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釋義:第十八條

字號: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和學校發(fā)現(xiàn)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應當及時依法查處,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
    【釋義】本條是關于預防未成年人被教唆、脅迫、引誘進行違法犯罪的規(guī)定。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每一個人都要關心、愛護未成年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本法第29條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本法規(guī)定的不良行為,或者為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提供條件?!苯趟?、脅迫、引誘未成年人實施不良行為是不允許的,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更應當嚴加禁止。而且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行為,往往也同時構成違法犯罪行為,有關主管機關應當依法予以查處。因此,本條作了相應的規(guī)定。
    根據(jù)本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和學校發(fā)現(xiàn)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這里所說的“教唆”,是指以授意、慫恿、勸說等方法唆使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教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教唆者本人不一定直接實施違法犯罪行為;這里所說的“脅迫”,是指對未成年人施以威脅、恫嚇,進行精神上的強制,以迫使未成年人不敢不去實施違法犯罪行為;這里所說的“引誘”,是指對未成年人以金錢、物質利益等好處誘使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如果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無論該未成年人是否已經實施了違法犯罪行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和學校一經發(fā)現(xiàn),就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請求公安機關處理。依照本條規(guī)定,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首先應當及時依法查處。這里所規(guī)定的“依法查處”,是指對報告的情況進行調查或者偵查,分別不同的情節(jié),依照《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處理。關于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法律責任,《刑法》第29條對教唆犯罪作了明確規(guī)定:“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薄吨伟补芾硖幜P條例》第14條也明確規(guī)定:“二人以上共同違反治安管理的,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分別處罰。教唆或者脅迫、誘騙他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所教唆、脅迫、誘騙的行為處罰。”第17條規(guī)定:“違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從重處罰:(一)有較嚴重后果的;(二)脅迫、誘騙他人或者教唆不滿十八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三)對檢舉人、證人打擊報復的;(四)屢犯不改的。”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構成刑法共同犯罪分類中的“教唆犯”,教唆犯即使沒有直接去實施犯罪,但也與被教唆實施犯罪的未成年人構成共同犯罪。脅迫和引誘未成年人犯罪的,也構成共同犯罪。在處罰上,要根據(jù)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犯罪的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考慮到未成年人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被教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法律明確規(guī)定應依法從重處罰。實踐中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被教唆的未成年人沒有犯教唆的罪,教唆的人也構成犯罪,但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本條除規(guī)定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應及時查處外,還規(guī)定對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脅的,應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其人身安全。這里所說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主要是指被教唆、脅迫、引誘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如果不按照教唆、脅迫、引誘者的意愿去實施違法犯罪可能會受到傷害以及被教唆、脅迫、引誘的未成年人去實施違法犯罪可能會受到傷害等。公安機關接到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報告后,應當立即了解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否有受到威脅的情況。如果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就應當及時采取足以消除其威脅的有效措施,如立即對未成年人將要或者正在實施的違法犯罪進行制止,對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犯罪的人立即采取強制措施或者進行必要的控制,派出人員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等,以切實保護其人身安全。公安機關接到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報告后,不及時查處或者不采取有效措施,嚴重不負責任的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本法第51條對此作了明確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