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與法規(guī):淋溶土綱土壤

字號:

二、淋溶土綱土壤
    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黃棕壤、黃褐土、棕壤、暗棕壤、白漿土、棕色針葉林土六個方面土類。
    (1)黃棕壤
    代碼:B11。
    黃棕壤是黃紅壤與棕壤之間過渡型土類。
    分布地區(qū):北起秦嶺、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長江,西自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東至長江下游地帶。
    主要特征:黃棕壤的形成過程,既具有黃壤與紅壤富鋁化作用的特點,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點。呈弱酸性反應(yīng),自然肥力比較高。
    (2)黃褐土
    代碼:B12。
    分布地區(qū):黃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緣以及暖溫帶南緣的低山丘陵或崗地。其地域范圍大致在秦嶺-淮河以南至長江中下游沿岸,與黃棕壤處于同一自然地理區(qū)域。
    主要特征:黃褐土土體深厚,土壤呈黃褐色或黃棕色,質(zhì)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土層緊實,尤以心底土中的粘粒聚積明顯,并有鐵錳膠膜和結(jié)核淀積,土壤呈中性偏微堿性。
    (3) 棕壤
    代碼:B21。
    棕壤也稱棕色森林士,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分布地區(qū):主要分布干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在褐土地帶的垂直帶上亦有分布。
    主要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強烈,還產(chǎn)生較明顯的淋溶作用,使鉀、鈉、鈣、鎂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積。土層較厚,質(zhì)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zhì)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yīng)
    (4)暗棕壤
    代碼:B31。
    暗棕壤也稱暗棕色森林上,是溫帶針闊葉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分布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東北地區(qū)。其次在暖溫帶山地的垂直帶。在東北地區(qū),暗棕壤是面積的一個土類,分布于大興安嶺東坡、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和長白山等地。
    主要特征:土壤呈酸性反應(yīng),它與棕壤比較,表層有較豐富的有機質(zhì),腐殖質(zhì)的積累量多,是比較肥沃的森林土壤。
    (5)白漿土
    代碼:B32?!?BR>    白漿土是發(fā)育于溫帶和暖溫帶濕潤季風(fēng)氣候條件下,有周期性滯水淋溶的土壤。
    分布地區(qū):白漿土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和濕潤氣候之間的過渡地帶,世界各地都有存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東部、東北部和吉林東部,以三江平原最為集中。
    主要特征:在腐殖質(zhì)層下有一灰白色的緊實亞表層,即白漿層,厚20~40厘米。
    (6)棕色針葉林土
    代碼:B41。
    棕色針葉林土是中國寒溫帶濕潤地區(qū)明亮針葉林或暗針葉林下形成的,具有灰白色亞表土的土壤。
    分布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北段山地垂直帶上部。
    主要特征:自然植被以針葉林為主,氣候條件的主要特點是寒冷而濕潤。剖面分化比較明顯,自上而下可分為苔蘚枯枝落葉層、腐殖質(zhì)層、漂灰層、淀積層和母質(zhì)層。
    例題: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 )。
    A.黃棕壤
    B.黃褐土
    C.棕壤
    D.紅壤
    E.暗棕壤
    答案:ABCE
    解析:淋溶土綱土壤主要包括黃棕壤、黃褐土、棕壤、暗棕壤、白漿土、棕色針葉林土六個方面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