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法系用鱟試劑與細菌內毒素產(chǎn)生凝集反應的機理,以判斷供試品中細菌內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一種方法。內毒素的量用內毒素單位(EU)表示。
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系自大腸桿菌提取精制得到的內毒素。以細菌內毒素國際標準品為基準,經(jīng)過協(xié)作標定,使其與國際標準品單位含義一致。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用于標定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和標定、仲裁鱟試劑靈敏度。
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系以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為基準進行標定,確定其重量的相當效價。每1ng工作標準品效價應不小于2EU,不大于50EU,并具備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的實驗數(shù)據(jù)。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用于鱟試劑靈敏度測定及試驗中的陽性對照。
試驗準備
試驗所用器皿,需經(jīng)處理,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內毒素,常用的方法是250℃或180℃干烤適當?shù)臅r間,也可用其它適宜的方法。試驗操作過程應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
根據(jù)鱟試劑靈敏度的標示值(λ<[b]>),將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或工作標準品用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①溶解,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15分鐘,然后制備成合適的2倍稀釋濃度,即2λ<[b]>、λ<[b]>、0.5λ<[b]>和0.25λ< [b]>備用,每稀釋一步均應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30秒鐘,按“檢查法”項下試驗,每一稀釋液平行做4管,如濃度4管均為陽性,最低濃度4管均為陰性,按下式計算鱟試劑靈敏度測定值(λ<[c]>)。
ΣX λ<[c]>=log<-1>───
4
X為反應終點內毒素濃度的對數(shù)值。
當λ<[c]>在0.5~2.0λ<[b]>(包括0.5λ<[b]>和2.0λ<[b]>)時,方可用于細菌內毒素檢查并以λ<[b]>為該批鱟試劑的靈敏度。每批新的鱟試劑在用于試驗前都要進行 靈敏度的復核。
供試品干擾試驗
按“鱟試劑靈敏度復核”項下試驗,用供試品的有效稀釋液將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或工作標準品制成2.0λ<[b]>、λ<[b] >、0.5λ<[b]>、0.25 λ<[b]>濃度稀釋液。供試品的有效稀釋倍數(shù)(D)按下式計算:
D=L/λ<[b]> L為供試品的細菌內毒素限值,EU/ml。
如果有供試品和無供試品測得的鱟試劑靈敏度(λ<[c]>)在0.5~2.0λ<[b]>(包括0.5λ<[b] >和2.0λ<[b]>)時,則認為供試品在該濃度下不干擾試驗,否則需進行適當處理后重復本試驗。使用更靈敏的鱟試劑,對供試品進行更大倍數(shù)稀釋,是排除干擾因素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檢查法
取裝有0.1ml鱟試劑溶液的10×75mm試管(或0.1ml/支規(guī)格的鱟試劑原安瓿)4支,其中2支加入0.1ml供試品作為供試品管,1支加入2λ<[b]>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溶液0.1ml作為陽性對照管, 1支加入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①0.1ml作為陰性對照管。將試管中溶液輕輕混勻后,封閉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溫60±2分鐘。保溫和拿取試管過程應避免受到振動造成假陰性結果。
結果判斷
將試管從水浴中輕輕取出,緩緩倒轉180°時,管內凝膠不變形,不從管壁滑脫者為陽性,記錄為(+);凝膠不能保持完整并從管壁滑脫者為陰性,記錄為(-)。供試品兩管均為(-),應認為符合規(guī)定;如兩管均為(+),應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如2管中1管為(+),1管為(-),按上述方法另取4支供試品管復試,4管中有1管為(+),即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陽性對照為(-)或陰性對照為(+),試驗無效。
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系自大腸桿菌提取精制得到的內毒素。以細菌內毒素國際標準品為基準,經(jīng)過協(xié)作標定,使其與國際標準品單位含義一致。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用于標定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和標定、仲裁鱟試劑靈敏度。
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系以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為基準進行標定,確定其重量的相當效價。每1ng工作標準品效價應不小于2EU,不大于50EU,并具備均一性和穩(wěn)定性的實驗數(shù)據(jù)。細菌內毒素工作標準品用于鱟試劑靈敏度測定及試驗中的陽性對照。
試驗準備
試驗所用器皿,需經(jīng)處理,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內毒素,常用的方法是250℃或180℃干烤適當?shù)臅r間,也可用其它適宜的方法。試驗操作過程應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鱟試劑靈敏度復核
根據(jù)鱟試劑靈敏度的標示值(λ<[b]>),將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或工作標準品用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①溶解,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15分鐘,然后制備成合適的2倍稀釋濃度,即2λ<[b]>、λ<[b]>、0.5λ<[b]>和0.25λ< [b]>備用,每稀釋一步均應在旋渦混合器上混合30秒鐘,按“檢查法”項下試驗,每一稀釋液平行做4管,如濃度4管均為陽性,最低濃度4管均為陰性,按下式計算鱟試劑靈敏度測定值(λ<[c]>)。
ΣX λ<[c]>=log<-1>───
4
X為反應終點內毒素濃度的對數(shù)值。
當λ<[c]>在0.5~2.0λ<[b]>(包括0.5λ<[b]>和2.0λ<[b]>)時,方可用于細菌內毒素檢查并以λ<[b]>為該批鱟試劑的靈敏度。每批新的鱟試劑在用于試驗前都要進行 靈敏度的復核。
供試品干擾試驗
按“鱟試劑靈敏度復核”項下試驗,用供試品的有效稀釋液將細菌內毒素國家標準品或工作標準品制成2.0λ<[b]>、λ<[b] >、0.5λ<[b]>、0.25 λ<[b]>濃度稀釋液。供試品的有效稀釋倍數(shù)(D)按下式計算:
D=L/λ<[b]> L為供試品的細菌內毒素限值,EU/ml。
如果有供試品和無供試品測得的鱟試劑靈敏度(λ<[c]>)在0.5~2.0λ<[b]>(包括0.5λ<[b] >和2.0λ<[b]>)時,則認為供試品在該濃度下不干擾試驗,否則需進行適當處理后重復本試驗。使用更靈敏的鱟試劑,對供試品進行更大倍數(shù)稀釋,是排除干擾因素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檢查法
取裝有0.1ml鱟試劑溶液的10×75mm試管(或0.1ml/支規(guī)格的鱟試劑原安瓿)4支,其中2支加入0.1ml供試品作為供試品管,1支加入2λ<[b]>內毒素工作標準品溶液0.1ml作為陽性對照管, 1支加入細菌內毒素檢查用水①0.1ml作為陰性對照管。將試管中溶液輕輕混勻后,封閉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溫60±2分鐘。保溫和拿取試管過程應避免受到振動造成假陰性結果。
結果判斷
將試管從水浴中輕輕取出,緩緩倒轉180°時,管內凝膠不變形,不從管壁滑脫者為陽性,記錄為(+);凝膠不能保持完整并從管壁滑脫者為陰性,記錄為(-)。供試品兩管均為(-),應認為符合規(guī)定;如兩管均為(+),應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如2管中1管為(+),1管為(-),按上述方法另取4支供試品管復試,4管中有1管為(+),即認為不符合規(guī)定。陽性對照為(-)或陰性對照為(+),試驗無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