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會計師《會計》輔導資料:存貨(3)

字號:

(3)估計售價的確定。為了計算出可變現(xiàn)凈值,必須先確定估計售價。估計售價有三種確定方法:
    ①為執(zhí)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當以產成品或者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xiàn)凈值的計量基礎。
    ②如果企業(yè)持有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超出部分的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③沒有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約定的存貨,其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產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銷售價格或原材料的市場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歸納起來就是:有合同的執(zhí)行合同價;沒有合同的執(zhí)行一般市場價格。
    3.材料等自用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特殊規(guī)定
    (1)對于用于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應當將其與所生產的產成品的期末價值減損情況聯(lián)系起來:
    ①對于用于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預計高于產成品的生產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材料成本計量,即不計提跌價準備。
    ②如果材料價格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產成品的生產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即需要計提跌價準備。應特別注意的是,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通過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和產成品的預計銷售費用及稅金來計算:
    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產成品的估計售價-將材料加工成產成品尚需投入的成本-產成品估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
    (2)對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則只需要將材料的成本與根據材料本身的估計售價、估計銷售費用及相關稅金確定的可變現(xiàn)凈值相比即可。
    4.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比較后計提,如果某些存貨與具有類似用途并在同一地區(qū)生產和銷售的存貨系列相關,且實際上難以將其與該存貨系列的其他項目區(qū)別開來進行估價,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存貨類別計算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比較后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5.存貨跌價準備的賬務處理
    (1)期末提取存貨跌價準備時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期末沖回存貨跌價準備時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6.舉例說明不同用途的存貨,其跌價準備計提、轉回和轉銷:
    ①外售的庫存商品如何計提跌價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