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土地法律知識輔導資料:完善我國土地登記制度的思考(2)

字號:

二、土地登記制度體系不完善引發(fā)的問題
    任何一項國家整體工作,不完整的制度體系必然導致運行受阻,效果欠佳。
    1、土地登記效力欠佳,公眾意識不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明確規(guī)定,依法取得的土地所有權、使用權一經登記受法律保護。然而,在實際中,有些已經辦理了土地登記的土地使用者權益不能得到真正保護,有的一個“白頭”文件甚至是領導的一句話,否定了土地權利人的權利。土地的征用、劃撥、舊城改造房屋拆遷等,將土地證書作為廢紙扔掉的現象非常普遍。土地登記貶值引起了土地權利人不主動申請登記,或者根本不辦理登記,致使土地登記工作長期以來難以推進。
    2、大量國有土地被蠶食,國有資產在無形中流失。
    隨著土地資源的日益匱乏,土地權屬案件發(fā)生率沒有明顯減少,土地權屬糾紛類型增多,糾紛性質由個人之間、個人與集體之間向個人與國家、農民集體與政府、國家單位與政府之間轉化。城市不少國有土地使用權無償流向個人,國家難以控制。農村大面積的國有土地不斷被侵蝕,一些農民集體將大面積的國有荒山荒地占為集體所有,國家征地時要高價。
    3、土地市場健康發(fā)育受到沖擊。
    土地使用權無證交易、出租、抵押及土地使用權轉移與限制條件不清,難以約束土地權利人在土地市場中的行為。一些不法分子趁機違法交易乃至黑箱作業(yè),阻礙了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機制形成。國有資產流失到個人或小集體的腰包,加大了社會的分配不公,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有礙于生產力的發(fā)展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4、土地登記公信力受到影響。
    土地登記的社會效益和土地登記工作條件不夠理想,影響了基層土地登記人員對建立土地登記制度的信心。反過來,有些土地登記先進技術推廣應用不夠廣泛,儀器設備使用效率低,軟件開發(fā)設計要求不到位,土地登記辦事效率低,錯登漏登事件時有發(fā)生,土地登記資料公開查詢受到限制,客觀上拉大了政府部門為市場經濟服務的距離。
    三、進一步完善我國土地登記制度的政策建議
    作為一項國家制度,需要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完善。我國土地登記制度起步較晚,并且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著手建立,與《物權法》要求對照,亟待完善的內容較多。目前,應根據需要,抓住機遇,全面設計,作出切合實際的計劃、規(guī)劃。
    1、理清立法思路,制定立法計劃。
    從土地登記的效力考慮,應有不同層面的法律支持。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基本法律,在《物權法》頒布之后,《不動產登記法》首當其沖,規(guī)范的內容應包括:國家土地登記制度、土地權利種類、土地權利與義務、土地登記執(zhí)行部門。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guī),如《土地登記條例》,規(guī)范的內容應包括:土地登記執(zhí)行程序、土地登記法律責任、土地登記相關制度、土地登記處罰、土地登記規(guī)費。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頒布的規(guī)章,如《土地登記規(guī)則》,規(guī)范的內容應包括:土地登記業(yè)務規(guī)范,土地登記管理制度,調查、審查方法,土地登記簿冊的使用,土地登記資料的查詢。國土資源部為了貫徹落實《物權法》的要求,頒布了《土地登記辦法》,對一些過去比較模糊的問題進一步明確,比如嚴格區(qū)分了土地總登記和初始登記等,有諸多法律技術上的改進。但在上位法缺位的情況下,改進空間有限,很多地方有待進一步突破。
    2、完善現有制度,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
    土地登記各項具體制度,如申請制度、調查制度、審查制度、公告制度、注冊制度、發(fā)證制度、土地登記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土地登記人員回避制度、土地登記代理制度、土地登記公開查詢制度、土地登記賠償制度等,大部分沒有建立,有些已經建立,如土地登記代理制度、土地登記公開查詢制度和土地登記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但執(zhí)行得還不到位,沒有起到應起的作用,有待進一步完善。
    3、規(guī)范土地登記,建立行政、事業(yè)、企業(yè)單位分工明確、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
    (1)規(guī)范土地登記,證出一家。統(tǒng)一登記、證出一家是完善土地登記制度的前提。土地作為不可移動、不可分割的特殊資產,一經登記具有法律效力的特點,決定了國家負責土地登記機關必須堅持受一個部門領導,原則上同一區(qū)域只能有一個土地登記機關,登記結果也只有一個,即土地登記機關必須堅持受一個部門領導,原則上同一區(qū)域只能有一個土地登記機關,登記結果也只有一個。基于權利人維權的需要,只有證出一家,才能體現法律的嚴肅性和政府部門的威信。目前,以經濟利益為出發(fā)點,上至國家多部門,下至一個地區(qū)分層次負責土地登記的做法,造成的土地登記結果相互否認,土地登記公信力動搖,權利人無所適從,政府部門的威信降低的局面必須改變。同時,要抓緊落實《物權法》確立的更正登記、異議登記和預告登記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抓緊進行《不動產登記法》草案的起草工作,推進以土地為核心的不動產統(tǒng)一登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建立行政、事業(yè)、企業(yè)單位相互促進、良性的運行機制。首先要按照我國現行法律,明確職責,建立制度。土地登記是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土地登記機關按照法律規(guī)定,必須行使政府部門的職能,有所作為。例如,制定規(guī)章、政策、技術標準,組織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等。事業(yè)單位應按照規(guī)定的職責,做好土地登記技術方法研究,規(guī)范標準,資料查詢和行政機關委托辦理的業(yè)務。土地登記代理、地籍測量等業(yè)務,由中介機構完成,并通過完善各項制度,建立各實體間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運行機制,推動土地登記工作。
    (3)發(fā)揮市場功能,重視土地登記中介機構的作用。土地登記中介,是建立土地登記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土地市場為土地登記中介機構運行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土地登記中介機構在土地登記工作中,不僅能為權利人服務,通過傳播土地產權流動信息,活躍土地市場,還能通過社會監(jiān)督促進土地登記機關依法行政。當前,國家土地登記機關應把為土地登記中介服務提上議事日程,盡快出臺土地登記中介管理辦法,建立中介機構準入制度,引導現有登記中介機構、人員,按照國家規(guī)定,規(guī)范完善土地登記中介行為。
    同時,科學定位,發(fā)揮行業(yè)協會的作用。行業(yè)協會是土地登記中介機構以自發(fā)形式組織、 國家有關部門備案的民間組織。同時,行業(yè)協會也是土地登記中介機構及人員與政府土地登記機關溝通的橋梁,在業(yè)務上可以接受登記機關的委托、承辦與推行中介服務相關的事務,如土地登記中介人員繼續(xù)教育、機構準入等工作。行業(yè)協會成員一般應由土地登記中介人員民意推選產生,代表中介機構和中介人員利益,參與政府和社會活動。目前,國家土地登記機關對土地登記中介機構行業(yè)管理機構應予以關注,促進、引導中介機構和中介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盡快建立中介機構準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