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證券考試:投資基金第十一章重點與難點(一)

字號:

第十一章 證券組合管理理論
    第一節(jié) 證券組合管理概述
    一、證券組合含義和類型
    證券組合按不同的投資目標可以分為避稅型、收入型、增長型、收入和增長混合型、貨幣市場型、國際型及指數化型等。
    避稅型證券組合通常投資于市政債券,這種債券免交聯邦稅,也常常免交州稅和地方稅。
    收入型證券組合追求基本收益(即利息、股息收益)的化。能夠帶來基本收益的證券有附息債券、優(yōu)先股及一些避稅債券。
    增長型組合以資本升值(即未來價格上升帶來的價差收益)為目標。
    收入和增長混合型證券組合試圖在基本收入與資本增長之間達到某種均衡,因此也稱為均衡組合。
    貨幣市場型證券組合是由各種貨幣市場工具構成的。
    國際型證券組合投資于海外不同的國家,是組合管理的時代潮流。
    二、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和特點
    證券組合管理的意義在于采用適當的方法選擇多種證券作為投資對象,以達到在保證預定收益的前提下使投資風險最小或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使投資收益化的目標,避免投資過程的隨意性。
    證券組合管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投資的分散性。證券組合理論認為,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尤其是證券音關聯性極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的降低非系統風險,使證券組合的投資風險趨向于市場平均風險水平。因此,組合管理強調構成組合的證券應多元化。
    (2)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性。
    三、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和步驟
    (一)證券組合管理的方法
    根據組合管理者對市場效率的不同看法,其采用的管理方法可大致分為被動管理和主動管理兩種類型。
    (二)證券組合管理的基本步驟
    1.確定證券投資政策。證券投資政策是投資者為實現投資目標應遵循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準則。包括確定投資目標、投資規(guī)模和投資對象三方面的內容以及應采取的投資策略和措施等。
    投資目標的確定必須包括風險和收益兩部分內容。
    2.進行證券投資分析。證券投資分析的目的是明確這些證券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影響證券價格波動的諸因素及其作用機制;另一個目的是發(fā)現那些價格偏離價格的證券。
    3.組建證券投資組合。
    4.投資組合的修正。投資者對證券組合的某種范圍內進行個別調整,使得在剔除交易成本后,在總體上能夠限度地改善現有證券組合的風險回報特性。
    5.投資組合的業(yè)績評估??梢钥闯墒亲C券組合管理過程上的一種反饋與控制機制。
    四、現代證券組合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fā)展
    (一)現代證券組合理論的產生
    1952年,哈理·馬柯威茨發(fā)表了一篇題為《證券組合選擇》的論文。這篇的論文標志著現代證券組合理論的開端。
    (二)現代證券組合理論的發(fā)展
    當今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多因素模型已被廣泛應用在證券組合中普通股之間的投資分配上,而最初的,更一般的馬柯威茨模型則被廣泛應用于不同類型的證券之間的投資分配上。如債券、股票、風險資產和不動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