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助理國際商務(wù)師《專業(yè)知識》:基數(shù)效用

字號:

一、基數(shù)效用與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一)基數(shù)效用
    1.效用:商品或勞務(wù)滿足人們欲望的能力,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勞務(wù)時感受到的滿足程度。分為基數(shù)效用和邊際效用。
    2.基數(shù)效用:指效用可以用基數(shù)計量并可以加總求和,計量單位是效用單位,效用的大小可以用計量單位來表示。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
    1.總效用: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從一定量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總滿足程度,即效用量的總和。英文表示:Total Utility,簡寫為TU。
    2.邊際效用: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nèi)從增加一單位的消費群中所得到的滿足程度的增加,即效用單位的增量。英文表示:Marginal Utility,簡寫為MU。
    例:對于一種商品,消費者想要有的數(shù)量都已有了,這時,(B)。
    A.邊際效用;B.邊際效用為零;C.總效用為零。
    3.總效用和邊際效用的關(guān)系:
    MU=△TU/△Q
    △Q——某種商品的消費增加量
    △TU——增加某種商品的消費所帶來的總效用的增加量
    4.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在一定時間內(nèi),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所消費的某種商品的消費量的不斷增加,消費者從連續(xù)增加的每一消費商品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遞減的,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二、邊際效用分析
    (一)邊際效用分析中的消費者均衡條件
    1.消費者均衡:單個消費者在既定收入下實現(xiàn)效用化的狀態(tài)。
    2.消費者均衡條件:如果消費者的貨幣收入是固定的,各種商品的市場價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費者應(yīng)該使自己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各種商品的價格之比相等。
    公式表示:Px×X+Py×Y=I
    MUx/Px=MUy/Py=貨幣的邊際效用
    例:一個消費者想要一單位X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單位Y商品,原因是(A)。
    A.商品X有更多的效用;B.商品X的價格較低;
    C.商品X緊缺;D.商品X是滿足精神需要的。
    (二)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對需求定理的解釋(了解)
    需求定理中的商品價格是商品的需求價格,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nèi)對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商品的需求價格取決于商品的邊際效用。如果某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越大,消費者為購買這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越高,否則相反。由于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的作用,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不斷增加,該商品的邊際效用遞減,消費者為購買這種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就越來越低。因此,商品的需求量和商品的需求價格呈反方向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