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漠土綱土壤
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棕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荒漠土四個方面土類。
(1)灰漠土
代碼:F11。
灰漠土是石膏鹽層土中稍微濕潤的類型,是溫帶漠境邊緣細土物質上發(fā)育的土壤。過去曾有灰漠鈣土、漠鈣土、荒漠灰鈣上等名稱。
分布地區(qū):分布在漠境邊緣地帶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銀川平原的西北角,新疆準噶爾盆地沙漠的南北兩邊山前傾斜平原、古老沖積平原和剝蝕高原地區(qū),甘肅河西走廊的西段也有一部分。整個土帶東西長一、二千公里,但實際分布面積并不大。
主要特征:鈣質灰漠土亞類的石灰淀積現(xiàn)象非常明顯;草甸灰漠土亞類分布于水分狀況良好的低洼地,腐殖質層較厚,有機質含量可達1%;鹽化灰漠土亞類與草甸灰漠土呈復域分布,表層積鹽明顯,具有鹽化、堿化的弱點,只要有足夠的灌溉條件和合理的耕作施肥管理,農業(yè)生產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2)灰棕漠土
代碼:F12。
灰棕漠土,也稱灰棕色荒漠土,為溫帶荒漠地區(qū)的土壤,是溫帶漠境氣候條件下粗骨母質上發(fā)育的地帶性土壤。是中國重要的養(yǎng)駝業(yè)基地。
分布地區(qū):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占有相當大面積,主要分布于準噶爾盆地、河西走廊等地,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戈壁也有分布。
主要特征:有機質含量低,介于灰漠土和棕漠土之間。其成土過程表現(xiàn)為石灰的表聚作用、石膏和易溶性鹽的聚積、殘積粘化和鐵質化作用?;易啬恋牡孛?,普遍都有一層黑亮的礫冪,礫冪下的結皮呈淺灰或黃灰色,蜂窩狀孔隙發(fā)育較好,厚度1~3厘米,細土中也混有碎石,下邊的片狀—鱗片狀結構常因礫石太多不很明顯,甚至缺少?;易啬恋拿娣e雖很廣大,但由于含礫石太多,而且又非常干旱,發(fā)展農業(yè)比較困難。目前主要用來放牧,是中國西北重要的養(yǎng)駱駝基地。
(3)棕漠土
代碼:F21。
棕漠土過去曾稱棕漠鈣土和棕色荒漠土,是石膏鹽層土中面積的類型。
分布地區(qū):棕漠土廣泛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脈、甘肅的北山一線以南,嘉峪關以西,昆侖山以北的廣大戈壁平原地區(qū)。以河西走廊的西半段,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哈密盆地和噶順戈壁地區(qū)最為集中。塔里木盆地周圍山前的洪積戈壁,以及這些地區(qū)的部分干旱山地上也有分布。
主要特征:棕漠土的地表完全是一片漆黑的礫冪,比灰棕漠土的還要暗一些。下面的結皮為淺灰或乳黃色,厚度多不超過1厘米,混有小礫石,蜂窩狀孔隙已不很明顯,片狀—鱗片狀結構基本沒有,并且容易破碎。唯有吐魯番的葡萄溝地區(qū),在能引水灌溉的溝口地段,沿等高線按一定距離挖溝,溝內填一定厚度的細土,種植葡萄,取得了不小成績,積累了改造、利用棕漠土的豐富經驗,如能積極推廣,前途還是廣闊的。
注:在干旱區(qū)荒漠景觀中,地表有一層青黑色的礫石層,稱為荒漠礫冪。
(4)荒漠土
代碼:E21。
荒漠土是指在荒漠地區(qū)發(fā)育的地帶性土壤。
分布地區(qū):荒漠土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荒漠地區(qū)。全世界荒漠土的面積約為16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1.7%。主要分布在下述六個地區(qū):(1)非洲撒哈拉大荒漠;(2)大洋洲大荒漠;(3)中亞大荒漠;(4)阿拉伯大荒漠;(5)南美大荒漠;(6)美國西部大荒漠。中亞大荒漠包括中亞細亞荒漠、蒙古和我國西北部荒漠地區(qū)。
主要特征:荒漠土分布區(qū),深居內陸腹地和干旱地帶,屬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土壤有機質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聚明顯,土體中普遍有石膏和易溶鹽的聚積。降水量十分稀少,荒漠地區(qū)日照強烈,溫差大,蒸發(fā)強,蒸發(fā)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倍至近百倍。
例題: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 )。
A.棕灰漠土
B.灰棕漠土
C.棕漠土
D.荒漠土
E.沙漠土
答案:ABCD
解析: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棕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荒漠土四個方面土類。
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棕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荒漠土四個方面土類。
(1)灰漠土
代碼:F11。
灰漠土是石膏鹽層土中稍微濕潤的類型,是溫帶漠境邊緣細土物質上發(fā)育的土壤。過去曾有灰漠鈣土、漠鈣土、荒漠灰鈣上等名稱。
分布地區(qū):分布在漠境邊緣地帶內蒙古河套平原、寧夏銀川平原的西北角,新疆準噶爾盆地沙漠的南北兩邊山前傾斜平原、古老沖積平原和剝蝕高原地區(qū),甘肅河西走廊的西段也有一部分。整個土帶東西長一、二千公里,但實際分布面積并不大。
主要特征:鈣質灰漠土亞類的石灰淀積現(xiàn)象非常明顯;草甸灰漠土亞類分布于水分狀況良好的低洼地,腐殖質層較厚,有機質含量可達1%;鹽化灰漠土亞類與草甸灰漠土呈復域分布,表層積鹽明顯,具有鹽化、堿化的弱點,只要有足夠的灌溉條件和合理的耕作施肥管理,農業(yè)生產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2)灰棕漠土
代碼:F12。
灰棕漠土,也稱灰棕色荒漠土,為溫帶荒漠地區(qū)的土壤,是溫帶漠境氣候條件下粗骨母質上發(fā)育的地帶性土壤。是中國重要的養(yǎng)駝業(yè)基地。
分布地區(qū):在我國西北地區(qū)占有相當大面積,主要分布于準噶爾盆地、河西走廊等地,青海柴達木盆地西北部戈壁也有分布。
主要特征:有機質含量低,介于灰漠土和棕漠土之間。其成土過程表現(xiàn)為石灰的表聚作用、石膏和易溶性鹽的聚積、殘積粘化和鐵質化作用?;易啬恋牡孛?,普遍都有一層黑亮的礫冪,礫冪下的結皮呈淺灰或黃灰色,蜂窩狀孔隙發(fā)育較好,厚度1~3厘米,細土中也混有碎石,下邊的片狀—鱗片狀結構常因礫石太多不很明顯,甚至缺少?;易啬恋拿娣e雖很廣大,但由于含礫石太多,而且又非常干旱,發(fā)展農業(yè)比較困難。目前主要用來放牧,是中國西北重要的養(yǎng)駱駝基地。
(3)棕漠土
代碼:F21。
棕漠土過去曾稱棕漠鈣土和棕色荒漠土,是石膏鹽層土中面積的類型。
分布地區(qū):棕漠土廣泛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脈、甘肅的北山一線以南,嘉峪關以西,昆侖山以北的廣大戈壁平原地區(qū)。以河西走廊的西半段,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哈密盆地和噶順戈壁地區(qū)最為集中。塔里木盆地周圍山前的洪積戈壁,以及這些地區(qū)的部分干旱山地上也有分布。
主要特征:棕漠土的地表完全是一片漆黑的礫冪,比灰棕漠土的還要暗一些。下面的結皮為淺灰或乳黃色,厚度多不超過1厘米,混有小礫石,蜂窩狀孔隙已不很明顯,片狀—鱗片狀結構基本沒有,并且容易破碎。唯有吐魯番的葡萄溝地區(qū),在能引水灌溉的溝口地段,沿等高線按一定距離挖溝,溝內填一定厚度的細土,種植葡萄,取得了不小成績,積累了改造、利用棕漠土的豐富經驗,如能積極推廣,前途還是廣闊的。
注:在干旱區(qū)荒漠景觀中,地表有一層青黑色的礫石層,稱為荒漠礫冪。
(4)荒漠土
代碼:E21。
荒漠土是指在荒漠地區(qū)發(fā)育的地帶性土壤。
分布地區(qū):荒漠土廣泛分布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的荒漠地區(qū)。全世界荒漠土的面積約為162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1.7%。主要分布在下述六個地區(qū):(1)非洲撒哈拉大荒漠;(2)大洋洲大荒漠;(3)中亞大荒漠;(4)阿拉伯大荒漠;(5)南美大荒漠;(6)美國西部大荒漠。中亞大荒漠包括中亞細亞荒漠、蒙古和我國西北部荒漠地區(qū)。
主要特征:荒漠土分布區(qū),深居內陸腹地和干旱地帶,屬干旱的大陸性氣候。土壤有機質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聚明顯,土體中普遍有石膏和易溶鹽的聚積。降水量十分稀少,荒漠地區(qū)日照強烈,溫差大,蒸發(fā)強,蒸發(fā)量比降水量高出十倍至近百倍。
例題: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 )。
A.棕灰漠土
B.灰棕漠土
C.棕漠土
D.荒漠土
E.沙漠土
答案:ABCD
解析:漠土綱土壤主要包括棕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荒漠土四個方面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