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釋義:第二條

字號: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fā)、利用、節(jié)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釋義】 本條是對本法適用范圍及水資源定義的規(guī)定。
    一、法律的適用范圍,也稱法律的效力范圍,包括法律的時間效力,即法律從什么時候開始發(fā)生效力和什么時候失效;法律的空間效力,即法律適用的地域范圍;法律對人、事的效力,即法律對什么人、行為適用。關于《水法》的時間效力問題,由本法第82條規(guī)定。本條第1款是對本法適用的地域范圍和對人、事的適用范圍作出的規(guī)定,主要包含兩層意思:
    (一)本法適用的地域范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即陸域范圍。它包括在我國主權所及的全部領域內。一般講,法律的地域效力范圍的普遍原則,適用于制定它的機關所管轄的全部領域?!端ā纷鳛槿珖舜蟪N瘯贫?、頒布的法律,其效力自然在我國境內。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規(guī)定,只有列入這兩個基本法附件三的全國性法律,才能在這兩個特別行政區(qū)適用?!端ā窙]有被列入這兩個基本法的附件三中。因此,《水法》不適用于我國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二)本法適用的主體范圍,包括一切從事開發(fā)、利用、節(jié)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活動的單位或個人。這里的“單位”,可以是我國的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外資企業(yè)以及其他組織;“個人”既可以是中國公民個人,也可以是外國人。上述主體在我國境內從事開發(fā)、利用、節(jié)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活動的,都必須遵守《水法》。
    (三)本法適用范圍不包括有關海水的開發(fā)、利用、保護、管理和防洪活動、水污染防治。本法第80條規(guī)定:“海水的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依照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執(zhí)行。”《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對海水的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已有規(guī)定,因此海水的開發(fā)、利用、保護和管理,不適用本法。本法第81條規(guī)定:“從事防洪活動,依照防洪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薄八廴痉乐?,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guī)定執(zhí)行?!?BR>    二、本法所稱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球上的水分布在海洋、冰川、雪山、湖泊、沼澤、河流、大氣、生物體、土壤和地層中,它們相互作用并不斷交換,形成一個完整的水系統(tǒng)。全球97.5%是咸水,而能參與全球水循環(huán)、在陸地上逐年可以得到恢復和更新的淡水資源,數量僅為全球水儲量的0.2%。這部分淡水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且具有經濟利用價值。這部分陸地上可供人們使用的淡水就是通常所說的水資源,一般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它們都靠降水補給。地表水主要有河流和湖泊水,由大氣降水、冰川融水和地下水補給,經河川徑流、水面蒸發(fā)、土壤入滲的形式排泄;地下水為儲存于地下含水層的水量,由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滲補給,以河川徑流、潛水蒸發(fā)、地下潛流的形式排泄。地表水包括河流、冰川、湖泊、沼澤等水體;地下水是地下含水量的動態(tài)水量,用地下水的補給量來表示。《水法》規(guī)定的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考慮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互相聯(lián)系且相互轉化,不能分割管理,必須加強統(tǒng)一配置、管理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