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計劃階段確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調整
重要性水平可以變化,可以上升、降低
在確定審計程序后,如果注冊會計師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審計風險將增加。注冊會計師應當選用下列方法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如有可能,通過擴大控制測試范圍或實施追加的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2.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
(四)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
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這里所說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額的大小。
審計風險越高,越要求注冊會計師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審計證據,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審計證據之間也是反向變動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注冊會計師不能通過不合理地人為調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審計風險。因為重要性是依據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斷標準確定的,而不是由主觀期望的審計風險水平決定。
注意:重要性在計劃審計工作和評價錯報影響時都要運用。
計劃審計工作
(審計計劃階段)
確定重要性初步判斷數(報表層重要性水平)
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實施階段
對計劃階段重要性水平的調整
評價審計結果
(審計報告階段)
匯總各賬戶的錯報
將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與報表層重要性進行比較
重要性水平可以變化,可以上升、降低
在確定審計程序后,如果注冊會計師決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水平,審計風險將增加。注冊會計師應當選用下列方法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1.如有可能,通過擴大控制測試范圍或實施追加的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
2.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
(四)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
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這里所說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額的大小。
審計風險越高,越要求注冊會計師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審計證據,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審計證據之間也是反向變動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注冊會計師不能通過不合理地人為調高重要性水平,降低審計風險。因為重要性是依據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斷標準確定的,而不是由主觀期望的審計風險水平決定。
注意:重要性在計劃審計工作和評價錯報影響時都要運用。
計劃審計工作
(審計計劃階段)
確定重要性初步判斷數(報表層重要性水平)
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
實施階段
對計劃階段重要性水平的調整
評價審計結果
(審計報告階段)
匯總各賬戶的錯報
將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與報表層重要性進行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