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釋義:第四十條

字號:

第四十條 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釋義】本條是對未成年人加強對犯罪進行自我防范的規(guī)定。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會開展綜合治理,正如本法第3條規(guī)定的那樣,政府有關部門、司法機關、人民團體、有關社會團體、學校、家庭、城市居民委員會、農(nóng)村村民委員會等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但是,在重視從外部條件作好各方面預防犯罪工作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未成年人自身在預防和抵制犯罪方面的作用。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用辯證的方法看,外因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條件,內因是根據(jù),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沒有內因,外部條件再好,事物也不會發(fā)生質的變化,正如溫度條件再好,石頭也孵不出雞子。預防犯罪的工作也是一樣,一個人走向犯罪道路,與他所接觸的人和事,與他所處的環(huán)境,關系十分密切,比如受壞朋友的影響、引誘,家長教育方法不當,學校疏于管理等等,尤其是未成年人處于成長發(fā)育階段,還沒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和外部環(huán)境還不具備應有的辨別能力,因此,外部條件對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長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一個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其自己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決定的,即使是未成年人,也不能忽視其自身的決定作用。基于此道理,本法在規(guī)定了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充分發(fā)揮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作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以及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教育和矯治等內容的同時,還專門規(guī)定了未成年人對犯罪進行自我防范的內容,以充分發(fā)揮未成年人自身在預防犯罪方面的能動作用。另外,對于未成年人在受到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侵害時如何有效地防止這些侵害、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也作了相應規(guī)定。
    首先,“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guī)及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這是對犯罪進行自我預防的基本條件。這里所說的“法律、法規(guī)”,是廣義的,包括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各種行為規(guī)范,但主要還是指與預防和禁止違法犯罪行為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比如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其它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對于未成年人來說,要求其對這些法律的所有內容都很熟悉,也不現(xiàn)實,應當通過法制教育讓未成年人知曉在自己這個年齡段最容易發(fā)生的一些違法犯罪行為,有針對性地強化這方面的預防意識。“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主要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日常交往當中逐漸形成的有利于維護大家共同利益、體現(xiàn)社會文明進步的行為規(guī)范,它不是因為法律、法規(guī)有規(guī)定才形成的行為規(guī)范,而是基于公眾的共同意識、共同認可自然形成的行為規(guī)范。比如敬老愛幼、尊敬師長、禮貌待人、愛護公共財物、以及在公共場所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些道德準則等等。自覺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guī)范,對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品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有了良好的品行,就比較容易能夠抵制各種不良思潮和不良行為的影響和誘惑,這是自身預防犯罪的重要基礎。
    其次,應當“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這是加強對未成年人進行人格培養(yǎng),提高未成年人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白宰稹保饕侵v自我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品行。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人格和品行沒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就容易受到不良習氣的影響,容易隨波逐流、沾染上不良行為。所以,“自尊”反映了一種健康向上的品格?!白月伞保饕侵缸约耗軌蚩刂谱约?,嚴格要求自己,而不是放任自流、隨著性子來?,F(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道理是會講的,也知道做什么不對,但是一遇到實際問題,自己約束不了自己,缺乏自律,以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無論在歷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教訓是很多的。在大是大非問題上自己能管得住自己,做到自律,對防止一個人犯錯誤,對減少、杜絕違法犯罪行為是十分重要的。“自強”,是指積極要求進步,無論在學習上、品行上,都有進取心,不甘于落后,這是一個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自律、自強”,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構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格整體,它不僅對未成年人,即使是對成年人,也是很重要的做人準則。本法在“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范”一章中規(guī)定未成年人應當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對于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充分發(fā)揮未成年人在預防犯罪方面自身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未成年人應當“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這是未成年人對犯罪進行自我防范的重要主觀條件?!氨鎰e是非”的能力,從廣義上講,不僅包括對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行為、現(xiàn)象具有正確判斷其對錯、好壞的能力,也應當包括對常見多發(fā)犯罪的識別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可以說是對犯罪進行自我防范的前提條件,是非標準不清,對一些常見的犯罪也沒有認識,就談不上自覺去預防犯罪?!白晕冶Wo”的能力是指在受到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侵害時,能夠擺脫、制止、以及對自己進行保護的能力。實踐證明,有許多未成年人在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時,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不能使其擺脫惡劣環(huán)境,最后該未成年人也走上犯罪道路,由原來的受侵害者變?yōu)榍趾φ?。因此,加強未成年人對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未成年人對犯罪進行自我防范的一個重要內容。
    本條規(guī)定的以上三個方面,最終目的是要達到使未成年人能夠“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