效力;
2、書面形式的要約自到達受要約人時發(fā)生效力;
3、采用數(shù)據電子文件形式要約,當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電文的,自該數(shù)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的時間,該要約發(fā)生效力;若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電文,自該數(shù)據電文進入收件人任何系統(tǒng)的首次時間,該要約發(fā)生效力。
六、要約的撤回、撤銷、消滅及邀請
1、要約的撤回: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不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
2、要約的撤銷: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約人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要約不可撤銷的情形有:(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未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3、要約的消滅(失效):指要約生效后,因特定事由而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要約人和受要約人均不受其約束。要約失效的情形有:(1)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2)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4、要約邀請(引誘):指行為人作出的邀請他方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如:招標公告、拍賣公告、一般商業(yè)廣告、寄送價目表、招股說明書。
七、承諾的構成的要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2、承諾應在要約規(guī)定的期限內作出;
3、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4、承諾的方式必須符合要約要求。
八、締約過失責任適用的情形: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九、合同成立時間遵守的規(guī)則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各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不在同一時間的,最后一方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當事人采用信件、數(shù)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此時,確認書具有最終正式承諾的意義。
十、合同成立地點遵循的規(guī)則
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采用數(shù)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yè)地位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yè)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十一、合同生效的要件:
1、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十二、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
1、一方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一方以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十三、導致合同變更與撤銷的原因:
1、重大誤解;
2、顯失公平;
3、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未損害國家利益。
十四、普通商品合同空缺的具體規(guī)定
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或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guī)定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5、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7、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zhí)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zhí)行。
十五、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1、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的;
2、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的;
3、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質量的;
4、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5、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工程監(jiān)理而未實行工程監(jiān)理的;
6、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工程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的;
7、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
8、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將竣工驗收報告、有關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送備案的。
十六、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的條件:
1、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2、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4、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十七、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
1、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2、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3、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
一、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平等原則:
(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
(3)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xié)商,取得一致。
2、自愿原則:
(1)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
(2)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
(3)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
(4)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xié)議補充、協(xié)議變更有關內容;
(5)雙方也可以協(xié)議解除合同;
(6)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fā)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3、公平原則
(1)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
(3)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1)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者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
(2)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xié)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
(3)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xié)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二、合同的分類
1、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2、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依當事人雙方是否互負對待給付義務為標準,雙務合同,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借款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合同。單務合同,贈與合同、借用合同。
3、有償合同(買賣、租賃、運輸、承攬);無償合同(贈與、借用)。
4、諾成合同(委托、勘察、設計);實踐合同(保管、定金)。
5、要式合同與不要式合同
6、格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7、主合同與從合同
三、要約的概念:在商業(yè)活動中又稱發(fā)盤、發(fā)價、出盤、出價、報價,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四、要約的構成要件
1、要約人是特定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的目的向相對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2、要約內容應當具體確定;
3、要約應表明一旦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受該意思表示約束。
五、要約生效的情形:
1、口頭形式的要約自受要約人了解要約內容時發(fā)生效力;
2、書面形式的要約自到達受要約人時發(fā)生效力;
3、采用數(shù)據電子文件形式要約,當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電文的,自該數(shù)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的時間,該要約發(fā)生效力;若收件人未指定特定系統(tǒng)接收電文,自該數(shù)據電文進入收件人任何系統(tǒng)的首次時間,該要約發(fā)生效力。
六、要約的撤回、撤銷、消滅及邀請
1、要約的撤回: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不發(fā)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
2、要約的撤銷:指在要約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后,要約人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要約不可撤銷的情形有:(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并已經未履行合同作了準備工作。
3、要約的消滅(失效):指要約生效后,因特定事由而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要約人和受要約人均不受其約束。要約失效的情形有:(1)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2)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4、要約邀請(引誘):指行為人作出的邀請他方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如:招標公告、拍賣公告、一般商業(yè)廣告、寄送價目表、招股說明書。
七、承諾的構成的要件
1、承諾必須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
2、承諾應在要約規(guī)定的期限內作出;
3、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
4、承諾的方式必須符合要約要求。
八、締約過失責任適用的情形:
1、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3、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九、合同成立時間遵守的規(guī)則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各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時間不在同一時間的,最后一方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
當事人采用信件、數(shù)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此時,確認書具有最終正式承諾的意義。
十、合同成立地點遵循的規(guī)則
承諾生效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采用數(shù)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營業(yè)地位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yè)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
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地點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十一、合同生效的要件:
1、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4、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十二、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
1、一方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一方以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3、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4、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5、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6、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
十三、導致合同變更與撤銷的原因:
1、重大誤解;
2、顯失公平;
3、因欺詐、脅迫而訂立的合同;
4、乘人之危而訂立的合同未損害國家利益。
十四、普通商品合同空缺的具體規(guī)定
1、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履行;沒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準履行。
2、價款或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guī)定履行。
3、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4、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5、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于實現(xiàn)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6、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7、執(zhí)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的,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內政府價格調整時,按照交付時的價格計價。逾期交付標的物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原價格執(zhí)行;價格下降時,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逾期提取標的物或逾期付款的,遇價格上漲時,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按照新價格執(zhí)行;價格下降時,按照原價格執(zhí)行。
十五、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1、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的價格競標的;
2、任意壓縮合理工期的;
3、明示或者暗示設計單位或者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降低工程質量的;
4、施工圖設計文件未經審查或者審查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5、建設項目必須實行工程監(jiān)理而未實行工程監(jiān)理的;
6、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辦理工程質量監(jiān)督手續(xù)的;
7、明示或暗示施工單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
8、未按照國家規(guī)定將竣工驗收報告、有關認可文件或者準許使用文件報送備案的。
十六、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應當具備的條件:
1、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
2、有完整的技術檔案和施工管理資料;
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進場試驗報告;
4、有勘察、設計、施工、工程監(jiān)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
5、有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
十七、建設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
1、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的;
2、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
3、對不合格的建設工程按照合格工程驗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