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評價師考試要點歸納(27)

字號:

3.安全評價依據(jù)
    安全評價的依據(jù)有: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企業(yè)內部的規(guī)章制度和技術規(guī)范,可接受風險標準,以及前人的經驗和教訓等。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guī)體系
    1)法律、法規(guī)體系: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地方性法規(guī)。
    2)與安全評價有關的主要法律、法規(guī):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④《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⑤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guī)定》。
    (2)標準
    ①標準分類
    按照標準的適用范圍、約束性和性質等進行分類。 ②與安全有關的安全標準
    (3)風險判別指標
    常用的風險判別指標:安全系數(shù)、安全指標或失效率等。
    4.安全評價的目的、意義、內容和種類
    (1)安全評價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預測工程、系統(tǒng)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及其可能導致的危險、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指導危險源監(jiān)控和事故預防,從而達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損失和的安全投資效益。它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①提高系統(tǒng)本質安全化程度; ②實現(xiàn)全過程安全控制;
    ③建立系統(tǒng)安全的方案,為決策提供依據(jù);
    ④為實現(xiàn)安全技術、安全管理的標準化和科學化創(chuàng)造條件。
    (2)安全評價的意義在于有效的預防事故的發(fā)生,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①安全評價是安全管理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
    ②有助于政府安全監(jiān)督管理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實行宏觀調控;
    ③有助于安全投資的合理選擇;
    ④有助于提高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⑤有助于生產經營單位提高經濟效益。
    (3)安全評價是一個運用安全系統(tǒng)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識別和評價系統(tǒng)、工程中存在的風險、有害因素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危險、有害因素識別及危險和危害程度評價兩部分。(4)安全評價的種類
    目前,國內根據(jù)工程、系統(tǒng)生命周期和評價的目的,將安全評價分為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安全現(xiàn)狀評價和專項評價四類。
    5.安全評價的原理、原則及基本程序
    (1)將安全評價的思維方式和依據(jù)的理論統(tǒng)稱為安全評價原理。通常的安全評價原理有:相關性原理、類推原理、慣性原理和量變到質變原理等。
    (2)安全評價的原則有:科學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針對性。
    (3)安全評價的程序主要包括:準備階段,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分析,定性定量評價,提出安全措施,形成安全評價結論及建議,編制安全評價報告。