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寓言故事集錦(5篇)

字號: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xué)體裁,字數(shù)不多,但言簡意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下面是整理分享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經(jīng)典寓言故事:亡羊補牢
    從前有一個牧民,養(yǎng)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nèi)。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fā)現(xiàn)羊少了一只。原先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鉆了進來,把一只羊叼走了。
    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BR>    他說:“羊已經(jīng)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理解鄰居的好心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fā)現(xiàn)又少了一只羊。原先狼又從窟窿里鉆進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這位牧民很后悔沒有認直理解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xiàn)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xùn),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能夠避免繼續(xù)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2.經(jīng)典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貍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于是,便一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只狐貍吃進肚子里的時候,狡黠的狐貍突然說話了:
    ‘哼!你不要以為自我是百獸,便敢將我吞食掉;你要明白,天地已經(jīng)命令我為王中,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匣⒙犃撕偟脑?,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貍那副傲慢鎮(zhèn)定的樣貌,心里不覺一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凌人的態(tài)勢,竟不知何時已經(jīng)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tǒng)治我們的!
    這時,狐貍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明白他對自我的那一番說詞已經(jīng)有幾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樣,難道你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么你此刻就跟我來,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匣⒂X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于是,狐貍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細心翼翼的在后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可是當它們發(fā)現(xiàn)走在狐貍后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貍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驚膽戰(zhàn),但他并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我,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貍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一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我還不自知呢!
    所以,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懼昭奚恤,完全是因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說,他們畏懼的其實是大王的權(quán)勢呀!”
    3.經(jīng)典寓言故事:孔雀惜尾
    有一只雄孔雀的長尾巴真是漂亮極了,金黃和翠綠的顏色互相交錯,在陽光下閃爍著艷麗的光澤,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造化竟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杰作,這絕不是一般的畫家用七彩筆所能描繪得出來的。
    豈止是人類羨慕雄孔雀美麗的尾羽,就連這雄孔雀自身也因這美麗而陶醉,以至進一步養(yǎng)成了嫉妒的惡習(xí)。它雖然已經(jīng)被人類馴養(yǎng)很久了,但只要是見到了有少男少女們穿著顏色鮮艷的服裝在大街上行走,仍然禁不住妒火中燒,總要攆上去啄咬幾口,才肯罷休。
    早先,這只雄孔雀每逢在山里棲息的時候,總是要首先選擇好一個能掩藏尾羽的地方,然后再來安置身體的其他部位??墒怯幸惶?,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雄孔雀因躲避不及,而淋濕了漂亮的尾羽,這使它好痛心呀。恰在此時,手持羅網(wǎng)捕鳥的.人又來到了面前,而這只孔雀還在珍惜顧盼自我漂亮的尾羽,不肯展翅高飛逃離現(xiàn)場,于是只好落入了捕鳥人撒下的羅網(wǎng)。
    雄孔雀有著美麗的長尾羽,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它卻對自我的這一優(yōu)長之處珍愛得太過分了,其結(jié)果是反而招致了禍患。雄孔雀的下場警示人們:如果有誰對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將某個長處當包袱背起來,為其所累,這時好事就有可能變成壞事,引出本來不該發(fā)生的后果。
    4.經(jīng)典寓言故事:患得患失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lǐng),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并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十分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里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lǐng),也目睹過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xí)一番,好盡情領(lǐng)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里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日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lǐng),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于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guī)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此刻請先生開始吧?!?BR>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fā),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
    想到自我這一箭出去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一向鎮(zhèn)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fā)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最終下定決心松開了弦,箭應(yīng)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fā)百中,為什么今日跟他定下了賞罰規(guī)則,他就大失水準了呢”
    手下解釋說:“后羿平日射箭,可是是一般練習(xí),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能夠正常發(fā)揮??墒墙袢账涑龅某煽冎苯雨P(guān)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shù)呢看來一個人僅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我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yīng)當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xùn),面臨任何情景時都應(yīng)盡量堅持平常心。
    5.經(jīng)典寓言故事:駕馭木筏
    傳說中,有往來于天上人間的木筏,駕馭木筏的人是真正勇敢無畏的人。
    西漢時期,有個隱士叫羅君平。據(jù)說,他明白往來于天上和人間的木筏從人間到天上的時間,所以,凡是要到天上去的人,臨出發(fā)之前都要先到羅君平那里來。
    這一天,木筏出發(fā)的時間快要到了,羅君平家聚滿了將要乘筏上天的人。這時候,一個駕木筏的人從羅君平家中走了出來。上天的人中有一個趕緊上前,拉住他問道:“上天要經(jīng)過曲折的河水,而天又是那么高那么大,一路上還有神怪精靈,木筏在行駛中有時還會顛倒過來。你經(jīng)常駕著木筏漂浮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為什么你連手都不抖一下、一點也不害怕呢”
    駕木筏的人回答說:“我用了多年時間來學(xué)習(xí)駕馭木筏的本領(lǐng),又用了三年時間來親自駕馭木筏,往來于天上人問?!?BR>    那人又問:“僅僅靠本領(lǐng)和實踐,就能夠了嗎”
    駕木筏的人說:“當然不是。在每次駕木筏上天的時候,我憂慮的只是不明白自我到底能活多少年,而根本就不研究木筏是否能夠回到人問。我駕馭著木筏,一路上波浪翻騰,氣候千變?nèi)f化,反復(fù)無常。有時陽光燦爛,云蒸霞蔚,一下子又突然變得暗淡無光,明亮的白天剎時變成黑夜。有時候,木筏和波浪互相撞擊,猛然震蕩起來像脫韁的野馬急馳狂奔,一會兒沉到波谷浪底,一會兒又像格斗一般沖向高高的浪尖,恍恍惚惚的樣貌,使我感到似乎有無數(shù)人在駕馭這木筏。每當這時,我的心境都十分鎮(zhèn)定,一點兒也不慌張。如果此刻心里一慌,手腳就會不聽使喚了。只要心里不慌亂,怎樣也不會跌倒,直至平安地到達目的地。”
    那個問話的人深有感觸地說:“我想,你說的這些道理不僅僅適用于駕馭木筏,其實許多事情也都要這樣才行啊!”
    我們從駕馭木筏中能夠領(lǐng)悟到:不管干什么事,遇到什么情景,都應(yīng)當專心致志,毫不動搖,無所畏懼,勇往直前,這樣才能克服困難,爭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