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助理醫(yī)師考試輔導(dǎo):癰的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

字號:

1.癰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多個相鄰的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好發(fā)于皮膚韌厚的項背部,有時也見于上唇和腹壁。常見于身體比較衰弱或糖尿病病人。 感染常從一個毛囊底部開始,因皮膚厚而沿皮下脂肪層蔓延,侵入附近的毛囊群。
    2.臨床表現(xiàn)
    癰早期呈大片醬紅色炎癥浸潤區(qū),高出體表約1cm,堅硬、水腫,與正常組織界限不清。接著中央?yún)^(qū)皮膚壞死,形成粟粒狀膿栓,脫落很慢;中心部塌陷,狀似蜂窩,溢出膿血樣分泌物。患處劇痛。病人常有輕度寒戰(zhàn)、發(fā)熱、全身不適、惡心。唇癰也有導(dǎo)致海綿竇血栓形成的危險。
    3.癰治療
    (1)充分休息、加強(qiáng)營養(yǎng),使用鎮(zhèn)靜劑,合理選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2)局部早期可用金黃膏、50%硫酸鎂或70%酒精濕敷。
    (3)較小的癰在早期經(jīng)上述處理后,壞死組織脫落,傷口可逐漸愈合外,大部分癰都因病變范圍較大,引流不暢,中央部壞死組織多,全身癥狀重者,感染不易控制而需作切開引流術(shù)。
    切開一般用“+”、“++”或“川”形切口。切口應(yīng)超出炎癥范圍少許,深達(dá)筋膜,盡量剪除壞死組織(不止是只切開至皮膚全層)。唇癰不宜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