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會計師《會計》預習資料:租賃(5)

字號:

二、承租人融資租賃的處理
    1.租入資產時,視同自有資產入賬
    根據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必須將融資租入資產視同自有資產入賬。在租賃期開始日,承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xù)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接例1,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4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384.28萬元,根據孰低原則,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為384.28萬元;在2007年1月1日賬務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384.28
    未確認融資費用 65.72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450(本+息)
    長期應付款攤余成本=長期應付款賬面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
    2.初始直接費用
    承租人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過程中發(fā)生的,可歸屬于租賃項目的手續(xù)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初始直接費用,應當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接例1,假設為租入該設備發(fā)生手續(xù)費、律師費等初始直接費用共10.72萬元,全部用銀行存款支付。會計處理如下: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10.72
    貸:銀行存款 10.72
    即固定資產原價為395萬元(384.28+10.72)。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攤。承租人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費用(利息費用)。
    承租人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應當根據租賃期開始日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不同情況,對未確認融資費用采用不同的分攤率(實際利率):
    (1)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2)以合同規(guī)定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合同規(guī)定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
    (3)以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折現率將最低租賃付款額折現、且以該現值作為租入資產入賬價值的,應當將銀行同期貸款利率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