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五篇)

字號: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教師需要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通過讀書可以加深自身底蘊,提高自身學養(yǎng)。利用課余時間,我讀了一些教育專著,很有感觸。
    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從“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闡述了自己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的思考,這實實在在是作者以一個學者的思想在為我們解惑;李鎮(zhèn)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使我的心靈受到激蕩,“隨意或許是一種美麗,而執(zhí)著卻是一片更燦爛的云彩”,讓我重新反思自己的“隨意”與“從容”,突然間我覺得以前的“隨意”是一種逃避,以前的“從容”包含著惰性;博士肖川的《教育的理想與信念》運用了感性的文字表達理性的思考,用詩意的語言描繪多彩的教育世界,以真摯的情感謳歌人類之愛,以滿腔的熱情高揚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他們凝練、雋永的文字和獨到教育的闡釋給我深深的啟迪,也改變了我的生活觀和教育觀。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篇2
    這學期我們科組傳閱了《做一個優(yōu)秀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這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仔細品味每一位教育家的成長故事,無不都透露著一個美麗的字“愛”。書中的名師都愛學生,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愛是成就他們事業(yè)的根基。
    正因為心中充滿著對學生的愛,他們才會視學生如己出,才會尊重每一個孩子,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更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tài)。因為心中有愛,才更懂得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才更愿意等待,他們在靜靜地守候生命之花綻放出獨有的顏色,因為心中有愛所以懂得:花兒有性,它們將綻放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里他們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人,把學生看作發(fā)展中的個體,真正尊重學生、熱愛學生。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了教師應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問題。錢守旺認為,教師應該有一顆佛心,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是的,教師當有一顆佛心,要始終保持一種從容大度的心態(tài),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氣躁,堅持正面的、走正道的教育,對孩子不苛求、不失望、不冷漠、不悲觀,讓教育的過程始終有生命在場。他說:“我熱愛自己的事業(yè),我鐘愛自己的學生。因為有了這份愛,我便有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孩子們真摯的感情;擁有了世界上最可愛的禮物——孩子們燦爛的笑容;走進了世界上最不該忽視的領域——孩子們純真的心靈。責任感和使命感引領著我,讓青春歲月綻放出奪目的光彩。“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個學生。孩子們犯錯誤時,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正是憑著對學生的一篇愛心,我?guī)С隽艘粋€又一個先進班集體,治理了一個又一個亂班,轉化了一個又一個學困生”。
    華老師“欣賞”的胸襟和藝術更為他的課堂生發(fā)了無窮的魅力。他對學生的欣賞幾乎無處不再,他認為抓住課堂上轉瞬即逝的鼓勵激發(fā)、點化學生的機會,就是抓住了“課眼”,課堂就會表現(xiàn)出生命的張力。雖然我的課堂中也與這樣的欣賞和鼓勵,但我缺乏的是耐心,有的是不耐煩。通過華老師,我發(fā)現(xiàn)教育的藝術就是欣賞的藝術,它會使一杯普通的白開水神奇地變成醇美的茅臺酒。
    因為對教育事業(yè)的一腔熱愛,他們才會甘于清苦,埋頭苦干,更有激情去努力探索;因為熱愛,才會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才會覺的工作著才是美麗的;才會把講臺當作自己解不開的情懷;錢守旺老師說:朋友,不管是事業(yè)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自己的事業(yè),我們都應當無怨無悔。當我們用愛心呵護自己的事業(yè)時,你會發(fā)現(xiàn)平凡的工作中蘊藏著無窮的樂趣!當我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自己的事業(yè)時,你會看到生命之樹綻放出絢麗的花朵!當我們像經(jīng)營自己的家一樣精自己的學校時,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一切都是那樣富有魅力!夏青峰,一畢業(yè)分配到只有七八個老師的雜草叢生的村小。但是,他沒有因為環(huán)境的不如意而沉淪,不斷讀書充電,最初只是想考研,卻被最純真的孩子打動,決心留下教書,但是一顆想飛的心,從未放棄過對藍天的渴望。
    村小工資少的可憐,為了貼補家用,暑假到蘇南打工,走進了華西村,走進了華士中心小學,找到了校長,自我推薦,校長獨具慧眼,發(fā)現(xiàn)了他的優(yōu)秀,于是他成為了華士中心小學的一名數(shù)學教師,從此走上專業(yè)發(fā)展之路,開始了艱難的修煉過程。不斷聽老教師的課,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教學設計,夜深人靜時經(jīng)常對著墻壁一遍又一遍“試教”,最難能可貴的是他走上了專業(yè)閱讀之路。他說——為了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建構屬于自己的數(shù)學思想,我走進了學校圖書館,蘇格拉底、盧梭、洛克、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專家學者的鴻篇巨制開始走進我的視野。那是一段更為艱辛的閱讀,因為讀理論無疑要有啃書的勇氣和耐力,一次次煩躁地放下,又一次次珍愛地拿起,一遍遍對自己說“讀下去,再讀下去”。正是由于他堅持讀書,不斷反思課堂,兩年后他獲得了全國比賽課一等獎的第一名,寫出了近百篇的論文,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并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校長,現(xiàn)在又調(diào)到北京當校長。他的成長源于他的不斷的讀書、反思和實踐,這便是這些特級教師成功的普遍規(guī)律之一,幾乎所有的特級教師都介紹了他們的讀書、學習加反思之路。比如,錢守旺,把工作當做一種愉快的帶薪學習;徐斌,做一個快樂的行者。
    “愛”——人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人世間最動人的字眼,人世間最偉大的字眼,它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無限的生機和希望。三十年的教師生涯和人生經(jīng)歷告訴李烈老師:一個人生命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生命是悲哀的。詮釋生命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你不付出真心愛學生,學生更加不會去愛你,去聽你
    他們不但自己對學生對教育充滿著無限愛,他們還是愛的使者,傳播愛、延續(xù)愛。感動于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李烈校長的教育觀念,她在教學及管理中追求“以愛育愛”。她要求以教師自身的愛培育出學生的愛,她認為愛不僅是教育手段,更是教育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通過行為的感染、情感的遷移、教育的智慧,喚起學生愛共鳴,最終使學生學會理解愛、主動體驗愛、自覺付出愛。讓教師以自己愛的情感、愛的行為、愛的能力和愛的藝術,培育學生愛心的理念。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篇3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這一切都歸功于讀書,時間每過去一年,學校教科書這有一滴水在教師的知識海洋里就邊得越來……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蘇霍姆林斯基語)”
    又一次捧起大師的經(jīng)典,想起初讀的時候,自己還是一個剛出學校的學生,懷著對大師的崇敬拜讀了它。教了近十年的書,當讀書成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知道的是那樣的少。
    年少時總覺得教育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師是一份輕松的活,教書的日子久了,越來越發(fā)覺做一名好老師不是那么容易。就簡單的讀書而言,學生是一個裝不滿的水桶,自己永遠是被他們追趕的送水工。要想在課堂上成竹在胸,縱橫馳騁,不斷讀書是一條不錯的捷徑。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知識更迭的速度,讓人時刻感到知識的滯后。教科書的背景越發(fā)寬廣,學生的生活接觸豐富多彩,社會信息交流的通暢。作為課堂教學的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應該有交流的基礎,從而也可以從學科知識的背景中取得相應的知識給予學生富有成效的啟發(fā)。
    西漢的劉向有句名言:“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苯處熾m然不言愚鈍,但讀書,可以讓你充滿內(nèi)涵;可以讓你變得深刻。讀書,使你聰慧;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你站得高看得遠,使你的見解和視野更加開闊。面對學生捫心自問我準備好了嗎?感到不足,讀書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篇4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jīng)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nèi)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xiàn)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xiàn)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fā)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jù)人的心理發(fā)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xiàn)代教育理念,要知道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強調(diào)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yōu)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xiàn)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jié)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近30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fā)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心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篇5
    一杯清茶,一段音樂,徐徐的清風,此時加上一本好書,就有了安靜而又豐富的內(nèi)心。書,因為有她,我們變得會思考,并充滿著靈性。
    每天都會翻上幾頁的是畢淑敏著的《愛怕什么?》。她以心理學家的目光和作家的筆法,針對當代中國人紛繁驛動的心,寫下了那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散文??粗黄告傅纴淼纳⑽模q如自己的內(nèi)心沐浴在清新的風中,蕩滌得一如雨后的新葉。作為一名老師,繁瑣的工作,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常常有些讓人喘不過氣來,精心讀著這本書,正如書名所說,愛怕什么?于是,極力地吸收著書中的營養(yǎng),告訴自己,活得好一點,快樂一點,善良一點,健康一點,光明一點……很喜歡其中一篇的書名《魚在波濤下微笑》,那么讓我在陽光下微笑,更是希望在平時,因為我的努力,我的學生們在陽光下微笑……
    書桌上《做一名有專業(yè)尊嚴的教師》、《聽竇桂梅老師講課》這兩本書是關于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她的課堂教學智慧、細膩、甚至是唯美。佩服她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從她的課,她的講座,甚至是每一個細節(jié),展現(xiàn)出的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因此,認真讀了這兩本書,內(nèi)心里甚至偷偷地奢望自己也能成為竇老師一樣出色,不是因為可以出名,而是因為這樣老師學生會喜歡,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才會沉醉其中。認真琢磨竇老師的文字,仿佛能置身于當時的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中,促使我也不斷反思我的課堂。我震撼于這段文字:“教師因讀書鑄就備課靈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愛心、理想信念、社會良知以及社會責任心,這,才是一個教師不或缺的精神底子”……所以,竇老師能夠超越教材,她的深度備課這一理念也伴隨著這段文字,深入我的內(nèi)心。竇老師的課堂,竇老師的文字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我的心,有智慧,有激情,有詩意,所以有魅力。我想,這就是我前行的目標。
    每一次讀書便覺得自己的膚淺,于是,將繼續(xù)鼓勵自己,每天讀一點,厚積才能薄發(fā)。那么,靜靜看書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獲。
    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